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修饰白蛋白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论文_刘啸1.2,许光霞2,李斌2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论文_刘啸1.2,许光霞2,李斌2

刘啸1.2 许光霞2 李斌2

(1滨州医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3)

(2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山东聊城 252600)

【摘要】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较好的生化标志物,在缺血性脑卒中表达升高。本文就近年来IMA在缺血性脑卒中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缺血修饰白蛋白;缺血性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8-0004-02

近年研究显示我国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个月时病死率约为3.3%~5.2%,3个月时死亡/残疾率34.5%~37.1%,年病死率11.4%~15.4%,死亡/残疾率33.4%~44.6%[1]。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急、致死率、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早期诊断对于选择治疗方案、减轻残障、改善后至关重要。因此寻找一种方便、价廉、无创伤非侵入性、快速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并预测其损害程度及预后的生化检测指标具有特殊的临床意义。有研究证实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mdifiedalbumin,IMA)是较好的生化标志物,IMA不仅在心肌缺血时产生,在脑卒中等非心肌缺血性疾病患者血清中亦升高[2]。本文从IMA的产生原理及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1.IMA的产生原理

IMA是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流经缺血组织时产生的。人血清白蛋白是人体血液循环中含量最多的一种蛋白质,在肝脏中合成,其氨基末段的前四个氨基酸分别为N-天冬氨酸、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是过渡金属离子钴(C02+)、铜(Cu2+)、和镍(Ni2+)等主要结合位点。组织缺血时流经该处的HSA氨基末端结合位点改变,与金属离子结合能力下降,这部分发生结构改变的HSA称为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

IMA的产生可能与机体发生氧化应激有关。体外试验证实:通过化学方法产生氧自由基,然后将其加入健康血清中,并进行IMA的测定,结果显示其中的IMA水平明显升高;而加入氧自由基清除剂后,IMA水平则未见明显升高[3]。

2.IMA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Gunduz A等研究发现脑梗死早期血清IMA水平升高,并认为血清IMA水平可作为早期鉴别急性脑卒中的生化标志物[4]。况卫丰等[5]采用ELISA法研究发现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IM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脑梗塞组IMA水平显著高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张珊珊等[6]通过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研究发现脑梗死2h内的血清IMA水平升高,证实了血清IMA在急性脑梗死大鼠中也会升高。

陈群等[7]采用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发现脑缺血早期已有羟自由基生成。Roy等[3]研究发现,IMA形成与羟自由基等活性氧产物形成直接相关。脑缺血早期IMA升高可能与羟自由基产生有关。推测其可能机制为:脑组织缺血缺氧,组织细胞进行无氧代谢,无氧代谢产物增多,导致微环境pH值降低,使铜离子从循环蛋白的金属结合位点释放,被转化为氧化铜,氧化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超氧自由基被歧化酶歧化为过氧化氢和氧。过氧化氢通过Fenton反应形成羟自由基,羟自由基使蛋白质、核酸损伤和脂质过氧化,形成IMA[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在再灌注期更加严重。脑组织缺血导致线粒体被破坏,不能以有氧方式分解产生ATP,再灌注带入的氧只能在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下产生新的氧自由基,启动新自由基连锁反应即神经细胞内钙超载,使自由基向脂质过氧化物继续转化,进而使IMA分泌增多[9]。

Abboud等[10]曾连续入选118例3h内发生急性神经系统事件的患者,结果说明IMA可能成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一个分子标志物。陈家强等[11]研究认为急性脑梗死患者IMA水平与脑梗死体积之间有密切相关,说明IMA能反映卒中时脑组织的损害程度。李雪莲等[12]研究发现血清IMA可以作为反映急性脑梗死早期预后的一种生化指标。

3.结语

综上所述,缺血修饰白蛋白在缺血性脑卒中表达升高,可能成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一个分子标志物。由于IMA是一个非特异的缺血指标,对于IMA阳性结果还应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指标。相信不久将来,IMA的临床应用价值会有更广阔的前景,从而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2]唐晓斌,王英侠,刘庆国,等.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16):4882-4885.

[3]Roy D,Quiles J,Gaze DC,et al. Role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novel diagnostic marker ischemia modi ed albumin[J].Heart,2006,92(1):113-114.

[4]Gunduz A,Turedi S,Mentese A,et al.Ischemia-modified albumin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preliminary study[J].Am J Emerg Med,2008,26(2):202-205.

[5]况卫丰.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6.

[6]张珊珊,张兆辉,汪宁,等.急性脑梗死大鼠血清中缺血修饰白蛋白的检测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4):2521-2523.

[7]陈群,曾因明,王士雷,等.脑缺血再灌注期间羟自由基的来源及对亚低温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19(4):236-238.

[8]黄经纬,况卫丰,洪道俊,等.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变化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3,20(1):64-66.

[9]Aito H,Aolto KT,Raivio KO.Biphasic ATP depletion caused by transient oxidative exposure is associated with apoptotic cell death in rat embryonal cortical Neurons[J].PediatrRes,2002,52(1):40-45.

[10]Abboud H,Labreuche J,Meseguer E,et a1.Ischemia-modified albumin in acute stroke[J].CelebroVasc Dis,2007,23(223):216-220.

[11]陈家强,龚道元,李炜煊,等.IMA、IL-6与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体积的相关研究[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0,21(4):43~45.

[12]李雪莲,朱飞奇,陈俊斌,等.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预后关系[J].中国医师杂志,2014,16(2):259-260.

论文作者:刘啸1.2,许光霞2,李斌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  ;  ;  ;  ;  ;  ;  ;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论文_刘啸1.2,许光霞2,李斌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