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行为学发展轨迹探析_行为科学论文

西方行为学发展轨迹探析_行为科学论文

试探西方行为科学的发展轨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轨迹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行为科学是对人的行为规律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科学。本文拟对西方行为科学形成与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作一探讨。

一、孕育阶段

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早在19世纪即已产生。但直到20世纪初,人们才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知识引用到管理上来研究人的行为,建立起“行为科学”。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工人觉悟逐步提高,人权观念日益增强,劳资矛盾愈加尖锐,特别是“泰罗制”的广泛推行,使工人劳动变得异常紧张、劳累、机械和乏味,整日在机器旁疲于奔命,尤其是福特的传送带,使工人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在单调、枯燥的重复操作之中,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庸,从而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效率专家”成了工人憎恨、厌恶和泄愤的对象。资产阶级为了平息工人们日益增长的反抗情绪,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得不再度寻求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缓和阶级矛盾。在这种形势之下,雨果·芒斯特堡率先发表了《心理学和工业效率》一文,提出了创造心理条件以获取高产的进步主张;社会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库利和米德也提出了人与人相互作用及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塑造成人的观点。威廉斯通过长期调查与研究认为,工人并非许多人所想象的那种唯利是图的“经济人”,他们有思想、有情感,希望维持社会地位,考虑工作性质与人事关系往往超过金钱。上述思想与观点,为行为科学的脱颖而出奠定了舆论基础。在实践过程中,资本家也开始意识到了“企业管理要注重心理因素”、“管理要目中有人”等基本原理的积极作用,因此先后设立了人事部门和管理协会,寻求激发工人干劲、缓和劳资矛盾的途径。1912年,美国成立了“全国人事管理协会”;1915年,又成立了“全国雇佣部经理协会”等,从而对“行为科学”的诞生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二、萌芽阶段

本世纪20年代中至30年代初,美国西方电器公司设在芝加哥附近的霍桑工厂,为探寻工作环境、物质条件和社会因素(人际关系等)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而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24年11月至1927年4月,由美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工人的管理人 员进行的研究,试图考察工作环境、物质条件(主要是照明度试验)同工人健康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二者并无确定的因果关系。后来他们又从工资报酬、休息时间和工时长短等方面进行对比实验,亦无明显进展。本阶段实验未达预期目的。第二阶段是1927年至1932年间,以哈佛大学教授梅奥为首的包括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方面学者组成的专家团进驻霍桑工厂进行试验,着重研究社会因素(人际关系等)和生产效率的关系。其间主要从事了四种实验研究:工场照明实验;继电器装配实验;大规模访谈实验;接线工作室群体实验。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总是以参加者和观察者的身份出现,而不是以往工头对工人压制、监视的面目,并以同情、友好的态度征求和听取工人的意见,同厂方商议改善工人在精神和身体方面的状况。实验表明:决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什么外部条件。经过反复试验印证,最终达到了预期效果。至此,这一历时八年之久的霍桑试验,在梅奥具有开拓性的思想指导下,为人类打开了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这扇大门。1933年,梅奥出版了《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一书,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于1936年正式在哈佛大学开讲“人际关系”课程,从而为行为科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形成阶段

在进行霍桑试验并提出人际关系学说的前后,正值美国陷入30年代初期的经济大萧条。当时,企业正忙于全力应付危机,因而对霍桑试验的结论并未给予多大注意。到了30年代中叶,美国国会被迫通过了《全国劳工关系法》,成立了工会组织,影响较大的“产联”也相继诞生,劳资关系有了新的变化,与此相适应,“人际关系学说”的影响也随之扩大。40年代,芝加哥、伊利诺、密执安等大学相继设立了人际关系研究中心,设立了一些相应的课程,积极开展了人际关系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一些大企业也建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1947年,一批学者、工会领袖以及对工业关系和人事管理感兴趣的人士,发起成立了“美国工业关系研究会”。从40年代开始,人际关系理论已逐步进入企业界,到50年代达到了顶点,成为当时企业界占支配地位的思想理论。

正当人们积极开展人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时,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所召开的一次由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管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等参加的跨学科的学术研讨会议上,在讨论人类行为的一般理论时,首次提出了“行为科学”这个名称,并要求利用现代各种科学知识来充实和发展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在确定这门综合性学科的名称时,当时有人曾主张沿用“社会科学”这个称谓,但由于担心美国国会中的保守派议员和基金会人士可能将“社会科学”联想为“社会主义”而不予资助和支持,所以最后还是决定采用“行为科学”这个名称。这次会议之后,福特基金会首先成立了“行为科学部”,1952年又成立了“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每年邀请40名美国行为科学家和10名外国行为科学家参与研讨。此后,洛克菲勒、卡内基等基金会和联邦政府也都先后拨款给哈佛、斯坦福、芝加哥等大学,支持行为科学的研究。1953年,福特基金会又出面召集哈佛、斯坦福、密执安、北加罗林纳等大学的著名学者聚会,经反复商讨、论证,正式把这门综合性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并呼吁学术界对该科学进行更深入的探讨。1956年,在美国出版发行了第一本行为科学杂志——《行为科学月刊》。此后,美国企业管理中的行为科学派便取代了人际关系学派,“行为科学”也成了一门独树一帜的新兴学科。

四、发展阶段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行为科学的重要发展时期。这期间,与行为科学相关或相近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影响甚广。其主要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和理论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1954年出版了《动机和人》一书,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Herzberg)1959年出版了《工作的激励因素》一书,提出了“双因素理论”;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Mcgregor)1960年出版了《企业的人性问题》一书,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佛隆(Vroom)1964年出版了《工作与激励》一书, 提出了著名的“期望理论”或曰“期望值理论”;美国行为科学家布莱克(Blure )和穆顿(Mouton)1964年出版了《管理方格》一书,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论”;美国管理学家亚当斯(Adams,亦译阿达姆斯)1965 年提出了“公平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利克特(Likert)1967年出版了《人群组织:其管理和价值》一书,提出了“支持关系理论”。此外, 还有斯金纳(Skinner)的“强化理论”;阿吉里斯(Argyris)的“不成熟—成熟理论”;卢因 (Lewir)的“团体力学理论”;坦南鲍姆(Tannerbaum )和施米特(Schmidt)的“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 麦克莱兰(Macleland) 的“成就激励理论”;费斯丁格(Festinger)的“认识失调理论”; 劳伦斯(Lawrance)和洛希(Lorscn)的“权变理论”;莫尔斯(Morse)的“超Y理论”;日商美籍教授威廉·大内(William·G·Qvchi)的“Z理论”;美国切斯特·巴纳德(C·I·Barnard)的“协作系统理论”,等等。

以上是行为科学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的动态考察。而今,行为科学已成为世界科坛的“热门”科学,不仅美国、日本、加拿大等资本主义国家很重视行为科学的研究和应用,而且在俄罗斯、东欧国家中,行为科学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行为科学在我国起步较晚,直到1979年前后,才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论引入我国。1981年3 月,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研究部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在上海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行为科学学术讨论会;1983年2月,中国行为科学研究会筹委会与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等单位,又 在上海联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行为科学学术讨论会;1985年1月,中国 行为科学学会在北京宣告正式成立。不久,由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行为科学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行为科学》杂志面世,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行为科学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

综上可见,行为科学是一门正在迅速发展而且尚未完全成熟的科学,它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它既有反映人类行为的某些共同规律和特点的科学性的一面,又有为资产阶级服务和形而上学的腐朽性的一面。对此,我们必须本着去芜存菁、洋为中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创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为科学,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标签:;  ;  

西方行为学发展轨迹探析_行为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