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自助物流能力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_自营物流论文

生产企业自营物流能力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企业论文,因素论文,能力论文,物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10月中国仓储协会第六次全国物流供需状况调查显示,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执行主体构成中公司自营占25%,生产企业成品销售物流执行主体构成中公司自营占16%。以上这些数据说明我国企业自营物流仍占较大比例。例如,海尔、美的、TCL等不惜巨资在国内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打造企业的物流平台。资料显示,我国家电生产企业中,78%的企业拥有汽车车队,74%的企业拥有仓库,35%的企业拥有机械化装卸设备,3%的企业拥有铁路专用线。企业自营物流已成为外包趋势下的新动态,在更多的企业使用3PL服务的同时不断强化自身物流服务功能的趋势背景下,研究企业自营物流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自营物流能力的含义及划分

企业自营物流能力是指企业在进行采购、生产、销售等物流活动中所具备的对物流的控制、物流要素的把握的能力。依据核心能力理论,如果企业通过物流自营能够比竞争对手利用大众化的第三方物流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特色,那么自营物流就能构筑企业的核心能力;如果物流资源是企业所稀缺的、有价值的、一般竞争企业难以模仿的,那么自营物流就可延展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如果自营物流系统能变成企业的价值创造体系,并成为衍生新业务发展的源泉,同样可持续企业的竞争优势,那么自营物流转变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如果自营物流通过战略构造,能保持企业内部资源的一致性,那么自营物流就能与品牌、技术、治理结构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1]。因此,如果自营物流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一部分,或有潜力转变成企业的核心能力,则物流资源不应该外包,而应该自己运作。所以,自营物流并非企业必须放弃的物流模式,外包也非企业物流的必然选择。

站在供应链的角度上,可将生产企业的物流能力作如下划分。

1.按照物流活动划分

企业物流活动涉及原材料采购运输、制造支持、成品运输、仓储配送等内容,根据这些不同阶段可以将企业物流能力划分为采购物流能力、生产物流能力、分销物流能力、回收物流能力和废弃物物流能力。就整个供应链分析,下游企业的采购物流通常为上游企业的末端销售物流。对于下游企业而言,物料计划与控制、采购、装卸、仓储、采购对生产的反应能力等属于本企业的内部物流活动。这一过程的物流活动包括企业的车辆运输,运输数量的调控管理,生产成品的运输与仓储、包装等。企业分销物流即是通常意义上的物流活动。如果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则企业存在的物流活动包括成品库存、产品包装、产品对下游企业需求的反应能力等。如果企业自己承担分销物流,还要考虑运输成品、中转库存、分销点衔接等。对于企业的物流能力,还需要考虑产品回收物流。

2.按照企业的微观物流能力划分

企业的微观物流能力划分为物流节点能力(简称点能力)、线能力和网络能力(简称网能力)。每条供应链都是由各个节点和线构成,而交叉错杂的供应链就构成了物流网络。按照供应链网络的实体形态,点能力可以指物流网络中某一个配送中心、仓库等物流节点。也可以根据物流系统的功能特性,将那些在较小区域内进行的物流功能视为节点,其能力表现视为点能力,如装载、包装、拣选、存储等。企业的不同物流阶段可以由多个点或线共同构成。

二、企业自营物流能力构成分析

企业整体的物流能力不是每个阶段物流能力的简单叠加,而是每个物流阶段中各种物流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包括每个节点和线的物流能力及连接状况。[2]

根据构成物流能力的要素的存在状态,可以分为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有形要素包括物流设备、设施的能力、信息系统的能力、物流设施的布局等。无形要素包括物流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物流管理者的计划、组织、优化与控制能力等。

三、企业自营物流能力构成的影响要素

企业自营物流活动的物流能力是通过节点和连线的物流能力表现出来的[3]。每个节点和连线,都包含无形要素和有形要素。

图1 企业自营物流能力构成

1.节点能力的影响因素

图1所示的P点、S点都属于节点。节点是物流系统中连线的原点和收点,包括供应商、制造部门、分销部门、仓库、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节点的接收、处理和输出能力直接关系到物流网络中连线上产品的输出和输入能力。物流节点的功能一般包括储存、保管、装卸、搬运、堆垛、包装、流通加工、分货、拣货、订单处理等,不同的功能节点能力要求不尽相同,其处理能力也存在差异。

(1)节点的数量。一般而言,同一源点的收点越多,其对该源点分流的能力越强;同样,同一收点的源点越多,则该收点的流通量越大。

(2)节点的分布。源点与收点的距离越近越集中,或者说接点分布的范围越小越密集,节点的敏捷性就越强,物流对需求的时间响应就越快。

2.连线能力的影响因素

在图1中由S到P、由等过程,都属于线能力的体现。 连线主要的物流能力包括连线的流量、长度、数量、流速、流向等。流量是指连线上一定时间内物品的数量表现。连线的流量取决于连线上物品移动的载体,主要是各种设备的运载能力、运输频率、运输效率等,也与连线两端节点的处理能力有关。连线的长度即流程,是指连线上一定时间内物品行驶路径(流程)的数量表现。连线越长,通常意味着路线上可容纳的流通能力越大。相反,连线越短,通常意味着从源点到收点的时间越少,对需求的反应就越快。连线的数量与流通量的大小成正向关系。同一源点和收点之间的连线越多,则流通量越大;反之,则越小。连线的流速是指连线上的物品在一定的行驶路径(流程)上的速度表现。一般来说,流速越快,意味着物流时间越短,也就意味着对需求的响应越快,物流的时间价值越高。连线的流向即从起点到终点的流动方向。流向与流量密不可分,每一种流向都有一种流量与之相对应。

3.物流要素投入的影响因素

输入物流系统的各种资源,包括各种物流机械设备、物流设施、劳动力、资金、信息等都属于有形要素。从客观角度讲,物流硬件资源的处理能力,机械设备、仓储设备等有形要素在面积、数量、生产率、劳动时间等诸要素上的综合构成了物流要素能力。物流管理者通过采用物流计划、组织与控制等手段,优化配置物流资源,为供应链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服务的能力称为物流运作能力。如果说物流要素能力是一种静态能力,那么物流运作能力就是在这种静态能力的基础上的一种动态提升,是一种对物流活动进行管理的能力。

物流要素能力与物流运作能力综合作用在各个物流节点和连线,通过各个物流节点和连线的能力构成企业自营物流活动的物流能力。最终物流能力体现在成本和商品流通时间上。低成本、高效率是物流活动追求的目标。[4]

(1)无论无形要素输入还是有形要素输入,作为企业的投入都可以转化为成本进行计算。物流成本包括采购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和销售物流成本。这些成本又受到以下经济特征的影响:市场透明度、法制及市场监督力度;运输及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和运营效率;资源分布、产业布局和城市规划;生产技术和产业组织水平;仓储技术、仓储产业组织水平和规模;城市化程度、社会和经济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水平等。这些经济特征通过物流谈判效率、合同执行的道德风险、信息及运输水平、车间及工艺布局、仓库租金和堆存工艺等方面影响物流的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上述费用,一要靠技术进步,二要靠制度的不断创新。

(2)商品的流通必须是有效率的。如果一味追求低成本而降低各种投入,从而造成商品或者说产品无法达到各部门需求,则该物流过程是无效的。所以,成本控制是要在维持一定服务能力的前提下,降低活动成本,如仓储成本、配送成本。

(3)各个环节要有匹配的能力。物流要素能力是由很多环节能力共同构成的。如果各能力之间的比例不协调,就会削弱整个企业的物流能力。企业内部物流决策、组织、控制与绩效考核机制容易发生相互脱节、各自为政的情况,会降低物流系统管理的功效。

四、结束语

企业自营物流能力的提高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物流还没有能力整合企业供应链各物流环节和行使管理职能之前,企业自己利用原有的物流资源或在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基础上构建自营物流体系,不失为一条企业物流发展的有效模式。自营物流能力的发挥依赖一定的条件。根据规模经济原理,物流规模越大,物流集约化程度就越高,物流营运也就越经济,因此只有企业自营物流达到一定规模时,自营才能发挥其系统管理的功效。否则,自营物流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标签:;  ;  ;  ;  

生产企业自助物流能力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_自营物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