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家校沟通更高效论文

如何让家校沟通更高效论文

如何让家校沟通更高效

张瑞彪

(湛江市坡头区南三镇第二中学,广东 湛江 524067)

摘 要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在学生教育中,家校沟通十分重要,关爱学生,尊重家长,让家校沟通更高效,使家庭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家校沟通;方式;高效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随着时代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我们教师觉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因此在学生教育中,我们更应加强家校的沟通,用心关爱学生,尊重家长,与家长真诚协作,充分发挥各种家校沟通形式的优点,让家校沟通更高效,使家庭与学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首先来看全国房地产市场的企业数量变化。截至2016年底,中国房地产企业数量已达94948家,如此庞大的企业数量说明中国房地产中小企业众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从市场上规模较大企业的经营数据来看,市场份额虽然逐步向少数大企业集中,但当前中国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参见图1)。

1 秉持正确沟通理念,用心做好家校沟通

家长和学校是一对教育者,切实有效的家校沟通不仅有助于增进双方的了解与互信,更有利于密切双方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孩子营造健康和谐的成长氛围。家校沟通的核心理念可归纳为以下16个字:用心关爱、平等尊重、真诚协作、全面长效。

1.1 用心关爱

对学生的爱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更是家校沟通的基础。我们在进行家校沟通中必须本着这一观点,方能不误入歧途。我们与家长沟通时,不是向家长告学生的状,也不是为了发泄自己对学生对家长的不满,令家长难堪;我们与家长沟通是为了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家长一起探讨、寻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正因为出于对学生的爱,才能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方能与家长形成共同的目标,产生最大的合力,使对学生的教育取得最大化的成效。

1.2 平等尊重

我们有些老师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总是高高在上,有时甚至瞧不起家长。有的教师甚至觉得:凡是和老师意见不一致的,不按老师要求做的,都是素质低下的家长。这是多么可怕的观点!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首先要摆正教师、家长各自的位置,因为他们在不同的事务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凡事绝不能以谁为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各自的角色后才能更好地去履行相应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家长不是教师的教育对象,家长是教师、学校的教育伙伴,家长在其子女的教育过程中与教师具有完全平等的伙伴关系,对学生家长要像对待同事、朋友一样平等友好,和家长谈话,发短信要客气,要注意礼节,不起高调,不发火,要有包容心。只有平等尊重,换位思考,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愉快地与你合作。家校沟通也只能以这种平等的伙伴关系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我们平时的家校沟通在内容上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老师在个别沟通时负面信息占了绝大多数,仿佛优点是不需要沟通的,孩子的进步家长肯定知道,需要反映的只是问题和缺点。长久下来,产生了一种“条件反射”,即家长接到老师的电话,最经常的联想就是孩子出问题了。

1.3 真诚协作

育苗期间温度差异导致甜瓜幼苗生育进程差异显著。不同育苗时期甜瓜幼苗达到同一生理苗龄的日历苗龄显著不同(表1),6个温度处理达到各生育期所需时间随日温、夜温升高呈缩短趋势,达到三叶一心时期所需时间分别为17、18、20、21、23和25 d,影响发育期长短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处理的热量差异,温度越高,热量越高,成苗时间越短; 日温相同的处理,夜间温度和热量差异明显影响了发育进程; 在夜温相同的条件下,日间温度是影响幼苗发育差异的主要因子。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综合国力逐渐提高,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交流也越来越频繁。韩国与我国距离较近,同处亚洲,在文化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两国的往来交流也使我国人民对韩语有了一定的认识,各个学校的相关专业也都开设了韩语课程。然而,由于我国学生对韩国文化的了解存在问题,致使其在学习韩语时受到影响。通过对韩国文化教育下的韩语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老师不要对这样的家长求全责备,他们需要的是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老师应该用诚恳的态度和建设性的语言,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方法、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让家长感觉到你是与家长合作,共同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要善于进行“未雨绸缪”式的日常沟通,将工作做在前面。许多人认为家校沟通无非是“叫你家长明天来学校,看看你今天的表现”这么简单,其实不然,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临时抱佛脚式”的沟通,提前预防、日常多沟通才是更高明的沟通方式。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多数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遵守纪律、取得好成绩,在校被老师喜欢、受同学们尊重。但现在的多数家长忙于工作,本身亦缺少教育孩子的经验,很多教育方法都是道听途说,经常走一步算一步,等孩子的性格出问题了才知道走错了路、用错了方法。

“我哪句你不喜欢啊?全是至理名言。凭良心说,权筝姐也不错,除了假自杀这块儿,要不就让他们结了吧?我心里不踏实就让它不踏实吧,反正何东过不好是你的错。”

1.4 全面长效

1.2.4 CCK-8检测过表达miR-454-3p对SW48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将经过转染操作的两组SW480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置于37 ℃培养箱中培养1、2、3、4 d后,向每孔加入10 μL CCK-8溶液(上海东仁化学科技公司),注意避免产生气泡,后置于37℃培养箱中孵育2 h后,用酶标仪测定450 nm处的吸光度,重复3次。分析两组细胞的活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因此,教师必须端正心态,与家长真诚协作,方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孩子在一个阶段中的表现,无论是进步或退步,总有些可圈可点的地方。老师应该以此为契机,多与家长沟通交流。这种交流方式可以是正式的——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也可以是随意的——像朋友之间的谈话。每天的早晨、放学后都是交流的好机会。教师可以将孩子一天中表现最棒的地方用愉悦的语气告诉家长,这样他们对教育好孩子便会充满信心会投入更多的关注;并且会感激老师的关注,更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

善于观察,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不良苗头,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一个细小的动作或微妙的神情,都可折射出学生的心理。教师要善于在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行为表现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将要发生和可能发生的思想问题和行为倾向进行预测防范,把工作做在前头,争取工作的主动权,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交换解决问题的意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拇指课堂是基于智能手机的微信APP公众号类型的课堂教学管理系统,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通过打造微信公众账号可以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沟通、互动,旨在为用户提供服务。微信公众平台的申请和使用门槛低,高级开发模式为开发者的自定义功能设计提供无限可能。

许多教师认为家校沟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家长配合学校。这也是传统教育对二者关系的定位。于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沟通不是双向交流,而是单向告知,即家长只要记住学校或老师的要求并照此执行就可以了。教师很少询问家长对教育的看法。

在学生没有真正发生问题或问题不算严重时,老师与家长进行沟通,家长往往乐意接受老师的意见。一旦学生存在问题,老师“没事不说话,开口就告状”,家长心中的滋味就很复杂。这里因为孩子的问题心里正脑火,老师再在旁边煽风点火,他们就会有“老师又来告状了”、“是不是对我的孩子有偏见”等消极心态,老师就难以进一步开展工作了。如果家长与老师之间在平时已经建立了良好、融洽的关系,在真正出现问题时,他们就不会存抵触心理,乐于听取老师的建议和劝告,并配合实施。

2 家校沟通方式多样,扬长避短方能高效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家校沟通的形式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家校沟通的形式大概有以下几类:1、传统形式:家访、家长会、家长到校等;2、通信形式:电话、短信、校讯通;3、互联网形式:微信群、QQ群、校园门户网站、电子邮件、微博等。面对形式多样的家校沟通样式,我们必须对它们的优缺点了然于心,并采取相应措施,扬长避短,让各种家校沟通渠道发挥更大的、更积极的作用。

首先,传统方式中的家访是我们老师和学校构建家校沟通中的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作为教师,要想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育,就必须经常深入到学生的家庭中去,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条件以及家长的个性特点等。面对面的沟通,能更准确地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将老师的真实想法和情感态度,传达给家长,避免出现误解的情况。同时,家访能向家长传达出老师的诚意,因此在沟通中更能打动家长。

但是,家访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而且对老师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可以在接手新班时,组织科任老师一起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普访;同时,在家访前我们应该做足方方面面的工作,例如,与家长电话沟通,约定好具体的时间;准备好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品行表现等材料。让家长真正感受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及在家的表现情况做好记录。这可以拉近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距离,为顺利开展后续工作打好坚实基础。同时,多鼓励家长经常到校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这样可以减轻老师的工作压力。

对于“家长会”,由于到校的家长较多,时间较短,我们无法解决太多的问题。因此,可以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学校管理制度和教育方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寻求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等。

其次,“通讯形式”“网络形式”的快捷方便是一大优点。一般在学生发生突发性情况时,我们便可采用的“电话沟通”或“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沟通。在沟通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语气,要把自己对学生的关心和诚意准确传达给家长,尽可能避免家长误会。如果还是无法解决的,还可以请家长到校沟通。另外,只是单方面发布通知和作业时,便可采用“校讯通”或“微信群”、“QQ群”等形式。

再次,现在“微信群”已成为家校沟通中的“主阵地”。为了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老师可以做到先发制人。在组群时,与家长们“约法三章”,班群只能用来交流学生的学习和教育心得,其他的闲聊、投票、乱发视频等行为都要禁止。同时,在班群做到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汇报过程中也要讲究策略,如谈谈学生进步的地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然后再进一步提出不足的地方。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措辞,让家长最大范围接受并配合学校的相关措施,引导家庭一起监督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总而言之,我们只要秉持着正确的家校沟通理念,充分认识各种家校沟通形式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就必然能实现学校、家庭教育的无缝对接,努力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标签:;  ;  ;  ;  

如何让家校沟通更高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