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补贴对农机市场的影响论文_李建平

农机补贴对农机市场的影响论文_李建平

河北省承德市农机管理站 河北省承德市 067000

摘要:农村经济在快速进展,农业增添了规模化。这样的状态下,农户日渐认同了农机推广,接纳新式的农机。依循惠农的总指引,农机补贴增添了更大力度,村民更希望去购进新农机,显出高涨状态下的购置热情。对于此,有必要接纳可持续发展特有的视角来解析农机补贴,摸索农机推广必备的新路径。

关键词:农机补贴;农机市场;影响

1.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好处

1.1促进农机具推广,增加农民收入

农机补贴惠农政策主要是指当农场职工、农民个人、农机专业户等在对农机具更新换代以及购置时,所给予的相应的补贴。根据调查发现,我地区一农民在2014年购入一台新型收割机,通过积极参与农机培训学习,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其在当年获得的盈利就已经回本。而在2015年他再次联合其他村民一并购入了一台大型收割机,价值20多万元,但在政策补贴之后,该机械仅花费了十多万元,不仅在2015年就赚回了成本,同时参与农机购买的村民每人都收入了将近4万元的分红。同村的村民在看到他们的成功之后,纷纷参与到了农机的购买队伍中,促使农机实现了快速推广和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

1.2提高了农机作业水平

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有力推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有效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生活质量。如使用传统耕牛犁田,一头牛一天最多只能犁0.07hm2左右,而使用小型耕整机一台一天可犁0.33hm2以上,是耕牛效率5倍以上,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现在很多农户都采用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因为请劳动力收割,每亩至少要花200-240元,而收割机收割每亩只需要100-150元,费用降低约50%。联合收割机还集收割、脱粒、扬净于一体,节省了劳动时间、劳动工序和劳动工具。

1.3促进了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随着实施购机补贴规模的扩大,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的兴趣,解决了具有高效率特征的农机与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矛盾。通过培育和发展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为主体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规模作业、合同订单作业,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而且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效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机手加入到农机合作组织,促进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1.4推进新型农机具应用,节省生产成本

通过农机补贴惠农政策为农民购入农机提供相应的补贴,这就能够促使农民大范围的实现新型农机的购入和更新换代,使得耕地抛荒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并致使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流转以及粮食生产实现规模化经营,并为其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农机作业可促使耕作成本得到最大程度的缩减,并致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从而实现对土地产出的提升,进而达到推动农村发展的目的。

1.5带动了市场的壮大,拉动了农机工业发展

农机购置补贴拉动了农村消费市场对农业机械的需求。一方面,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农机销售呈现出持续火爆的局面,整个农机市场启动早,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大型收获机械、大中型拖拉机成了抢手货,特别是最近几年,在补贴政策的驱动下,农民抢购适用农机具的现象随处可见。通过补贴农机的导向作用,优化了农机产品结构,形成了以质量、服务和规模取胜的良好运行机制,提高了优势产品的竞争力,也极大地拉动了农机工业的发展。

2.购机补贴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1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问题

区域性补贴矛盾突出。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购机补贴的比例和补贴机具要求不同。经济发达区县农业机械购买力较强,欠发达区县农业机械购买力较弱。粮食主产区,对大型、高效、复式作业机械需求量较大,政府投入补贴资金相对较多,发展较快。一些丘陵山区由于地块小,作物种植多样化,对小型、多功能作业机械和经济作物机械需求旺盛,但由于丘陵山区经济条件落后,农民收入低,财政困难,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导致农民购买力减弱,造成了农机化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机械化进程的距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售后服务存在问题,对经销商要进一步加强监管

现行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于购机户有严格的审批制度,但是对于补贴机具的经销商则监管不是很到位,部分经销商存在随意设点、售后服务跟不上等问题。尤其是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机具的零部件供应不到位,机具损坏得不到及时修理,贻误了农时,降低了农机具的使用效果,还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2.3对购买的农机具无法有效利用的问题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解决了农民购买农机具的资金难题,但买回来之后如何用好农机具则存在较大问题,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对购买的农机具缺乏必要的了解,不熟悉农机具的操作规程,出现机具故障频繁、调整不当、保养不到位、经营亏本等现象。更有甚者,由于操作不当而引发农机事故,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3.农机补贴政策建议

3.1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多渠道多途径集资

农村要实现快速发展,与其金融体系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对金融体系进行持续发展和不断改革,可使农民集资渠道得到明显拓展,并致使农村企业发展和创建资金来源不断扩大,使得农村生产经营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首先,国有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参与到农村农民投资行列中。政府应当提出硬性要求,明确财政预算政策,确保农村市场发展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得到切实有效的存在,从而更好的给予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资金需求的保障。其次,对农村信贷开放力度进行加大,实现对信贷门槛的降低。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信贷管理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并对各种资金的供应渠道采取相应的疏通,促使支农的比例和额度均能够得到相应程度的提升,更好地保障农机推广发展中资金的安全落实。第三,对民间信贷进行规制和开放,使得农民信贷的顺利性、安全性以及广泛性得到进一步的推动,进而促使农业生产经营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使得农村社会市场经济不断的优化。

3.2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增强农业科技影响力

农业要实现快速、规模化发展,就必须借助科学技术。为此,对农业科技进行持续推广,帮助农村改善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基础设施,让更多的农民能够充分了解科技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开设相应的科学技术培训班,以乡镇农业机械服务站为单位,定期为农民带来农机操作及技术方面的培训学习。鼓励安排经验丰富的农机科技专家深入农村,对农民的农机使用及操作技术进行指导,普及农机操作相关知识,让农民的农机操作水平和技术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从而更好的实现农机的推广和应用。

3.3完善农机惠农政策,提高监督管理力度

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在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传递期间,仍然存在农民不满意和执行不到位等情况,这与地方政府的监督管理力度欠缺有关,其可导致国家政策的权威性受到威胁,从而致使价值取向也因此得到修改。为此,对地方政府进行廉政建设,强化监督控制力度,形成监督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束语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实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切,还体现了他们服务于民的高度责任感。此项政策有力地调动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自发性和自愿性;有力地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及推广,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地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各项协调能力;有力地振兴了农机事业的发展,激活了农村市场,促进了农民的消费,拓宽了农机服务领域并使相关产业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周振,崔嵩.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物价,2015,(08):62-65.

[2]翟树敏.农机补贴政策对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J].河北农机,2015,(06):31-32.

[3]周云珍.谈农机补贴与农机推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J].南方农机,2017,4810:163.

[4]徐华.浅谈农机补贴与农机推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7,24:164.

论文作者:李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农机补贴对农机市场的影响论文_李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