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社区产业化及其政策选择_农村人口论文

中国农村社区产业化及其政策选择_农村人口论文

中国农村社区工业化及其政策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村论文,政策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农村工业发展与布局的社区特征

中国,工业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双重工业化即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同时推进。双重工业化最终导致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未能同步,相当一部分农民难以被城市容纳,在工业与农业收入存在明显差异的客观条件下,农民在农村兼或专业从事工业的饥渴极为强烈,从而促使农村工业的快速成长及份额的上升。中国农村工业化是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中国农村工业化问题便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中国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中国工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区工业化道路。中国乡镇企业一般指在乡村社区和城市郊区农民所创办的非国有制企业,它们经营活动涉及到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部门,但主要从事农村非农产业活动。从所有制结构看,主要指乡村和集镇举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部分农民联营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以及农民个人投资兴办的工商业,具体细分,可称之为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联合企业、个体企业和各种形式的合作企业。中国乡镇企业一般分布在农村区域的小城镇和村落,而这些社区类型本身已经构成了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心或亚发展极。以小城镇发展为例,1953年,全国有小城镇5402个,到1985年,建制镇数量上升到7511个,1987年后,建制镇已突破1万个。据1934年《中国农村经济资料》记载,当时全国人口4.5亿人,其中住在农村的占66.7%,住在0.25-5万规模居民点人口占27%。1953年,镇人口为3372万人,占总人口5.7%,1987年占总人口的22.4%,比1953年增长16.7个百分点。人口的快速增长与农村工业发展具有的相关性,正是农村工业的发展,刺激农村就业扩张,形成一个新的人口集聚点或增加原集聚点的人口容量,同时通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使劳动力向农村工业的转移,最终提高农村区域城市化水平。

尽管乡镇企业的发展为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开辟了一条避免农村破产、农民贫穷化的新路,但乡镇企业发展中出现的小规模散点式布局,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中国农村社区工业化的进程。中国乡镇企业从孕育开始就显得规模狭小,生产集中度低,大多数属中小企业,1988年,全国乡镇工业企业平均每个企业拥有职工30人,同期,国营工业企业平均每个企业拥有职工418人。加之,近年来有些集中度不高的工业企业呈现小型化、分散化倾向,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在一定区域条件下的低度生产要素组合与集中,小规模、小生产、缺乏规模经济;二是生产诸要素在空间聚积呈现分散化、盲目化倾向,乡(镇)办企业在乡(镇)社区,村(组)办企业在村社,户办企业则分散在农户家中,难免出现分散建厂、重复建厂问题。

根据我们在陕西省从事的问卷调查,所调查大多数分布在县城镇(不含县城镇)和乡村聚落,占总数的68.4%,分布在县城镇的为22.8%,分布在城市郊区的为9.7%。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个乡所管辖范围内,严重存在重复建厂的现象,问卷调查表明,乡镇范围内存在的同类型企业占总数的61.2%,在调查中,多数厂长或经理对乡范围内存在同类企业的竞争表示担忧,从问卷调查分析可以看出,55.1%的人认为“产品生产重复很多或较多”,30.6%的人认为“重复程度一般”,17.9%的人认为“不存在重复生产问题”。

二、农村工业发展的规模干预与农村工业区的开发

根据以上对农村社区工业发展的初步分析,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乡镇企业发展必须走适度扩大规模及规模优化之路,立足现有基础,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空间及某一行业中相对集中,形成特定区域的规模实力,实现符合城乡商品经济协调发展的规模经营,在近中期内,我国乡镇企业规模变动的政策主线应该是规模干预政策。所谓规模干预政策,就是国家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乡镇企业经济效益及出口创汇能力,采用一系列经济和法律手段促进乡镇企业经营规模的适度扩大和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相对集中,同时,采用一些规范化、制度化的组织方式和行政手段,推动乡镇企业规模改组。

现阶段乡镇企业规模布局与改组的核心是企业的相对集中问题。近年来,从理论探讨政策,指导到具体规划实施与落实,对于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集中问题谈得较多,然而问题至今尚未解决,主要障碍是缺乏对乡镇企业布局的总体规划,缺乏使乡镇企业相对集中的运行条件、机制与对策。实践证明,乡镇企业集中在小城镇是我国二元经济运行条件下的长期历史选择。从政策上,必须重新明确并切实地组织实施,把建设以小城镇为基地的乡镇企业布局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

建设农村乡镇工业开发区是规模布局政策的重要内容。可以设想,对于中国这样自然社会经济有很大差异的发展中国家,如果缺乏宏观区域指导,很难有效地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过去,由于各区域过分追求局部范围的利益增长,全国范围形成了“块块乡镇工业”布局,块与块不存在显著的产业布局差异;加上在引入市场调节机制后,竞争导致了乡镇工业“模仿”发展的泛滥,使得区域间产业分工格局日益复杂化。面对这种难以控制的格局,政府及时划分了乡镇工业发展的5个一级区,13个二级区。一级区包括:(1)大中城市乡镇工业区;(2)沿海外向型乡镇工业区;(3)乡镇企业农副产品加工区;(4)乡镇企业林特采选加工区;(5)乡镇企业畜牧产品加工区。然而,这种划分还未能从现实经济运行得以体现,问题在于,目前必须强化以横向为主体的宏观控制机制,明确产业发展的地域分工。1987年以来,在某些省市开展的乡镇小区建设与示范工作就是一个具体的宏观行动。今后还需继续示范逐步推广,具体对策包括制订宏观农村工业区开发计划;加强财政、信贷对工业区开发的支持;完善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各社会化的协调服务,尤其是劳动力进入开发区后的一系列社会保障与保险工作,使小区建设逐步走入正常发展轨道。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农村工业小区应该与建设出口创汇企业和出口基地结合起来,促使出口企业创汇基地由沿海地带向内陆区的扩展、延伸。未来产业及产品结构重点应放在纺织、服装、轻工、矿产、化工、工艺、美术等领域,选准出口的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龙头的出口创汇系列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生产、销售、服务体系。

从区域发展来看,乡镇企业发展的宏观格局决定了不同的区域也应该具有不同的特色,比如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由于整个社会经济的程度较高,乡镇企业起步较早,具有相当的规模与实力,所以工业区的开发应该实施以技术与资金为主,以出口创汇发展外向经济为主的发展战略。具体说来,应该在提高产品的档次,开展深度加工和利用以及外向型产品上下功夫。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地处边疆,信息闭塞,乡镇企业起步较晚,但是自然资源相对丰富,所以在工业区的开发上应该从西部实际出发,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资源加工业为主。传统农业区,农林牧副特产品丰富、人口素质相对较高,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优势,所以工业区的开发应该紧密围绕农牧副产品加工,实施以劳动集约与技术集约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工业区的开发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要遵循经济合理的原则,所谓经济合理就是数量适中,规模适度,选址得当。农村工业区的数量应该考虑乡镇企业发展的规模、结构、技术水平、发展前景以及城市大工业的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等因素,对工业区的分布,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并严格审批程序,避免一哄而起,盲目发展,规模适度。在具体选择工业区的地址时,一是考虑能源供应和交通便利,尽量选在铁路、公路、河道干线两侧和供变电所附近;二是考虑废气、废水、废渣的处理,一般应该在排污条件较好地方;三是考虑依托城镇,或选在距城镇较近的地方,以便充分利用城镇现有的基础设施,节约投资,并就近解决职工的生活问题;四是考虑选为工业区的地方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发展后劲,最好是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

农村工业区开发的目标,应该是类型多样,功能各异,各具特色。所谓类型多样化,就是工业区的开发要能够适应不同企业的需求层次,使每一种企业都能够找到适合于其发展和集中的位置。从布局经济角度考虑,农村工业区开发应考虑以下五种类型:(1)专业化生产工业开发区。其优势在于可以将同类产品或同类企业聚在一起,这样便于企业之间进行广泛的技术、信息、交通与合作,促使企业之间进行合理分工与协作配套,最终形成不同型号与规格,品种齐全的系列化产品的规模优势。(2)协作配套工业区。这是乡镇企业在较低层次上专业化协作的一种形式,它是为了解决乡镇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短缺、技术水平差、设备残缺、规模狭小所带来的缺陷,将众多的小企业集中在某些骨干企业周围,在设备、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互通有无,开展协作、联合弥补各自的弱点,形成一种只有工业区才具备的生产力。(3)新产品开发区。其功能是为了开发适合于乡镇企业生产的实用技术和新产品,这是乡镇企业进行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前提,新产品开发区的建立,实际上就是为科技工作者面向经济建设开发实用技术和新产品提供场所和需要的资金,同时新产品开发区的建立,标志着乡镇企业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引进型,而且还可以进行新产品和实用技术的开发与输出。(4)接受城市大工业产品扩散与技术辐射开发区。企业集中在城市大工业企业的附近,便于城市大工业与乡镇企业之间的扩散与技术联营。乡镇企业是作为城市大工业的一个车间或者分厂而存在。(5)综合工业区。这种工业区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城镇良好的基础设施、人口密度以及城镇作为一定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的优势,将各种类型的乡镇企业相对集中于现有城镇,以期取得聚合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乡镇企业依托城镇而发展,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城镇的建设与繁荣,所以综合型工业区的开发自始至终是与城镇建设相结合的。

三、农村工业区开发的政策导向

农村工业区的开发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行政、法律、经济、社会各个方面,不仅要求利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协调关系,而且还要用经济的手段,进行干预与调控,使乡镇企业能够自愿地、逐步地向工业区集中布局。乡镇企业集中布局一般包括两条途径:一是新增生产要素在地域上的集中配置,即固定资产的投资集中在工业区使用;二是原有生产要素在地域上重新组合,即通过搬迁形式实现生产要素在工业区的配置。由于乡镇企业大多属于民办企业,如何才能吸引农民在工业区内投资建厂,或者促使农民将自己的企业搬迁到工业区,以实现生产要素的集中配置。我们以为除了必要的行政、法律手段以外,适当的政策导向是至关重要的。所谓政策导向即通过制定有利于企业集中布局的政策,吸引或促使乡镇企业向工业区内的集中。

当然,乡镇企业相对集中的根本前提是经济力的推动。一是乡镇企业集中布设的经济条件如交通、人口迁移、劳动力流动、长期的经济利益、资源供给及产品销售等;二是动力作用,根据现实国情,推动乡镇企业实现相对集中的最终手段,必须是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双重拉动。乡镇企业的相对集中实际上是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及空间重组。尤其涉及到空间布局中的农村劳动力及农村人口的迁移。目前,我们在户籍管理制度上仍然以计划调节为主,这种调节对乡村不改变身份的农村区域内流动如从乡村聚落的转移则是不完全适宜的。首先,我们设想,在人口流转政策方面,为了正确界定从事乡镇企业的劳动力的性质和内涵,促进农村劳动力的稳定、流动和转移,可试行“准非农业人口制度”,该制度的核心是在户籍管理制度中,设立“准非农业人口”指标,使其与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一起构成我国的三元户籍制度,最终目的是确立从事乡镇企业的劳动力的非农业人口的性质、地位及有别于城市非农业人口的一系列社会福利、教育等待遇,促进乡村人口向小城镇区域的转移。成为“准非农业人口”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如长期从事乡镇企业的生产活动、居住在小城镇社区、乡镇企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大部分等,实施“准非农业人口制度”,必须有配套政策,如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组织体系,制订发展规划,进行试验示范,建立新的调节体系,创造宏观流转条件,从外部给予拉力,建立规范化的监督与检查机制等,以便有步骤地使该种制度顺利建成。其次,发展农村工业,必须与中心镇的建设同步,优先发展中心镇政策是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基本政策。

发展农村工业、建设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农村社区工业化对于建立一个城乡工业均衡发展、城乡结合、走出二元桎梏的新城镇体系更具有现实意义,在这一点上,中国与已经城市化的发达国家是截然不同的。

那么,从中国农村的现实出发,中国农村工业的集中必须走以中心镇为核心,一般集镇和中心村社区为依托,形成区域性的镇经济网络的发展道路。中心村社区以较大村落为中心,形成初级形态的农副产品贸易与交换中心,一般集镇是基层社区政权如乡政府所在地所形成的县区范围内的经济中心。中心镇一般是县政府或个别乡政府所在地或建制镇,它地理位置适中,历史悠久,交通方便,农村工业基础雄厚,非农业人口相对集中,是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理想社区。根据我们在甘肃黄土高原地区的不完全统计,平均每个中心镇有2.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438人,占总人数的43.08%,并且,随着中心镇规模的扩大,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逐渐上升,由1万人以下的30.52%上升到万人以上的57.67%,从不同结构的中心镇的结构看,1万人以下中心镇占10.26%,1.0-2.0万人中心镇占33.33%,2.0-3.0万人的中心镇占38.46%,3万人以上的中心镇占17.95%,现有中心镇的人口有71.79%分布在1.0-3.0万人的中心镇组中。考虑人口分布及密度、土地面积、收入水平、地理位置、区域布局等因素,我们认为每个县建立2-5中心镇,平均每4-6个一般集镇有一个中心镇,每个中心镇拥有区域性非农业人口4-15万为宜。总之,优先建设和发展中心镇,创立中心镇,——一般集镇——中心村社区的农村城镇网络是中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由之路。今后,小城镇的重点,不仅是发展数量,更重要的是创立区域性的中心镇。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的分报告之一,参加人有王宽让、王文博、张琦。

标签:;  ;  ;  ;  ;  ;  ;  ;  ;  ;  

中国农村社区产业化及其政策选择_农村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