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论文_李秉洪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论文_李秉洪

1、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1.1、信息技术应用存在障碍

施工企业对信息技术应用最多的是各类技术、管理软件,执行施工企业原本的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但是不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改变。而网络技术、管理集成软件等ERP不仅涉及技术因素,还涉及很多非技术因素。它通过包括计算机通信在内的数字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以使业务流程优化、标准、流畅、规范。我国施工企业一般被认为是粗放型管理,对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动力不足。

1.2、与实际管理工作结合不够

一些施工企业的领导认为信息化就是从事信息系统的技术人员的工作,自己缺乏参与,导致企业对信息化重视不够,项目最终难以实用;一些施工企业只是单纯地把业务搬上计算机,以为使用计算机、网络就可以给企业带来高效率,却不考虑管理、业务与技术的配套发展;一些施工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宣传、培训力度不够,使得信息系统的使用人员能力缺乏,没有改变原有工作方式的动力和能力。

1.3、片面追求技术先进

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设备和软件及相关技术手段等固然重要,但是仅仅这些是不够的,系统还应当同时满足企业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管理需求,管理模式应体现企业管理体系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若是只采用先进设备,但是却不把技术建立在自己的实际需求之上,不能提供完善用户需求的系统,不仅为解决实际问题无益,还可能会成为企业沉重的包袱。

1.4、信息化管理基础薄弱

我国施工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参差不齐,有的已经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等,初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还有的施工企业还依靠手工,信息基础平台不健全,专业软件范围狭窄,没有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传递。这样,施工企业往往不采用商品化软件,而是按照自身模式和流程开发软件,使得同一种应用软件在施工企业间重复开发,造成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而且这类软件常由于技术、人才等原因难以有所提高。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可能缺乏必要的统筹协调的制度、机制或组织等,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例如单位内部缺乏标准的共享数据库,数据不能完全共享,数据不一致等问题频繁出现。

2、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2.1、从现场施工的角度分析信息化管理

施工现场是所有管理的发源地,也是项目经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一个工程中标投产施工后,跟随着的管理程序就起动了,在这里它基本要完成着企业对本项目预期利润80%的份额。然而一个工程涉及的管理方面较广,而且错综复杂,环环相扣,例如采购与成本的关系、成本与工期的关系、工期与安全的关系、成本与安全的关系等等。要让这些方方面面在管理可控的范围内良行交融,相互兼容,那建立有效而流畅的疏通渠道就变得相当的重要。但是这么多工作仅靠人工去计算、统计、分析来完成,花费的时间较长,出结果的速度较慢,而且有不容易被发现或是纠正的死角,不利于快速反应现场的实际状态。随着办公先进化的发展,以前那种随时纸质化、笔记化的管理模式已经被时代远远抛弃,随之所代替的是计算机的计算、统计、分析,只有这些才能匹配现代化的办公节奏,也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发现问题,而且问题能及时被解决。当施工现场的所有关系都变得透明了,监督和跟踪就变成了可能。当责任化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后,所有错综复杂的关系间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就会被及时发现,那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就有了切入点,就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方式方法来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从企业成本及利润的角度分析信息化管理

随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不断增长,各种生产原材料价格及劳动力价格快速甚至成倍增长,然而施工企业与开发业主签定的交易价格并没有跟上这种物价及劳动力上涨的节奏,竟争激烈的项目最终的中标价格甚至还停留在5年前的水平。这进一步蚕食了建筑施工企业本已可怜的利润空间,企业只有靠降低成本来实现利润的增长,然后如何降低成本是摆在建筑施工企业面前的一道急需解决的难题。怎么样在保证工期、保证安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耗费,这就是目前多数施工企业所倡导的二次经营。二次经营其实就是在组织施工能力、统筹管理能力、施工现场的应变能力等等达到高效、合理,也就是说企业只有将项目管理集约化、精细化、透明化,这样才能在管理成本上去掉繁琐,提倡简约有效;在采购成本上去掉层层代理及分包,直接进入供应商底端;在施工指导上去掉无效指令,提高个体责任意识;在施工现场布局上提高工作面接合程序,提高材料去库存化,现场工人窝工化、专业无缝配合化等等,这样方能合理降低运营成本。

3、实现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分析

3.1、吸收借鉴优秀的同行企业

想要实现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手段与措施。吸收借鉴优秀的同行企业就是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想要吸收借鉴优秀的同行企业,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首先,相关的企业应该最自身有一个明确、清楚的认识。找出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函待发展的地方。接着就是对优秀同行企业的吸收与借鉴工作。在进行吸收与借鉴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的进行相关管理方法与思想的借鉴。应该选择一些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方式方法。这样才可以更有效的发展自身企业的管理工作,实现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此外,优秀的同行企业也应该积极主动的分析实现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一些宝贵经验从而实现企业的共同发展的目标。

3.2、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

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也是实现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各行各业都在追求着与时俱进、共同发展。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也是如此。想要更好的实现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就需要让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与国际接轨。吸收、借鉴国际间流行的、有效的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模式与方法。通过与企业自身文化与基础的融合,从而发展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一套完善的、先进的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与基础

3.3、提高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提高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是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定期的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此外也需要定期的管理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知识考核,这样可以不断的督促他们学习。从而更好的开展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建筑企业将面临着全球化的竞争,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将不断走出国门,与国外企业展开竞争。信息化技术将在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缩小和国际企业差距方面起到突出作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只有紧跟信息化发展潮流,不断提高信息化在生产经营中的运用水平,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参考文献

[1]徐根连,陈永斌.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落地中的四维一体(BMIC)实施模式[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6,22:52-56.

[2]田志杰.浅谈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23:25-26.

[3]张琛山.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现场的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6,12:83-84.

[4]李鸿魁,陈亮.建筑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3:39

论文作者:李秉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3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论文_李秉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