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口老龄化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论文_王言

重庆人口老龄化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论文_王言

(重庆市肿瘤医院,重庆 400000)

摘要:人口老龄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人力无法扭转的客观规律。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并在发展中阶段迈向了老年型国家的行列。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必然会许多的社会问题,其中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政府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不断加深,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也发生了新变化,而基于老年人群自身不同状况下的养老服务需求也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重庆虽然作为最“年轻”的直辖市,却也早早加入老龄化的队伍中来,本文就重庆市老年人口的养老服务需求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重庆

引言:

人口老龄化所引发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政府乃至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我国所倡导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生育率大大降低,出现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的现状;二是医疗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养老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养老成本空前增加,给家庭给政府都带来巨大的压力;三是思想观念代际差异以及人口流动增加,使得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数量逐渐增加。当下,养老问题除了与党和政府的政策有关更是每个家庭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养老问题展开相关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健康老龄化理念的兴起,如何使老年人群健康养老、安度晚年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重庆市老龄化和养老服务现状

1.1重庆市老龄化现状

重庆市作为一个直辖市,在“十三五”期间,重庆作为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西部创新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重庆市的生育水平始终较低,因此,老龄化问题也更加严重,早在二十一世纪初重庆市就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也是全国全国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地区。重庆市老龄办公布的《2013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重庆市老年人群体多体现三方面特征:一是基数大且老龄化水平较高。截至2015年,全市总人口共4042万人,老年人占800万多人,占比高达22.36%,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老龄化率的14.9%还要高出仅8个百分点;二是老龄化程度加快。自2010年至2015年,重庆市老年人口从498万增加到657.万,增加人数超过百万,增长率为23.74%;三是高龄化程度明显。全市80岁及以上的老人共79.69万,占全市总人口和老年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3.4%和13.24%。

老年人群体数量逐渐增多,重庆政府不得不予以重视起来,老龄化已经从原来的家庭问题逐渐上升至社会问题,往大了说更是一个政治问题。针对于此,为了扶持发展社会办养老机构,应始终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以及市场推动的原则,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准入制度,鼓励社会力量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机构,形成层次多样、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社会养老服务格局[1]。

1.2重庆城市老人养老服务情况

据重庆市老龄办公布的《2013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截至2013年,重庆市的城乡养老机构共1540所,床位15.6万张,每千名老人所拥有养老机构床位约为26张。其中社会、城镇福利中心以及老年公寓等共409所,床位5.1万张,农村敬老院1209所,床位9.2万张。当下重庆市的部分养老机构多为中低档,收费标准也在600至2000元不等。现阶段重庆市的社区养老服务已经全面覆盖,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市200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施建设项目任务已全部完成,共累计资金投入资金近2亿元[2]。社区工作人员也经常去老人家中回访调查,以此来更好的完善社区养老组织建立。社区还建立许多服务类项目,如医疗保健类,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康复保健,以及免费体检等项目;二是精神文化类,社区会组织成立合唱团、书法、舞蹈等老年人文化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重庆市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起步较晚,服务规模及设施还建设不完全,使得重庆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整个养老服务中所起到的作用很有限。

2 重庆市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2.1重庆城市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

据调查得出重庆市大部分老年人都会选择家庭养老的方式,希望照料者能提供生活照料以满足老年人精神上的慰藉,但由现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或工作繁忙,没有多余的时间来陪伴老人,且养老机构多为中低端档次,每个养老机构的价位不同所涵盖的设施条件也不一样,能入住中高端养老机构的多是家庭状况较为富裕的且简况状况较好的老人,而些经济水平不高的自理能力不强的老人只能与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无缘。此外,由于社区养老方式的起步较晚,尽管现在覆盖率较高但很多老人还抱有怀疑的态度,对其医疗技术不放心,据调查显示,一些较老的社区并没有专门的设施来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3]。

2.2养老服务缺乏宣传力度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老年人对对社区养老方式还不是很了解,这主要是由于社区的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还有许多老年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对一些养老机构有着抗拒情绪,因此,无论是养老机构还是老人都应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养老机构更应加大宣传力度,多关心老人在这方面的需求;还有就是有养老需求的老人应主动地去了解相关的养老政策,并主动向养老机构反映自己的需求,如此才有助于养老体系的完善。

3 重庆市满足养老服务政策、建议

3.1完善社区养老服务

虽然社区养老模式已经得到初步的发展,但由于发展程度还不够成熟,在社会上得不到普遍的认同感,面对新形势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要求社区养老自

身应不断进行完善。政府应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并对社区养老进行统筹规划,使得整个社区养老能够有序运转;其次,社区养老服务的资金多是通过政府进行提供的,经费来源单一且有限,因此,政府应适当放宽准入限制,鼓励民间资本的介入;社区自身应加强宣传,提高社区养老认可度,吸引社会众筹,发展多渠道的资金筹建,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硬件设施的建设,也老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养老环境。。

3.2大力扶持民营养老机构

为了减轻公办养老机构的压力,切实解决社会养老问题,重庆市开始培育第三方评估组织,由专业人员依据相关评估标准对老年人自身情况进行综合评定,以此来确定老人的养老需求和护理的等级,对于那些孤寡、失能以及高龄和老年群体,应优先安排入住,最后,根据评估结果,作为养老机构的立项依据,合理建设服务所辐射区域内的养老机构。如修建棋牌室、歌舞练习室等为老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地方,还可以举办文化活动,丰富老人的知识,真正实现老有所为。

4 结语

健康养老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对推动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们每个人都应正确的看待老龄化,坚持健康养老的理念,使每个人都能乐观的看待变老这一社会现象,并怀着平和的心态去迎接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老年科学研究中心.构建和谐社会:关注老龄化影响[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张恺悌,郭平.中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状况蓝皮书[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3]姜向群.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历史与变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王桥,驮田井正,原田康平.东亚:人口少子高龄化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日本.韩国比较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论文作者:王言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重庆人口老龄化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论文_王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