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谢昔洋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422000

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用米非司酮,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甲氨蝶呤,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盆腔包块直径、血β-hCG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关键词:甲氨蝶呤;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应用研究

异位妊娠又称之为宫外孕,异位妊娠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也是一种典型的急腹症,该疾病的产生与孕妇受精卵未能正确的着床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子宫外着床,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会导致患者产生严重后遗症,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直接出现死亡;该疾病包括卵巢妊娠、阔韧带妊娠、输卵管妊娠、腹腔妊娠等,患病后,会使得患者的血清β-2hCG敏感性升高,一旦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易导致患者丧失生育功能,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有许多,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会对患者的输卵管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会导致再次妊娠时,畸形胎儿、自然流产等发生率提升,多选用保守治疗,应用效果显著[1]。本文为探讨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2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8.32±1.25)岁,停经时间(42.33±5.12)d;对照组患者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8.43±1.33)岁,停经时间(42.25±5.16)d。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年龄、停经时间)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纳入标准:经过B超诊断,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器官功能不全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全身免疫性疾病患者;④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米非司酮,米非司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50347),口服,25mg/片,3片/次,2次/d,连续治疗3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如果症状未能改善,需进行手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与对照组一致,注射液甲氨蝶呤(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6197),静脉注射,20mg/次,1次/d,连续治疗5d胃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如果症状未能改善,需进行手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腔包块直径、血β-hCG水平情况、临床疗效情况。临床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症状与指标全部正常或明显好转,盆腔包块缩小超过50%或消失,β-HCG低于1000U/L;②有效:症状与指标有所好转,盆腔包块缩小低于50%;③无效:症状与指标无变化或恶化。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之和的百分比。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所研究得到的数据输入到SPSS 19.0 统计学软件系统中,然后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用(x±s)表示各项指标的平均值,组间比较用t、χ2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腔包块直径、血β-hCG水平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盆腔包块直径、血β-hCG水平进行比较,统计学无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腔包块直径、血β-hCG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腔包块直径、血β-hCG水平情况(x±s)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也是一种典型急腹症,症状为输卵管功能异常、输卵管炎症、发育不全等,对患者的生殖功能及生活质量有着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需要重点关注。该疾病是指受精卵未在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外着床,又称之为宫外孕,对患者的身体有着极大的伤害,该疾病的产生与输卵管病变有着紧密的联系,当输卵管病变后,会导致患者输卵管不通,进而导致受精卵不能进入子宫,形成宫外孕,受精卵多在患者黏膜下组织和内壁黏膜组织部位进行着床,当孕卵发育一段时间后,会加强患者的负担,导致输卵管破裂,进而引发患者产生内出血,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需要重点关注。

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案有许多,总体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的疗效虽然非常的显著,但是,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会对患者的输卵管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针对还想再孕的患者,其自然流产率、畸形率明显提升,不利于再次怀孕后的优生,同时,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对异位妊娠疾病认知度不断提高,保守治疗的应用价值被开发,临床上,多选用保守治疗对患者实施救治,保守治疗是指用药物直接杀灭滋养细胞、胚胎,达到治疗目的[3],应用效果显著。

针对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的常见药物为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其中,米非司酮是一种典型的抗孕酮药物,也是一种常见孕激素拮抗剂,进入患者体内后,能够与患者体内的孕激素很好结合,致使脱膜、妊娠绒毛组织出现异变,达到杀死胚胎的目的,同时,患病早期服用米非司酮,能有效降低血β-HCG值,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应用效果显著[4]。甲氨蝶呤是一种典型的抗代谢药叶酸拮抗剂,进入人体后与患者体内的二氢叶酸结合,对患者体内的核苷酸合成造成障碍,进而达到坏死患者胚胎细胞的目的,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显著。本文中,通过对比米非司酮与联合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发现,治疗后,两组的盆腔包块直径、血β-hCG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极高。

综上所述,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指标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甲氨蝶呤值得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吕红.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0):138-139.

[2] 武艳玲,黄树峰,陈玉阁,等.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3钟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J].海峡药学,2015,27(6):192-193.

[3] 徐玲玲,陈炳香,彭洁琼,等.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的预期效果评价[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12):2063-2065.

[4] 宋晓燕,陈清蓉,付绍敏.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s1):152-154.

[5] 包存芳,张彩红,苑述政.小剂量甲氨蝶呤联合腹腔镜手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J].哈尔滨医药,2017,37(2):160-161.

论文作者:谢昔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1

标签:;  ;  ;  ;  ;  ;  ;  ;  

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谢昔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