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任梅论文_任梅

【摘要】:目的 对心内科防跌倒管理中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病人中的16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任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防跌倒管理措施来进行防跌倒管理,实验组患者采用防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进行防跌倒管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跌倒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防跌倒风险意识、态度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将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应用于心内科跌倒风险管理当中,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增强护理成效,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 ;防跌倒管理 ;风险分级护理

引言

绝大多数患者认为跌倒在所难免,是一种突发性事件。其实不然,一般情况下跌倒和患者所患疾病息息相关,尤其是心内科的病人更是如此。心内科的患者往往心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致使其心脏功能减退,继而造成患者体内的排血量逐渐减少,引发浑身乏力、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等症状,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造成患者跌倒。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老年人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并且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意外跌倒事件层出不穷。所以应该提高心内科患者防跌倒意识,充分了解跌倒对自身带来的损害,从根本上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病人中的160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任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80名,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38名,女性患者42名;实验组中男性患者40名,女性患者40名。纳入标准:上述患者均与心内科各种疾病的诊断标准相吻合,并且无意识不清或者精神病患者,并且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参与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采用常规防跌倒管理措施,其中包括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所在病区的环境以及常用设施的位置,并且加强防跌倒知识教育,叮嘱患者在进行各项活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防止跌倒。另外,保洁人员在清洁病房及廊道卫生时应该将黄色警示牌放置在明显位置,并且保持地面干燥,确保通道畅通无阻。除此之外,组织相关人员定点巡视,及时发现可能造成患者跌倒的隐患并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

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在采用常规防跌倒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增加防跌倒风险分级护理,主要方法如下:

第一,对患者跌倒风险的等级进行评估,在患者办理入院6小时之内,严格遵循《坠床以及跌倒危险因子评分法》对其跌倒风险等级进行评估。通常情况下,将跌倒风险判定为三个等级,总分在1-5分之间将其判定Ⅰ级,6-15分判定为Ⅱ级;16分及其以上判定为Ⅲ级。另外,一旦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应该对跌倒风险等级进行修改。

第二,针对不同跌倒风险等级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1)低度跌倒风险护理措施:处于该等级的患者病情较轻,一般发生跌倒的机率较低,尽管如此,护士依旧要时刻警惕有效规避跌倒事件的发生。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患者自我防护意识,提高其自我防护能力;确保病房内光线充足;及时清理地面水渍等任何液体,确保地面的干燥;叮嘱患者在沐浴或者去厕所的时候,尽可能不要将门反锁,一旦发生跌倒家属及护理人员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增加巡查次数,加强巡查力度。(2)中度跌倒风险护理措施:这一等级的患者相比容易出现跌倒,因此可以通过讲座或者观看视频的方式为患者及其家属科学普及防跌倒意识,加强防跌倒意识;为患者具体分析造成跌倒的危险因素并向其演示发生跌倒时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根据医嘱服用药物,并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用药的注意事项,服用的药物会对患者的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和护士进行沟通;另外,护理人员在巡查过程观察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3)高度跌倒风险护理措施:这一等级中重症患者较多,并且很有可能出现病情危急状况,非常容易出现跌倒甚至是骨折的状况,不仅仅要进行日常防护措施,还应该将“跌倒高危”警示语设置在醒目位置;在患者常活动区域粘贴红色的防跌倒标志;加强患者及其家属防跌倒教育,另外,患者的任何活动均应该由护理人员或者家属的陪同才可以进行,加强对患者的监督;严格进行交接班,加强巡查力度。

1.3观察指标

主要对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防跌倒意识、态度评分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根据调查内容本院自行制定了调查问卷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并将其分为三个级别,分别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体满意程度为非常满意与满意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分别对两组患者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2结果

2.1跌倒发生率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发现,对照组的患者中有7名患者发生过跌倒,跌倒发生率为8.75%,实验组的患者中有1名患者发生过跌倒,跌倒率为1.25%,两组患者之间跌倒率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差异。

2.2防跌倒知识、态度评分状况

由上表可以看出,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程度为87.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程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差异。

3讨论

由于心内科收治的病人,病情大多较为严重,并且绝多数患者为老年人,发生跌倒事件的机率较大,一旦发生跌倒轻则造成患者软组织挫伤或者骨折,严重的话会在很大程度上加重患者的病情,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同时极有可能造成患者死亡,因此对心内科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防跌倒管理,采用跌倒等级分级护理的方式对患者采取不同程度的干预措施,减少跌倒的发生。

根据本次研究显示:对照组患者的跌倒率为8.75%,实验组患者跌倒率为1.2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87.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97.5%,跌倒率以及满意程度均明显优越于对照组。并且通过对两组患者方跌倒知识、态度的评分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评分无明显差异,在出院时实验组患者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运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大大降低跌倒机率,进而增强护理质量和成效,具备较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金莲.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夜间跌倒发生率的影响[J].名医,2019(10):188.

[2]王雪.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6):176-177.

[3]彭雄英.心内科患者防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管理效果评价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6):61-62.

[4]李玲.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防跌倒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6):208-209.

[5]何利波.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01):130-132.

论文作者:任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任梅论文_任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