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现场技术控制与管理论文_孙欣妍

浅谈建筑施工现场技术控制与管理论文_孙欣妍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目前,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中国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正在不断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并将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建筑业和建筑市场的各个方面。在建筑行业中,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就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程技术的管理,建筑工程项目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所有的流程都是环环相扣的,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差错都可能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或者是工程的质量,更严重的会造成无法估量的财产上的经济损失。所以,加强工程技术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对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技术;控制;管理

1 技术管理的基本理论

从系统论和科学方法的角度来看,施工技术的活动和要素是建设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然后制定计划和决策,组织和指导,控制和调整。建筑技术的主要要素是技术标准和法规、技术信息、技术设备、技术人员和技术责任,这些都可以在各种技术活动中进行。技术活动是在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的同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过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从质量检验到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其中包括了各项技术工作,都是工程建筑的全过程。

2 技术管理的意义

(1) 技术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通过技术管理,可以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运行,从而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保证工程质量。项目成本不断降低,劳动生产率可以一点一点提高,从而逐步改变建筑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观念,提高企业的竞争力;(2)技术管理有利于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选择先进、合理、适用的技术工种和施工方法,从而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如今,技术条件和设备是建筑施工所必需的,并由企业的技术实力和技术管理水平来实施;(3)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有利于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功能要求和降低建设成本。建筑类型的风格多种多样,建筑规模的要求也不同。天气对建筑工程有很大影响。多项工作有更复杂的交叉建设部分,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部分和工作程序的重叠部分。因此,必须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加强技术管理,确保施工正常有序;(4)技术管理可以对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加有利,从而提高施工效率,使工期逐渐缩短。还可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当前工业施工技术存在的不足

3.1 建筑反梁柱工程不足与管理措施

在建筑反梁柱浇筑过程中,应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有:第一,利用木模浇筑可能会因为模具材料问题引起浇筑质量不合格;第二,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因为模板支撑不牢固而导致浇筑质量不达标。

此环节的技术管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在模板支撑过程中,对合理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认真的测量和介绍。在抗梁柱模板浇筑过程中,技术管理人员需要使用严格的检测技术随时检测各种数据,检查支撑是否牢固可靠,支撑底部的应力是否平衡,以确保浇筑质量;第二,使用技术手段管理抗梁柱中混凝土的浇筑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反复冲刷模板内壁,以确保模板内壁光滑。在拆除模板的过程中,不得违反技术标准规定的时间,模板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拆除。

3.2 建筑钢筋不足与管理措施

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当中,涉及钢筋的技术管理主要包括:第一,钢筋质量不达标。在当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钢筋代替优质钢筋,以降低投资成本。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筋抗拉强度不足,施工质量可能达不到标准。在钢筋生产过程中,一些单位盲目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截取的钢筋长度太短,导致钢筋的绑扎和搭接不合格,由于缺乏标准长度,可能与技术标准相冲突。第二,钢筋搭接应用技术不合理。在钢筋搭接过程中,技术人员操作不合理、工艺设计不合格而引起技术问题,导致建筑施工质量低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涉及钢筋技术管理的主要工作有:第一,及时检测购进钢筋的质量,在施工中杜绝使用不合格的钢筋;第二,钢筋搭接技术要合理。在钢筋搭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应用最为合理的技术措施。如建筑柱纵筋在搭接时要保证错开;保证钢筋搭接过程中应用牢固的支撑技术。钢筋在完成绑扎后,技术人员要及时检测绑扎部位是否与技术要求相一致。

3.3地基不足与管理措施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地基。两种施工技术主要应用于基础施工过程中。首先,挖掘地基的应用方法。目前,在一些基础建设中,大多数建筑企业采用直墙开挖的方法,以进一步减少资本投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未能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可能会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其次,在基础开挖过程中,一旦施工者不能选择最合理的施工工艺,也会造成安全隐患,导致基础开挖质量不合格。

此环节的技术管理主要涉及:第一,检查地基土质的构造情况,认真做好挖掘过程中的各种防护工作,选择最为合理的挖掘技术;第二,保证在地基挖掘过程中能够及时排出积水,做好各种安全防护工作;第三,以设计与技术标准为依据做好地基挖掘成功后的支护工作,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检测。

4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4.1做好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前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培训。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及作业人员进驻施工现场之前,应该针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技术问题组织教育培训。使其明确建筑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问题防范,能够严格按照安全施工作业规程开展工作。此外,在工程施工作业期间,应该强化跟踪教育,对所有施工作业参与人员普及各项安全防护知识,并使其明确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各项自救措施,深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工作。

4.2加强施工组织方面的安全控制管理。首先,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国家相关安监管理部门,必须强化工程施工期间对工程施工单位的安全检查,促使其严格按照施工安全管理标准以及《安全生产法》等相关的安全作业法律法规进行建设施工。其次,项目建设单位应组织监督管理小组对施工项目中使用的操作人员的施工操作和设备操作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这些活动在安全操作规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4.3充分认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仅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对于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应该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增强工程施工建设期间的安全防范意识,尤其是提高参与工程项目建设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这也是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

4.4做好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处理和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也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应结合建设项目的实际特点,制定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案,以降低安全事故的损失程度。应急预案的编制应侧重于安全事故中人员受伤的及时处理。为了避免已经发生的事故进一步扩散和扩大;避免由于事故的发生诱发新的危险;做好人员的疏散及财产的转移;分析指定施工安全事故的处理恢复方案。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处理预案,避免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损失的扩大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工作。建立施工现场管理系统可以针对施工企业施工监理中的难点。在保证建设单位经济效益的同时,建立了完善的科学管理机制,以保证建筑的最终质量和工期。它在确保施工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各施工企业必须更加重视施工现场管理,以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谭志远,孙兵,马德军.浅谈建筑施工现场的技术控制与管理[J].科技信息,2018(22):746+748.

[2]陈伟鹏.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中国建设信息,2017(08):68-69.

论文作者:孙欣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施工现场技术控制与管理论文_孙欣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