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宫内球囊压迫及阴道塞纱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中的应用论文_刘玉娥

华容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湖南 岳阳 4142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中实施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宫内球囊压迫及阴道塞纱治疗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纳入我院妇产科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就诊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其中对照组产妇给予宫内球囊压迫及阴道塞纱治疗,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对两组产妇产后阴道出血情况、止血效果及子宫切除情况、产妇感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子宫切除率及产褥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及24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中开展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宫内球囊压迫及阴道塞纱,能够有效提高产后出血治疗效果,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及产褥感染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难治性产后出血;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宫内球囊压迫;阴道塞纱

产后出血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较为常见,短时间内出血量较多,病情进展迅速,会对产妇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严重者需行子宫切除治疗,同时会增加产妇产褥感染率,是围产期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针对产后出血的治疗,主要有阴道填塞、宫内压迫止血、子宫动脉栓塞及子宫缝合治疗,本次研究主要就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宫内球囊压迫及阴道塞纱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根据近年来我院收治的部分难治性产后出血病例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妇产科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5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3~42岁,平均(28.74±3.36)岁,孕周36+5周~41+2周,平均(38.52±0.81)周,初产妇28例,经产妇22例,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羊水过多16例,巨大儿14例,前置胎盘8例,其他12例。纳入标准:胎儿娩出后大量快速出血,出血量迏500ml及以上者;子宫按摩、缩宫素给药等常规治疗无效者;合并MODS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排除标准:不符合难治性产后出血相关诊断标准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本次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根据患者入院就诊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两组产妇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宫内球囊压迫及阴道塞纱治疗,宫内球囊压迫:采用一次性压迫双球囊,根据产妇分娩方式,若剖宫产者从子宫切口置入双球囊的主囊,沿子宫方向置入宫底,末端置入阴道内,从阴道口进行牵拉出阴道,自然分娩者从阴道、宫颈口置入主囊,球囊末端的管道留置于阴道外,球囊完全置入宫腔后,向主囊内注入50~100ml生理盐水,剖宫产者行缝合治疗,一位医护人员进行子宫压迫后行缝线的打结处理,后根据产妇宫腔情况、宫缩情况进行主囊及副囊的持续注入生理盐水,注入剂量分别控制在300ml及100ml左右,根据引流袋就出血情况进行判断,球囊留置时间约24h,若持续出血时,须加注生理盐水,延长留置时间;阴道塞纱:采用无菌纱布,折叠并留置外置条后,充分填塞阴道,确保填塞后覆盖全部阴道,不留空隙,外置条置于阴道口,单次填塞时间控制在24h左右,须定期对产妇阴道进行检查,若填塞纱布浸染,出血情况较难控制时,联系产妇家属考虑行子宫切除术治疗。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于宫腔右下区域用1-0可吸收线进行穿透式缝合,剖宫分娩者与子宫切口上缘出针,利用缝线拉向子宫底,给予缝合1针固定,拉向右侧子宫骶骨韧带上缘,由右向左进针,于左侧水平出针,对左侧子宫进行缝合,最后拉紧缝线并打结。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难治性产后出血治疗效果进行评定,根据产后2h出血量、产妇生命体征、产后尿量及子宫情况进行疗效评定,其中2h出血量<100ml,宫缩情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且尿量正常即为有效;若2h出血量>100ml,宫缩情况差,生命体征不稳定甚至恶化,尿量显著减少甚至无尿即为无效[2]。对两组产妇子宫切除情况、产妇感染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同时对两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24h出血量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3]进行观察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结果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治疗有效率为96%(24例),对照组为84%(21例),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2=5.284,P<0.05)。

2.2、两组产妇子宫切除及产褥感染情况比较:观察组产妇子宫切除率为0%,对照组为12%,观察组产妇产褥感染率为4%,对照组为20%,观察组产妇子宫切除率及产褥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比较: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及24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产后阴道出血量超500ml即为难治性产后出血,常见的危险因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子宫破裂、前置胎盘、羊水过多、胎儿过大、凝血功能异常、软产道损伤等,预后较差,须在积极补充血容量、给予缩宫素及凝血药物给药的同时积极采取止血措施。本次研究对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宫内球囊压迫及阴道塞纱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止血率达96%、子宫切除率为0%、产褥感染率为4%,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及24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由此可见,对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给予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宫内球囊压迫及阴道塞纱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止血率,减低不良预后的发生风险,同时能够缩短产后出血时间,具有高效安全、可复性高的特点,在临床诊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于威威,邓冰冰.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宫腔球囊填塞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9):34-35.

[2]周淼.背带式子宫缝合联合水囊压迫治疗剖宫产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7):4302-4304.

[3]郝玉萍,蔡金美.难治性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17):113-114.

论文作者:刘玉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宫内球囊压迫及阴道塞纱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中的应用论文_刘玉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