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诗词,提升写作的表达艺术论文_孙永福

阅读古诗词,提升写作的表达艺术论文_孙永福

摘要:读写结合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写作练习方法。主要通过阅读来学习文本中相关的写作技巧。目前的读写结合模式主要所选用的文本主要是现代文,而对于从古诗词的阅读汇总来学习写作方法还缺乏探究的意识。实际上古诗词中蕴含着多种表达方式,体现了作者观察事物、表现事物独特的角度与方法,通过对古诗词的阅读,结合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以扩写的方式将古诗词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实际运用,能够让学生在深刻理解作品本身的同时提高写作的艺术。

关键词:古诗词 写作 表达方式

艺术手法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学生知识能力还比较薄弱,难以全面地进行艺术手法的学习来提升写作的能力。因此,结合学生的写作情况,引入常用的艺术手法,能够很快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古诗词中描写、议论和说明是比较常见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研读,深刻体会作品的意境与思想主旨,挖掘特定的表达方式在诗歌中起到的独特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笔者就谈一谈如何通过古诗词阅读提升学生对表达方式的运用。

一、全面观察,多样描写

描写是十分基础的表达方式,体现了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与了解。主要可以分为白描和细节描写两种。在写作中,学生不注意对这两种描写方式分开使用,对事物的表现缺乏层次感。另外学生的观察角度比较单一,难以从微观和宏观两种角度发现事物的多种特点。因而,阅读古诗词要培养学生全面观察的能力,提高描写的多样性。

例如,在学习《暮江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作品中多层次的描写方法。“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从宏观的角度描写了江面总体景色特点。学生可以从“一道”、“半江”等量词中想象作者俯看江面的样子。接着作者又将露水比作珍珠,将月亮比作弓,对两种事物进行了具体的刻画。学生可以学习这种白描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描写方法,提高描写的层次感。另外,学生还可以注意到作者先写江面采用的是俯视和远视的视角,写珍珠是近视加俯视的视角,写月亮是远视加仰视的视角。从而学习通过多种视角的变换从多角度进行描写,营造丰富的画面。

二、客观说明,增加真实

说明和描写都是对事物特点的表现。但说明更具有客观性,描写更具有主观性。在写作中学生经常认为只有在说明文中才会使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因而在一般的作文中经常对说明的表达方式忽略不用。实际上古诗词中也有句子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说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学习,提高写作的知识性,为发表议论与抒情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学习《题西林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使用说明的表达方式的好处。作品核心的思想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会感觉难以认识到庐山真正的面目。学生通过想象能够发现,作者在开篇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庐山的山峰形态多样,变化万千的特点进行了客观的说明,为后文表达相应的观点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可以注意到整首诗的语言风格是非常质朴通俗的,很具有说明文的感觉。学生可以对作者使用说明的表达方式的方法进行借鉴,改变矫揉造作的语言表达,提高作文的充实性。

三、勇敢议论,增加深度

议论也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学生普遍认为议论只存在于议论文中,而在其他文章中缺乏使用的意识。另外学生在议论时容易流于大段地空洞说理,没有一定的中心,让人不知所云。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中围绕一定的主题展开议论的写作方法,提高议论的针对性与深刻性。

例如,在学习《雪梅》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发表议论的方法。在诗歌的开头,作者直接以“梅雪争春”引出了议论的核心,那就是梅花和雪花哪个更加美丽,吸引人。教师可以然学生自己谈一谈梅花和雪花哪个更胜一筹。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学生普遍会争论不休。而继续阅读却能够发现作者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写出了梅花在清香上胜过雪花,雪花却在洁白上胜过梅花,体现了二者各有所长,难分高下的特点。教师可以联系时代背景对作者所说的“白”和“香”进行引申,能够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议论表达的对高洁坚贞精神的追求与赞美,是议论的深刻性的体现。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学生能够学会围绕着一定的核心来发表议论,提高议论的针对性与深刻性。

综上所述,表达方式是艺术手法的重要类型。教师要深化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拓展文本阅读的范围,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广泛学习多种表达方式,提升自我的写作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全面观察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提高描写的多样性;要引导学生学习对事物进行客观说明的方法,提高写作的知识性,为发表议论与抒情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中围绕一定的主题展开议论的写作方法,提高议论的针对性与深刻性。通过对高古诗词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灵活的观察能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综合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诗词”活水来——小学古诗词与作文教学有效融合策略研究,王涛; 许亚丹,小学教学研究,2019-03-25.

[2]小学古诗词和习作整合教学实践研究——以“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卿敏敏,湖南师范大学,2018-12-01.

论文作者:孙永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  ;  ;  ;  ;  ;  ;  ;  

阅读古诗词,提升写作的表达艺术论文_孙永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