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科因素对尿失禁发生的影响论文_杨燕平

(福建泉州市儿童医院 362000)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产科因素对产妇产后尿失禁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5月~2018年5月间,来本院待产分娩的13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统计产后6周产妇尿失禁发生情况,先后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相关产科因素的影响。结果 产后6周,有24例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17.9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会阴撕裂、产前尿失禁、子宫脱垂及使用雌激素等均是产后尿失禁的风险因素,而阴道分娩、会阴撕裂、产前尿失禁、子宫脱垂及使用雌激素等为产后尿失禁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导致产妇产后尿失禁的产科因素较多,其中独立风险因素也较多,应加强围产期护理以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关键词:产科因素;尿失禁;发生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回归分析

产后尿失禁一般发生于产后1周,经治疗和调养可纠正,多在3个月内恢复,否则便可能需手术修补治疗[1]。影响产后尿失禁的产科因素较多,因此确认风险因素有利于有效预防和科学处理[2]。本研究针对不同产科因素在产妇产后尿失禁中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13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象筛选时间为2016年5月~2018年5月。初产妇,年龄21~34岁,单胎足月妊娠,胎位正常,产妇盆骨发育正常,未合并盆腔或宫颈病变,未合并泌尿系统病变,无盆腔病变或手术史,无其他妊娠合并症或肿瘤患者;排除早产或过期妊娠者,排除慢性咳嗽或习惯性便秘患者。

1.2方法

记录并登记产妇的个人信息及围产期临床资料,所有产妇产后6周来院复查,确认产妇产后尿失禁发生情况,对比发生尿失禁产妇及未发生尿失禁产妇的相关产科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确认相关风险因素,再对风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独立风险因素。

1.3观察指标

统计计算产妇产后尿失禁发生情况,计算发生率。观察影响产妇产后尿失禁的相关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数据以(%)表示,行χ2检验,检验结果以P值为参考,界值0.05,低于该值,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产妇产后尿失禁发生情况

研究观察时段,有24例产妇发生产后尿失禁,发生率17.91%。

2.2影响产妇产后尿失禁产科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会阴撕裂、产前尿失禁、子宫脱垂及使用雌激素等均是产后尿失禁的风险因素,P<0.05。详见表1、表2:

表1 产妇产后尿失禁产科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n(%)

3.讨论

尿失禁为产后常见病,临床发生率较高,具体病因机制并未明确,但普遍认为与分娩对产妇盆底肌群的影响有紧密联系[3]。而影响产后尿失禁的产科临床因素众多,为有效预防和科学处理产妇产后尿失禁,需要强化对相关临床产科因素对尿失禁发生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本研究以134例患者为对象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导致尿失禁的产科因素众多,独立因素也较多。首先,阴道分娩下,产妇的盆底筋膜及韧带受到损害,功能较弱,会阴撕裂后,产妇盆底肌及尿道括约肌神经受损,都会使尿失禁的发生几率增加[4];而产前尿失禁产妇的尿道括约肌功能原本较弱,加之分娩导致产妇腹压增高等,尿失禁也会增加;子宫脱垂则会影响盆底平滑肌排列,导致肌纤维萎缩甚至结缔组织纤维化,使用激素,则会对产妇膀胱产生刺激,均会导致尿失禁。上述原因对产妇盆底肌影响均很大,均为导致尿失禁的独立风险因素;而本研究还显示,产妇年龄、孕周及体重产后尿失禁无影响,而除去上述风险因素外,新生儿体重高也是影响产后尿失禁的风险因素,考虑新生儿体重高,新生儿体型较大,产妇分娩时间相对较长,分娩对阴道及盆底肌群的影响更大。

总之,影响产后尿失禁的产科因素众多,可以作为预防和有效处理的参考,在围产护理中,应注意控制相关因素,以降低尿失禁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妍,郭碧莲.产科因素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J].甘肃医药,2016,35(10):762-764.

[2]黄琳,赵炳坤.妊娠和分娩及产科相关因素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8):3422-3423.

[3]高素珍,解婷婷,房倩倩等.不同分娩方式及产科相关因素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6,44(08):1129-1131.

[4]郭志玲.产科相关因素及分娩方式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5):857-858.

论文作者:杨燕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4

标签:;  ;  ;  ;  ;  ;  ;  ;  

不同产科因素对尿失禁发生的影响论文_杨燕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