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道路路基回填土施工质量的控制论文_严妃

浙江恒瑞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市政道路基础工程的发展,路基施工质量决定了道路的安全性。而回填土工程作为路基施工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直接影响了市政道路路基的稳定性,决定了道路的质量好坏。本文通过对普遍存在于回填土工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路基回填土的质量控制要求,进而系统地提出了路基回填土施工质量的控制途径,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可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回填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途径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政道路的不断发展,对路基的持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回填土工程作为道路路基施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被许多的施工单位忽视。回填土工程是指在完成基础等地面以下的工程后,进行土方的返还填实工程填土工程,主要包括室内以及室外回填,还可以归为人工回填土以及机械回填土碾压,其中人工回填土又可分为松填和夯填两种方式[1]。而作为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工程,回填土的施工质量关系着整个道路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由于对回填土工程质量控制不严而造成的道路问题层出不穷,直接危害到市政道路的稳定性。因此,应当对市政道路的路基回填土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从而有效提高市政道路的稳定性。

2 市政道路路基回填土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回填土工程被许多的施工单位所忽视,在实际施工中对其施工质量控制不严而导致各种各样的市政道路问题,比如路基下沉、路面凸起等,更为严重的是造成路面的不均匀沉降和局部路面的垮塌断裂。这些事故均是对回填土工程不够重视所导致的,危害到整个市政道路的稳定性。首先,施工单位的控制意识不强、没有规范操作以及没有进行有效监管成为当前主要的问题。例如,在利用机械挖土时都是整体开挖,短时间内完成上千平方面积的路基回填工程,质量难以控制。其次,施工单位对施工土地的土质情况没有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于回填土的质量仅仅是粗略的规定压实系数。另外,相关部门对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要求没有进行严格地控制,比如土的干密度、含水率等,从而导致在压实后产生橡皮土的情况;最后,在进行夯填时存在夯打松垮或者漏夯现象,从而导致市政道路路基的下方未被填实发生塌陷或者局部断裂。还有就是对于土质的质量控制不严,淤质土、垃圾土以及含有大量杂质的土直接被用于回填工程,导致施工后压实系数不符合设计规范,进一步造成路面受力发生凹陷。

3 路基工程中回填土的质量控制要求

3.1 路基回填土填料的选择与处理

在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回填土质量控制要求中,首先要进行控制填料的选择与处理。合理选取填料能够满足回填土的设计要求强度,同时能够确保其对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填料的选择应该要确保工程设计的要求,在选取表层以下的填料可以选择砂土、碎石类土以及爆破石碴等。对于含水率能够符合压实标准的粘性土,理论上可作为各层的填料;对于碎石草皮和一些其他杂质含量超过8%的土,只能用于没有具体压实条件的填方;对于淤泥、淤质土以及垃圾土不能作为填料使用,如果经过加工处理后含水量达到压实要求的淤泥以及淤质土可以用来回填次要部位,但不能用于主要部分的回填;对于一些含盐符合相关标准的盐碱土,如果土中不含有盐晶、盐块等通常情况下可以作为填料进行回填。

3.2 路基回填土填料含水率范围的确定与控制

路基回填填料中含水情况对于施工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回填土压实系数。含水率的高低,或者最优含水率与实际含水率的差值超过标准区间都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不利,难以确保质量要求。施工单位需要依据路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填料的类别,科学设计压实系数,从而对含水率进行确定。另外,对含水率的控制要求施工单位在进行回填施工时,提前36h测试使用的填料的含水率。如果含水率低于标准时,则需要进行洒水增加含水率并且要搅拌均匀后再使用;如果含水率符合设计要求,可以直接进行回填,不需要润湿处理。对于那些含水率符合要求的填料,应当及时施工使用。如果因为工程因素或者其他因素导致不能够及时使用,应当用塑料薄膜覆盖,但时间原则上不应超过七天,不使用塑料薄膜的填料应当在两天内使用。

3.3 路基回填土施工的其它要求

除了需要适当选择与处理填土填料以及合理确定与控制填料含水率范围,还应当进行包括对基底的处理以及土料填筑与压实方法的选择。首先,在进行基底处理时,应使其满足设计标准,如果路基工程没有特别的要求,可以根据相关行业标准进行处理。通常情况下,回填土施工是在工程项目主体施工完成后进行,因此对于残留的建筑垃圾等应及时处理,对基底的积水进行及时清理,之后在进行回填施工,避免出现工程事故。其次,对于土料填筑与压实的方法的选择,由于路基回填土施工工程量较大,不同施工位置的回填操作会发生相互影响。因此,进行回填土施工就应当选择合适的填筑与压实的方法。填土施工需要达到水平状态且需要分层进行回填。在采用分段回填时,填料各层接缝应施工形成斜坡形,平均重叠0.5- 1.0 m,上层与下层之间的错缝不应超过1.0 m;如果是对基坑和管沟进行回填施工时,应当从四周或两侧开始进行并保持均匀,避免发生偏移或者变形。在对路基回填土施工时,因回填土施工工程自身的特点,夯实法是最常见的填土压实法。在实际填土施工夯实时,采用分层填筑以及夯实的方法,控制各层的厚度应填筑保持在0.2-0.25 m之间,每层应进行3-4次的压实施工[2]。

4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回填土的施工质量控制途径

4.1 做好施工准备

在进行回填土施工时,为了确保施工质量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必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并制定好施工方案。首先是对材料的选择,在挖掘基坑产生的土方作为回填土原料最优选择,并在回填施工前进行杂质处理,清楚草皮、树枝等,另外还应确保填土的含水率符合使用要求。值得注意的是,道路路基工程结构的侧板以及顶板一定要用粘土进行回填。施工前还应当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设计标准以及相关回填要求进行填土的技术参数。另外,还应当进行水平测量,做好水平状态标注,确保回填的高度和厚度能够达到设计标准。

4.2 规范工艺流程

市政道路路基回填土施工工艺主要由基坑(槽)底以及地坪上清理、土质的检测、路面的分层耙平铺土、夯打密实、密实度的检测以及对路面的修整铺平,最后进行验收,如图1所示。首先,需要对基坑进行清理,包括清除垃圾、积水或者其他杂物,保持干净。为了使基础标高保持清楚,对石子、砂浆等及时清理。其次,根据实际施工中的土质、机械性能及密实度等制定摊铺的施工厚度,分层填筑。每一个步骤都应根据上述质量控制要求进行,不能够随意改变施工条件[3]。

图.1 路基回填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4.3 建立完善的回填土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一套完善成熟的监督体系,对于有效进行施工管理以及质量控制具有良好促进作用。采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回填土施工进行管理。建立完整的“权责统一”制度,将其应用到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中去,有效促进监管工作的进行。可以将各个相统一的权利与责任分发到相应的施工部门,甚至可以分发到每个施工个人,做到权责统一,建立起问责制度。通过对建筑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坚持制度化建设。质量优先的原则必须放在首位,施工方必须要遵循这个原则。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来指导施工的进行,辅以相应部门进行监督,两者相互配合,构建起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因此,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体系十分重要。

5 结语

市政道路路基回填土施工质量十分重要,关乎着道路的稳定性。本文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途径,指出建立建立完善的回填土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性,从而保障路基的质量安全,以期在某种程度上为同类工程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雷 雨.回填土地基特征及其工程处理要点[J].中华民居,2014(3):187-188.

[2]姬新伟.简论人工回填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科技信息,2012,(33):378-378.

[3]叶云靖.回填土工程施工的通病及质量控制方案[J].建材与装饰,2016,(14):56-57.

论文作者:严妃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  ;  ;  ;  ;  ;  ;  ;  

浅谈市政道路路基回填土施工质量的控制论文_严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