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探讨论文_王海峰

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探讨论文_王海峰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将建筑全部或部分构件在工厂中预制生产加工,运送至现场施工现场后将构件通过可靠连接方式进行拼装而成的建筑体系。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过程实现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工业化施工和信息化管理,能有效解决传统建造方式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如何做好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管理,规范相关

利益主体行为,提高协同管理和信息共享水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PC;铝模;爬架

一、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资源和人工成本的提高,传统的现浇结构体系越来越暴露出其在资源和能源利用方面的巨大消耗、人工成本的低效使用、建筑产品品质难以稳定控制等方面的缺点。预制装配式建筑通过工厂预制生产和现场装配的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业界普遍认为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建筑业转型发展的重方向和必然趋势,而作为建筑产业化重要内容之一的预制装配体系建筑就日益走到了台前。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

2.1构配件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各类构配件,这些构配件的质量对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服务具有直接关联。当前,国内的构配件生产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包括:经验、规模和质量等存在一定的不足。此外,构配件均是由制造商的统一生产,再借助运送设备,输送到现场。但是,这一过程中,输送距离和输送车辆等均会对构配件造成影响,导致构配件发生损坏的情况,则造成构配件后续施工问题。

2.2施工准备的影响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需要实施有效的前期准备工作。前期准备工作直接关系到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效果。如果,施工准备阶段,没有预先对施工中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且没有指定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则导致装配式建筑施工出现施工随意、施工科学性不足等情况,则导致后续施工问题。另外,施工现场的构配件也应做好存储管理,如果存储管理中,没有注重对构件的保护,则导致构件出现损坏,最终导致施工质量问题。

2.3人员因素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人员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巨大,其中,如果施工人员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了解不够充足,则导致后续施工不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展开施工。施工人员对构件的功能了解不足,则引起位置安装错误、参数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产生,威胁建筑安全。另外,如果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足,则严重影响施工管理效果,体现在管理人员未按照工程需求,进行施工管控,诱发施工整体质量,最终造成质量隐患发生。

2.4施工设备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需要借助各类设备的配合,实现设备的装配等工艺。但是,如果施工设备存在问题,则会导致装配式建筑施工问题。如吊装施工中,吊装设备存在问题,则导致构件吊装过程中,出现连接位置不准确、预制件倾斜、掉落等问题,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另一方面,如果设备存在异常,则会严重干扰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进度,不利于施工成本控制,威胁施工质量。

三、铝合金模板

铝模厂根据施工图深化下挂板,构造柱,滴水线,反坎等。建设单位、设计院、墙板厂进行确认。铝模厂根据PC构件图纸,进行铝模、PC连接点位深化,点位深化完成后反提给设计院、PC厂进行确认。PC点位深化完成后几方签字确认。签字确认好图纸后厂方即可安排铝模排版。如果过程中图纸有调整应及时补充变更单。铝模排版前,项目部会给铝模厂提出一些要求,部分位置排版应按照项目部要求进行,确保施工质量,杜绝爆模、爆点等问题,如:反坎背楞加固应低于反坎高度二分之一位置;分户墙位置梁柱应增加斜向背楞;外墙应增设竖向背楞等。铝模厂完成排版后将排版图发给项目部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确认生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铝模生产完成后,厂里进行试拼装,试拼装完成通知项目部进行验收,项目部组织甲方、监理、设计院进行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安排班组进行编号。班组编号按户进行,核心筒算做一户,每户使用一种颜色油漆,可以大大缩短首层拼模时间。

编号完成后,厂里进行拆模打包运输至现场(拆模打包必须按户进行)。首层配模时铝模厂需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拼装,局部螺杆孔位需要现场开孔,如:孔位与主筋冲突,孔位与线盒冲突,孔位与电箱冲突等等。酋层配模加固完成后,安装单位进行开孔,开孔后在进行二次拼装确保点位准确。铝模施工重点为调平阶段,铝模拼装完成后由专人进行调平检查,调平分为:调墙面垂平、调天花水平、调方正性、调外墙平整度。调平合格后由质检员进行抽检,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浇筑混凝土时要有专人跟踪复核垂平及天花水平,确保质量。

四、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4.1注重对构件的管控

鉴于装配式建筑对构配件的质量要求较高。故此,本工程为避免构配件出现问题,严格控制构配件的质量。本工程把控构配件的源头,注重对制造商的选择,确保制造商具有相应的资质,并能够严格遵循构配件的设计进行生产。而且,制造商的信誉和构件均良好。从而避免不合格的构件。本工程还对构配件的运输过程中进行控制,注意对运输距离、运输车辆的控制,并且在运输过程中,强化对构配件的保护,减少运输途中的损坏。在构件进入到施工现场前,展开对构件的检测,确认符合质量标准。此外,本工程加强对构件的仓储管理,存储中,注意环境对构件的影响,做好防护工作,定期进行损坏排查。

4.2全面的施工准备

施工前期,本工程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对周边环境和交通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人员能够严格遵循施工组织设计,从而保障施工顺利完成。施工组织设计时,注意对施工进度的设置,避免盲目施工,有计划的按照施工规范施工,达到缩减施工工期的目的。此外,在进行构件应用前,预先对构件的进行筛查,确认构件的基本状况,排除不合格构件。

4.3强化人员培训

人员因素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影响加大,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强化人员的素质水平。培训中,选用分层培训的方式,针对不同工作岗位的人员给予不同的培训方案。对于施工人员,主要从施工过程入手,增强施工人员对装配式技术的了解,加强施工人员对构件的熟悉程度,保障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正确使用,并严格遵循施工规范,避免由施工人员所致失误所致的安全问题。还需要注意技术交底的全面性,进一步增强施工人员对施工的了解程度。对于管理人员,需要注意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方法的优化,由于装配式建筑属于相对新的技术种类,部分管理人员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管理流程不够熟悉,容易造成粗放式管理存在,不利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管理。故此,应加强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培训,增强对施工的了解程度。再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一步增强施工管理效果。本工程在具体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引入BIM技术,借助BIM模型构建,施工流程模拟,实现施工过程的5D模拟,从而管理人员能够从流程中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实现对问题的有效处置,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管理效果。

结语:

装配式建筑要求现场施工做到精细化管理,所谓精细化管理主要在于精与细,精主要是准确、专业,细主要是注意细节。只有在做到专业、准确化施工的同时注意细节管理才能做好装配式建筑、工业化项目。

参考文献:

[1]刘阳.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

品,2018(18):127.

[2]刘红生.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

与设计,2018(27):14~16.

[3]赵天祥.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商品与质量,

2017(4):26~27.

论文作者:王海峰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探讨论文_王海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