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治疗及预防论文_于洋

疟疾治疗及预防论文_于洋

于洋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疟疾患者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且只有末梢血中存在成熟的雌雄配子体时才具传染性。配子体在末梢血液中的出现时间、存在时间及人群的配子体携带率,随虫种不同而异。如间日疟在无性体出现2~3天后出现配子体,而恶性疟则在无性体出现7~10天后出现配子体。复发者出现症状时血中即有成熟的配子体。疟区的轻症患者及带虫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血中也有配子体,这类人员也可成为传染源。

【关键词】疟疾;治疗;预防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4-0027-02

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先侵入肝细胞发育繁殖,再侵入红细胞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出大汗后缓解为特点。间日疟及卵形疟可出现复发,恶性疟发热常不规则,病情较重,并可引起脑型疟等凶险发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1例疟疾患者,年龄6~60岁,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患者的典型症状为突发性寒战、高热和大量出汗。寒战常持续20~60分钟。随后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可达40℃以上,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但神志清楚。发热常持续2~6小时。随后开始大量出汗,体温骤降,持续时间约为30分钟~1小时。此时,患者自觉明显好转,但常感乏力、口干。各种疟疾的两次发作之间都有一定的间歇期。早期患者的间歇期可不规则,但经数次发作后即逐渐变得规则。间日疟和卵形疟的间歇期约为48小时,三日疟约为72小时。恶性疟约为36~48小时。反复发作造成大量红细胞破坏,可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脾大[1]。

1.2 治疗

1.2.1杀灭红细胞内裂体增殖疟原虫,控制发作的药物:

1.2.1.1氯喹

对红细胞内期的无性体均有迅速较强的杀灭作用,口服吸收快,排泄慢,作用持久,是控制发作的首选药物。服药后24~48小时退热,48~72小时血中疟原虫转阴。副作用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有可能使胎儿畸形,故孕妇忌用。过量可致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心律不齐等,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慎用。首剂口服磷酸氯喹1g(基质 06g),6~8小时再服05g,第2~3日各服05g,3日总量2.5g。

1.2.1.2哌喹

口服总剂量1200mg。第1日每次服200mg,1日服2次,第2、3日各400mg顿服。

1.2.1.3蒿甲醚

用于恶性疟治疗,口服总剂量640mg,分7日口服,每日1次,每次80mg,首剂加倍。

1.2.1.4青蒿琥酯

用于恶性疟治疗,口服总剂量800mg,分7日口服,每日1次,每次100mg,首剂加倍。

1.2.1.5双氢青蒿素

用于恶性疟治疗,口服总剂量480mg,分7日口服,每日1次,每次60mg,首剂加倍。

1.2.1.6磷酸略萘啶

用于恶性疟治疗,口服总剂量1600mg。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1日服2次,每次400mg,间隔8小时,第2、3日各服1次,每次400mg。

1.2.1.7盐酸甲氟喹

该药的半衰期约为14日,成人顿服750mg即可。对耐氯喹的疟原虫感染亦有较好疗效。

1.2.2杀灭红细胞内裂体增殖疟原虫,用于脑型疟疾病原学治疗的药物。

1.2.2.1青蒿琥酯

成人用60mg加入5%碳酸氢钠06ml,摇匀至完全溶解,再加5%葡萄糖注射液5.4ml,使最终成为10mg/ml青蒿琥酯溶液,做缓慢静脉注射。或按1.2mg/kg计算每次用量。首剂注射后4小时、24小时、48小时分别再注射1次。若患者的神志恢复正常,可改为口服,每次服100m4g,连服2~3日。

1.2.2.2氯喹

可用于敏感疟原虫的治疗。用量为16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于4小时内静脉滴注,继以8mg/kg,于2小时内滴完。每日总量不宜超过35mg/kg。

1.2.2.3奎宁

用于耐氯喹疟原虫株感染患者。二盐酸奎宁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中,于4小时内静脉滴注。12小时可重复使用。清醒后可改为口服,静脉滴注过快可致心律不齐、低血压等,甚至死亡。

1.2.2.4磷酸咯萘啶

按3~6mg/kg计算,用生理盐水或等渗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做静脉滴注,12小时可重复使用。清醒后可改为口服。

脑型疟疾的病原学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是青蒿琥酯的静脉注射剂型。

1.2.3杀灭红细胞内疟原虫配子体和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用于防止复发和传播的药物。

1.2.3.1磷酸伯氨喹

口服总剂量180mg,每日1次,每次22.5mg,连服8日,由于伯氨喹可使G-6PD缺陷的患者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严重者可因急性肾衰竭而致命。因此,应用前常需规检测G-6PD活性;确定无缺陷后才给服药治疗[2]。

1.2.3.2他非诺喹

是美国研制的杀灭红细胞内疟原虫配子体和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的药物。初步临床试验显示,成人每日口服300mg,连服7日,预防疟疾复发效果良好。

目前,疟疾的病原学治疗需分别应用两类药物,首先必须用一种杀灭红细胞内裂体增殖疟原虫的药物,如氯喹和青蒿琥酯。做G-6PD活性检测,若结果正常,则再运用一种杀灭红细胞内疟原虫配子体和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的药物,如伯氨喹,以防复发,间日疟和卵形疟必须用伯氨喹治疗。

2.预防

要控制和预防疟疾,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部队进入疟区前,应及时做好流行病学侦察,针对疟疾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2.1 管理传染源

及时发现疟疾患者,并进行登记、管理和追踪观察。对现症者要尽快控制,并予根治;对带虫者进行休止期治疗或抗复发治疗。通常在春季或流行高峰前一个月进行。凡2年内有疟疾病史、血中查到疟原虫或脾大者均应进行治疗,在发病率较高的疫区,可考虑对15岁以下儿童或全体居民进行治疗。

2.2 切断传播途

须在有蚊季节正确使用蚊帐,户外执勤时使用防蚊剂及防蚊设备。灭蚊措施除大面积应用灭蚊剂外,最重要的是消除积水、根除蚊子孳生场所。

2.3 保护易感者

服药预防 进入疟区,特别是流行季节,在高疟区必须服药预防。一般自进入疟区前2周开始服药,持续到离开疟区6~8周。下列药物可据条件酌情选用。

2.3.1乙胺嘧啶

4片每周1次,或8片每2周1次。长期服用可致巨细胞性贫血,还可产生耐受性(乙胺嘧啶每片6.25mg)。

2.3.2哌喹或磷酸哌喹

服基质0.6g,每20~30天服1次。耐氯喹地区也可采用。

2.3.3复方防疟药

防疟片l号,含乙胺嘧啶20mg,氨苯砜100mg,第1、2日每日l片,以后每周1片。防疟片2号,每片含乙胺嘧啶17.5mg,周效磺胺250mg,第1、2日每日2片,以后每10日2片。防疟片3号,含磷酸哌喹250mg,周效磺胺50mg,每月1次,每次4片。

2.3.4氯喹

2片,每10日1次,接受输血者可服氯喹每日(1片)基质0.15g,连服3~5日。

服用预防药物可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头昏、恶心、呕吐等,所以重症肝、心、肾疾病及孕妇应慎用或忌用。为防止耐药株产生,每3个月调换1次药物。

【参考文献】

[1]曾令军,丁邦胜,吴庆,林斌,孔建新,马筱玲.三日疟1例报告[J].罕少疾病杂志,2011年04期.

[2]余品红,徐博钊.疟疾的检出、控制、预测和预防(待续)[J].实用预防医学,2000年01期.

论文作者:于洋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

标签:;  ;  ;  ;  ;  ;  ;  ;  

疟疾治疗及预防论文_于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