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胰腺炎急诊救治与护理体会论文_李海娟

急性重症胰腺炎急诊救治与护理体会论文_李海娟

李海娟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广西 南宁 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急诊救治与重症护理。方法:对3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中,治愈32例;占88.9%,死亡3例,占8.3%,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占0.55%。结论:有效的救治及重症护理可提高重症胰腺炎的治愈率。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急诊救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256-02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由多种原因诱发的胰腺自身消化及其周围组织所致的急性炎症,常累及多个器官功能改变,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由于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中脂类食物增多、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过度饮酒,使重症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共计36例,经过急诊有效的救治,在重症监护室仔细的监护、精心的护理下,患者的治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计36例,其中男患者31例,女患者5例,年龄28~76岁,平均(45.2±2.3)岁。其中合并胆管疾病患者31例,高脂血症患者14例,在发病前有饮酒或者暴饮暴食的患者12例,合并腺垂体功能减退患者2例。本组36例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符合重症胰腺炎。

1.2 急诊救治方法

对患有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进行急诊救治及重症监护,具体治疗方式为:解痉止痛、禁食禁饮、胃肠减压、补充液体及电解质、改善微循环、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患者采用抑制胰腺分泌和胰酶活性的药物(如生长抑素)等对症治疗,8 例行持续床旁血液滤过治疗。

2.护理

2.1 一般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腹痛情况变化:(1)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要给患者讲明发热的原因及退热的办法,并要注意病程后期(第7~14天)的发热,要及时报告医师以防止感染及脓肿的形成。(2)注意观察呼吸变化,发病72h内如果呼吸频率过快,要警惕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发病早期多由于胰腺大量渗出致血压下降,导致循环不足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因此要密切观察,报告医师及时补液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4)注意观察患者腹部体征的变化,要注意观察时间,每隔15~30分钟观察一次,主要观察患者有没有腹痛、腹胀的现象出现,如果有腹痛、腹胀的现象出现,要记录腹痛、腹胀的程度以及持续时间,以便更好的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2.2 有效循环的护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会大量释放细胞因子以及炎症介质,增强血管高度扩张和通透性。随着血浆大量的渗出,再加上呕吐、胃肠减压等体液的流失,严重影响有效循环血量,导致循环血量不足,内脏血液灌注减少,患者很容易出现低血容量休克。因此必须要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保证充足的循环血量。与此同时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意识状态,对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护。记录患者24小时血液的出入量,根据条件测定中心静脉压(CVP),一旦患者出现病情危重时,监测时间要每隔15~30分钟1次,直到患者的血压逐渐稳定后,监测时间可以每隔1~2小时1次。留置尿管,观察患者每小时的尿量(患者的尿量每小时≥30ml为正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呼吸通气的护理 

对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血氧饱和度以及发绀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判断是否存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现象。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SAP最早出现的并发症之一,ARDS的发生率为60%。低血容量和ARDS可引起严重的呼吸衰竭,这种病的死亡率很高,必须在早期给予呼吸支持。首先,采用扩血管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够帮助解除血管和气管的痉挛现象,有效防止肺泡的损伤。其次,要求值班护士和医生对患者的胸闷、气促、缺氧的情况进行评估,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深呼吸和咳嗽,来维护患者的肺功能。与此同时要对患者的气道分泌物及时的清理,鼓励患者主动排痰,有效防止肺部感染及ARDS的发生。

2.4 其他重要器官功能的护理 

患者的胰腺组织释放的大量血管活性物质能够影响到患者的其他重要器官。例如,胃肠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以及胰性脑病等多脏器都会受到严重损伤。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动态生命体征变化监测之外,还要对患者的血糖变化、血清离子进行监测,要注意低钾、低钙血症的发生,还要对患者的体温和血象变化进行监测,注意观察呕吐物和排泄物的颜色、性状和排泄量,不仅如此,还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热、瞳孔大小的变化、烦躁不安、情绪异常以及反应迟钝等现象的出现。一旦发现有以上情况出现,要及时报告主任医师,并且配合医生做相应的处理。

2.5 禁食禁饮、胃肠减压

对患者实施禁食禁水,其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减少胃酸刺激十二指肠产生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患者的胰腺分泌减少,腹胀症状自然减轻,并且能够有效防止麻痹性肠梗阻,还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帮助患者纠正低镁、低血钙、酸中毒以及高血糖的症状。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其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减少胰液的分泌,减轻呕吐腹胀,注意保持通畅的胃肠减压,防止胃管出现脱落、扭曲和堵塞的现象,妥善固定胃管,同时细心观察患者胃液的颜色、量和性质,一旦发现有以上情况出现,要及时报告主任医师,并且配合医生做相应的处理。胃肠减压期间必须加强口腔护理,每日2~3次,同时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溃疡、真菌感染等改变。

2.6 营养支持

要加强对营养支持的重视,能够有效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长期全胃肠外营养会发生代谢性和导管性并发症,例如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肠粘膜萎缩、肠道细菌移位等。但是过早使用肠内营养也会随着胰腺分泌的增加对病情有所影响,通常情况下在住院2~3天后,患者血淀粉酶逐渐正常、腹痛减轻、肠功能恢复后,可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2.7 用药的护理

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使用的药物种类有很多,例如:生长抑素、止痛药、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等等。护理人员必须要掌握这些药物的作用、给药方式、用量、配伍禁忌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手脚麻木的现象,要及时向医生汇报,并且监测电解质的变化,当血钙小于或等于1.75mmol/L危急值时,及时补钙,并监测血钙的变化。

2.8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病情多较重,疼痛剧烈、腹胀严重、发热,再加上治疗期间患者要长时间进行输液,身体留置的管道增多,是患者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特别是一些病情危重的患者。虽然医生也在积极努力的治疗,但是由于病情仍不断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也会随之加重,有些患者甚至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情况。因此,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快速消除不良情绪。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关心、体贴以及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的过程,让患者能够感受到康复的希望,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

2.9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做好健康指导工作,运用护理工作程序,告知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紧张,绝对禁止饮酒和高脂肪用餐,如果已患有胆管结石要立即治疗,不可姑息,谨防胰腺炎的反复发作。

3.结果

36例患者中,治愈32例,占88.9%,死亡3例,占8.3%,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占0.55%。

4.讨论

急性胰腺炎起病急、病情重、症状明显、易反复、病死率高。及早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减少胰腺分泌、避免对胰腺的刺激、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满足患者及家属心理需求,使患者积极、主动参与护理过程,采用健康的行为,改变或促进患者自身的健康,促进早日康复,同时通过护患沟通,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许欣.4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12(34):191-192.

论文作者:李海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  ;  ;  ;  ;  ;  ;  ;  

急性重症胰腺炎急诊救治与护理体会论文_李海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