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路是市政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实际道路施工建设过程中,会受到施工现场周边环节以及施工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直接导致现场施工技术应用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进而大大降低了道路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因此,为确保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智联安全,加强提高现场施工技术应用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市政工程;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我国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也会对城市道路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市政道路建设工作会得到充分的重视。但是在城市道路建设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会遭遇到很多工作量增多、范围广以及路程长等问题,所以针对市政道路施工环节当中使用到的技术措施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市政道路的施工特点
1.1施工量大
通常市政道路会考虑繁华的市区,所以在施工前,必须对周边环境进行精确的分析与考察,然后再确定具体方案与步骤。另外,在道路施工中,会受空间与时间影响,并且道路自身的工作量偏大,都在无形中增加了施工困难。
1.2施工速度快
因为市政道路通常在市区,而工程一旦开动势必会对周边交通带来影响,所以会影响出行。为了保障城市交通,国家对道路施工技术与流程都提出了要求,在保障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同时,应该快速竣工,从而对施工技术和流程都提出了更多严厉的要求。
1.3施工困难
在城市建设中,地线与观想相对较多,并且错综复杂,所以在工程施工期间,若一味追寻进度,盲目使用施工工艺与技术,势必会对城市地下管线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酿成安全事故。这样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对施工技术也带来了影响。
2市政工程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技术
2.1路基施工技术
路基是城市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工艺顺利实施的基础,其具有路面支撑、加强路面荷载的作用。因此在城市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实施之前,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人员首先需要以路基压实度、路基弯沉值为依据,对路床、路基允许偏差、路堤边坡等模块进行逐一分析,确定具体路基施工方案。
首先,在路基压实操作过程中,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人员可以设计压实密度为依据,选择合理的压实工具及压实方案。并控制路基压实厚度在标准限额内。为确定最佳压实数据,在城市公路路基碾压工具开展前期,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人员可以选择某一路段作为实验路段,通过多次实验,确定路基施工技术参数。
其次,在路基压实作业开展过程中,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人员可以依据先低后高、先稳后振、先慢后快的原则。控制路基碾压车辆最高速度在3.9km/h以下,保证路基碾压痕迹重叠度良好。
最后,在路基整体碾压完毕之后,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人员可以依据先轻后重、先边缘后中央的原则,采用小型夯压机,控制夯实后面积重叠1/2。需要注意的是,若路基中间具有管道或其他线路,应保证管道顶部以上500.0m内无碾压荷载。
2.2路基层施工技术
首先,在城市道路工程沥青路面基层材料选择时,城市道路施工人员可以依据具体交通量、设计荷载数值,选择无机结合稳定料,或者无机嵌锁形合计配型的方式进行材料施工。以无机结合稳定料为例,主要基层用施工材料为水泥、二灰土、碎石、石灰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基层稳定层材料选择过程中,应保证基层施工颗粒大小在0.075mm以上。并控制小集料拌合时间在0.5min左右,保证薄层摊铺作业顺利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在基层材料摊铺阶段,依据试验路段摊铺松铺系数、虚铺厚度要求,可在路床完全湿润的前提下进行基层摊铺施工。
最后,在城市道路基层压实阶段,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人员需要依据对称碾压原则,在超高平曲线段设置完毕的基础上,从内层到外层均匀碾压。需要注意的是,二灰土基层碾压厚度应在100mm~220mm之间。
2.3路面层施工技术
在城市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人员可依据交通量及设计荷载数值,选择合理的沥青路面施工工艺。首先,综合考虑沥青路面竖向力冲击力、车辆水平荷载力、平整度、温度稳定性、抗滑能力、不透水性等指标,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人员可选择热拌合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工艺或者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其次,在沥青路面施工阶段,为避免沥青材料粘结性符合规定,可采用肥皂水作为防粘试剂。结合间歇式拌合,保证沥青性能符合路面施工规定。需要注意的是,在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阶段,应控制沥青材料拌合周期在50s以上。再次,在城市道路沥青面层摊铺阶段,可采用两台沥青路面摊铺设备交错摊铺,上下层及两幅间距离分别为200.0mm、50.0mm。同时基于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特性,控制沥青面层施工温度在160.0℃以上,摊铺设备行进速度在1.0m/min~2.5m/min之间。最后,在城市道路沥青面层碾压施工阶段,应控制城市道路沥青面层碾压施工厚度在100.0以下。分三次碾压,每次碾压工序需重叠1/3轮宽,最终以路面无明显碾压痕迹为碾压结束标志。需要注意的是,在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阶段,为保证沥青混合料初始碾压效果,应控制初次沥青碾压温度在150.0℃以上。
2.4路面施工技术
2.4.1拌制
目前的沥青路面摊铺施工中有两种铺设方案,第一种是热拌热铺,第二种是热拌冷铺。我国的施工方主要选择的是前者。因此,现场所设置的搅拌站和检测室的稳定运作就会对施工材料的转化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施工方需要严格把控沥青混合料的基础素材,把控搅拌过程中的温度,速率以及质量,然后随时根据道路铺设效果进行及时的调整。检测室也应全面掌握现场温度,以防对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
2.4.2运输
在我国现阶段的市政道路施工建设中,多采用的是专属运输车辆将沥青混合料运送到施工现场。而为了确保沥青混合料能够最大程度地投入使用,车厢内部需要涂抹一定的油层,以防止材料粘连在车辆内壁。在沥青料装车时,需依照一后一中的顺序,有效降低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的概率。除此之外,为了确保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车辆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措施来对材料进行保温,以防止热量丧失,对材料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比如车辆可以采用帆布覆盖的方式来对沥青料进行保温。最后,在卸料过程中,施工方需做到高效、有序的指挥工作,以加强施工建设的质量与效率。
2.4.3摊铺
施工方需高度重视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工作,确保道路建设不因摊铺质量不佳而出现安全隐患。施工方必须科学选择摊铺设备,并结合施工环境及其相关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摊铺工艺,以保障摊铺工作的高效高质运作。
2.4.4路面碾压
路面碾压是施工中的最后一个步骤。而碾压的效果会对沥青路面最终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市政道路的建设中,沥青路面的碾压包含着三道工序。即初压、复压以及终压。而初压最为关键。在道路碾压的过程中,保障速度与温度是施工方需要严格把控的重点。而在不同的碾压工序中,所需要的速度与温度也各有不同,道路施工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保障路面碾压的最终完成质量。
结语
综合以上内容可见,在整个交通业发展过程中,道路工程是非常关键的工程,所以,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就必须抓好道路施工技术中面临的各要点,以便更好地推动道路工程项目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雷.现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8(1).
[2]沈逢春.分析现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工业,2017(1):00122-00122.
[3]张阳.现场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运用实践[J].装饰装修天地,2017(16).
[4]胡传勇.市政道路桥梁的现场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化工管理,2018,(29):227.
论文作者:庄前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1
标签:路基论文; 沥青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的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