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齐物论》“弱丧”辨疑论文_周杨

《庄子·齐物论》“弱丧”辨疑论文_周杨

武汉大学文学院 周 杨

摘要:《庄子·齐物论》中,“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一句的“弱丧”一词,存在“弱丧”和“溺丧”两种释读可能性。自郭象注《庄》以来,多数学者都将其释读为“弱丧”,而参考“弱”、“溺”二字自古以来的通假情况,加之整篇《齐物论》的文意视角,本文认为该词或应释读为“溺丧”。

关键词:弱丧 溺丧 齐物论

《庄子·齐物论》一文,“始之以无彼我、同是非、合成毁、一多少、齐大小”[方勇《庄子纂要》第一册,学苑出版社2012年版,第335页。],行文至将近结尾之处,终至齐生死、同梦觉。庄子借瞿鹊子与长梧子的对话,以长梧子之口说出自己的生死观:

“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

关于句中的“弱丧”,郭象注曰:“少而失其故居,名为弱丧。夫弱丧者,遂安于所在而不知归于故乡也。”

此后众多学者在解释这几句话时亦多采此说,如林云铭曰:“弱丧,幼年失路之人也。”刘凤苞曰:“悦生恶死者人情也,以生寄死归之说推之,安知悦生之非惑,恶死者不几如幼子久出而不知所归邪?”今人陈鼓应先生在《庄子今注今译》中亦云:“弱丧,自幼流落。”

然此处之“弱丧”,或应释读为“溺丧”,本文欲对此作出阐释。

一、“弱”、“溺”之相通

在闻一多先生的遗著《<庄子>章句(附校补)·齐物论(伦)》中,就在“弱丧”的“弱”字后面加上括号,内注“溺”字,并在解释此句时说:“如溺死者其魂不归。一说如弱龄迷失,安于他乡,不知归返。”[《庄子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84页。]提出了两种说法。

《尚书·禹贡》中,有“弱水既西,泾属渭汭”、“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这样的句子,其中的“弱水”指的是河流的名字,上源指今甘肃山丹河,下游即山丹河与甘州河合流后的黑河。而在《说文解字》中,释“溺”曰:“水。自张掖丹西,至酒泉合黎,余波入于流沙。从水弱声。”可见此“溺水”即为上述的“弱水”,“弱”、“溺”二字在此是可以通用的。

这种通假情况在战国秦汉简帛古书中便已有迹可循,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比如睡地虎秦简中的《封诊式》:“下遗矢弱(溺),污两郤(脚)。”和“头足去终所及地各几可(何),遗失弱(溺)不殹(也)?”[ 白于蓝《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彙纂》,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30页。],《阜阳汉简》中的《万物》:“马胭(咽)潜居水中使人不弱(溺)死也。”和“石番(帆)之令弱(溺)不遗也。”[同上,第431页。]都是“弱”通假为“溺”的情况。同样“溺”也有通假为“弱”的情况,且更具说服力。在郭店楚简中的《太一生水》里,有这样的句子:“天道贵溺。雀(爵)城(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勥(强),责于溺(弱)。”[同上。]此处的“溺”通“弱”。类似的还有在郭店简的《老子》甲中:“骨溺菫(筋) □(柔)而捉固。”今本和帛书本中“溺”都作“弱”[ 白于蓝《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彙纂》,第431页。]。由此可见,不论是“弱”通“溺”还是“溺”通“弱”,二字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就已经存在通假的情况,并且使用得不算罕见。所以《庄子·齐物论》中如若存在这样的情况,也是合情合理。

二、成词“溺丧”

以上我们论证了“弱”、“溺”二字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相通,再进一步,对于“溺丧”一词,我们也可以找到其被使用的例子,而且与其在《齐物论》中所表示的是相同的意思。如,《列子·天瑞篇》曰:

“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又有人锺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世必以为智谋之士。此二者,胥失者也。(注曰:此二者虽行事小异,而并不免于溺丧也。)而世与一不与一,唯圣人知所与,知所去。(注曰:以生死为寤寐者与之,溺丧忘归者去之。)”[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6页。]

这一段《列子》中的文章,在晋人张湛所作的注中,两次出现“溺丧”一词,可见“溺丧忘归者”可以是意义顺畅的一个词组,这与《齐物论》中“溺丧而不知归”的意思相符。

再比如,《庄子·庚桑楚》中有言:“老子曰:‘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今汝又言而信之。若规规然若丧父母,揭竿而求诸海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女亡人哉,惘惘乎!汝欲反汝情性而无由入,可怜哉!’”

对其中的第二句话,成玄英疏曰:“……汝是亡真失道之人,亦是溺丧逃亡之子,芒昧何所归依也!”[郭庆藩《庄子集释》下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78页。]用到“溺丧”一词,亦指不知何所归依之意。此外,如唐释法琳所作的《辨正论》有“邯郸有匍匐之宾,溺丧有忘归之客”之语,可见“溺丧”一词,不仅是一个成词,而且常与“忘归”、“无归”相连用,正是在我们所探讨的《齐物论》的此句中“不知归”之意,因此在这里,将其释读为“溺丧”应该是合适的。

三、文意视角下的“弱丧”与“溺丧”

从整篇《齐物论》的文意角度来看,“弱丧”和“溺丧”都可以在字面上解释得通,而究其内在意义,“溺丧”或许更为合适。

(一)“弱丧”之不合理性

若释读为“弱丧”,存在不合理之处。“弱丧”释为自幼流落,虽文意上可通,但与前后文一起理解稍显牵强。《齐物论》在此处是为了类比生死一事,说以生为乐不一定不是“惑”,以死为恶也不一定是对的。若按“弱丧”释读,则译为“就像自幼流落的孩子不知道回家一样”。小儿自幼流落的不知归,无外乎两种情况:(1)欲归而不得。想要回家但不知家在何处,而这显然无法与生死相类比,人就是因为知道死,知道生死的界限,才害怕死亡。这种生死的界限正是庄子想要消解的。人们未知的是死之后的世界是否真的存在,灵魂是否可以超越肉体等等不可解的疑问,正因为对“死亡之后”的未知,所以倾向于将死亡看作一个终点,由此产生对死亡的恐惧,而自幼流落在外的人对故乡虽然也是未知的,但并不会产生恐惧心理。(2)安于他乡,不知归返。上文提到,闻一多在解释这句话时,提到有一种说法是“弱龄迷失,安于他乡,不知归返。”事实上也是与郭注相承。在这种解释中,“年幼”(弱)和“失去故乡、离开故乡”(丧)都成为了次要的意义,而重点落在“安而忘返”上,而所谓的“安于”,是否恰恰更适于用“溺”来表示呢?一如人们沉溺于纷繁的尘世,悦生惧死。可见此种说法恰好可以说明此处应作“溺丧”解,文意才更顺畅。

可见,郭象注庄时,将其释为“弱丧”,或许有望文生义的可能,虽文意尚通,但究其内涵,还是存在可以推敲的地方的。

(二)“溺丧”之合理性

若释读为“溺丧”,与前文相呼应,具备合理性。此句“予恶乎知恶死之非溺丧而不知归者邪!”,可大致释为:“我怎么知道怕死不是沉溺世事,忘记本真而不知道回去呢?”它的上一句是“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一个“惑”字点明了庄子对“悦生”之人的评价,那么对于“恶死”之人,庄子的观点则是认为他们“溺丧而不知归”。由此,可以发现“惑”与“溺”处在一个相对应的位置上。从意义上来说,两者是相近的。《世说新语》第三十五即为“惑溺”篇,意为“沉迷不悟”,其中记载的事迹或是沉溺于声色、财富,或是执迷于忌妒、情爱,无所节制,均属“惑溺”,这与庄子所批判的“众人役役”不正是一致的吗?再说这个“丧”字。《齐物论》开端即出现了两处“丧”,即“丧其耦”和“吾丧我”,郭象注曰:“吾丧我,我自忘矣。”成玄英疏曰:“丧,犹忘也。”[郭庆藩《庄子集释》上册,第50页。]那么在这里,“溺丧”之“丧”依然可以解释成“忘”,忘了什么呢?忘了“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忘了自己的本真,从而也就忘了“归”。

在《齐物论》中,存在着与“溺丧而不知归”十分相近的句子,亦可以看出些端倪。“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庄子批评了这一种大部分人所选择的茫昧的生活方式。此处,同样是“不知归”,郭象注曰:“凡物各以所好役其形骸,至于疲困苶然。”与“溺丧不知归”之人何其相似。王雱在评论该段文字时谈及此句,更是得其要旨,说:“天下之人不知物我同根而不能齐,故外役于物而内丧其真,质虽存而形神已亡,尚不知其所止矣,不亦哀乎!”[方勇《庄子纂要》第一册,第213页。]“外役于物”,“内丧其真”,说的正是耽溺于世事而失掉本真之人。

从中,我们也就不难看出“苶然疲役”与“溺丧”之间的关系了——人沉溺其所好,受役于外物,直至疲顿困苦,丧其本真,故不知所归。

同时,这与前文的“众人役役,圣人愚芚”亦为呼应,成玄英疏曰:“役役,驰动之容也。”、“凡俗之人,驰逐前境,劳役而不息。”[郭庆藩《庄子集释》上册,第108页。]可见此三处文字事实上有着同样一层意思,便是描摹众生役役于尘世的样子,“苶然”也好,“溺丧”也罢,说的是同一层意思。

参考文献

[1]郭庆藩.庄子集释[M]. 中华书局, 2004.

[2]方勇.庄子纂要[M].学苑出版社,2012.

[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中华书局,1983.

[4]白于蓝.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彙纂[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

论文作者:周杨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庄子·齐物论》“弱丧”辨疑论文_周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