小小龋齿,也应早补论文_杨鹏

小小龋齿,也应早补论文_杨鹏

(绵阳市涪城区解放街38号杨鹏口腔诊所)

1、什么是龋齿?

龋齿也称蛀牙或虫牙,虽然俗称与“虫”有关,但并不是口里真的有虫子,更不是虫子把牙齿咬坏了。通俗的讲,龋齿实际上是一种由口腔细菌引起的牙齿表面物质(牙釉质)损坏而出现的以牙疼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疾病。

2、龋齿是如何形成的?

龋齿主要是人体进食糖等甜性食物后,其残渣与唾液蛋白充分混合后,在牙齿表面形成一种膜,这种膜能够牢牢的附着在牙齿表面,不容易去除。长时间附着后,累计到一定数量,在适宜的温度下,膜会演变成细菌,产生酸性物质,进而腐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使牙釉质脱矿出现细小的漏洞。时间一长,牙釉质会变色,发黄或发黑,变成肉眼可见的虫洞,学名称为龋洞。所以说常吃糖等甜性食物,容易引起蛀牙。

3、龋齿的发展过程是咋样的?

龋齿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牙疼。但并不是刚开始就牙疼,龋齿有自己的发展过程。从牙齿表面向下,由浅入深,病变部位逐步深入,学名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1)浅龋:病变部位在牙表面的牙釉质,此时牙釉质不再是白色,会呈现黄褐色,在牙窝沟处有黑色出现,肉眼看无龋洞,但舌舔牙齿时会有粗糙感,没有疼痛感。

(2)中龋:病变部位突破牙釉质,侵入到牙本质。肉眼可见明显龋洞,此时对冷、热、甜、酸等外界刺激有疼痛感,当刺激消失后,疼痛立刻消失,无自发性的疼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深龋:病变部位到达牙本质深层。龋洞更大更深,对外界刺激反应更加敏感,刺激消失后,疼痛感会逐渐消失,不会出现自发性的疼痛。长时间后,病变部位将会到达牙髓,此时会出现自发性的疼痛,严重时疼痛感强烈,出现“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的情形。

4、龋齿的多发生在哪些部位?

龋齿的多发部位主要集中在食物残渣易滞留且不易清除的窝沟处、两牙邻接面处和牙颈部。牙齿的窝沟是人体牙齿发育的生理缺陷,是龋齿的首发部位,这也是为什么政府要在儿童期大力提倡进行窝沟封闭的主要原因;牙颈部是牙釉质与牙本质的交界部位,容易出现食物滞留和滋生细菌,导致在牙釉质与牙骨质未连接处容易发生龋齿。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龋齿的好发牙齿基本上为左右对称,下牙多于上牙,后牙多于前牙,下颌后牙发生龋齿的几率较大,而下颌前牙患病率较低。

5、龋齿的危害?

龋齿在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中很常见。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平均龋齿数为4.24颗。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平均龋齿数为0.86颗。而有近九成的成人患有龋齿。

主要危害有:

(1)对儿童的危害:降低咀嚼功能,加重胃肠道负担;降低食欲,易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乳牙受损会导致继发性的恒牙发育不完整,影响换牙。

(2)对成人的危害:可以引起继发性的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出现败血症或菌血症;影响咀嚼功能,加重胃肠道负担;严重龋齿不利于老年人身体健康。

(3)全身其他危害:龋齿引发的继发性根尖周炎等疾病,其致病菌毒素和有害代谢产物,可诱发慢性炎症(如慢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心内膜炎)。

(4)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龋齿未及时治疗,后期治疗周期长,花费大,劳神费力,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6、得了龋齿怎么办?

若不幸患了龋齿,应当尽早修补,尽快恢复牙齿功能,以阻止龋齿病变的发展。若不及时治疗,病变将会由浅入深,侵害到牙髓,引起牙髓炎,会出现“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严重者会导致全身性疾病,增加疾病负担。因此,得了龋齿不能拖,及时发现,尽早治疗。避免出现“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牙疼时再补,为时晚矣!!!

论文作者:杨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  ;  ;  ;  ;  ;  ;  ;  

小小龋齿,也应早补论文_杨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