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心理疏导人性化护理探讨论文_赵伟青,戴伲伲

赵伟青 戴伲伲

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266033

【摘 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心理疏导人性化护理。方法:本次病例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组A和组B。组A采取常规护理形式;组B在组A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人性化护理。评价:(1)满意程度;(2)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情绪状态;(3)并发症率。结果:(1)组B患者满意程度显著比组A高,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2)组B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组A,情绪状态显著比组A好,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3)组B并发症率显著比组A低,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心理疏导人性化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止血,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出现,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心理疏导;人性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18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283-01

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常见凶险并发症,多数患者发病骤然,以呕血、黑便、心悸和头晕等为主要症状,出血量大的患者还可发生休克和肝性脑病风险,需及时救治,并注意疏导患者不良情绪[1]。本研究就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心理疏导人性化护理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病例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组A和组B。所有患者均有10年以上肝硬化病史,因呕血或便血症状出现而入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其中对照纳入37例,男患者23例,女患者14例,年龄34-75岁,年龄平均值(53.73±5.12)岁。体重最低43kg,最高85kg,体重平均值(63.15±1.32)kg。

组B纳入38例,男患者24例,女患者14例,年龄35-75岁,年龄平均值(53.92±5.56)岁。体重最低43kg,最高84kg,体重平均值(63.25±1.73)kg。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和体重经X2检验、t检验显示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组A采取常规护理形式;组B在组A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人性化护理。(1)测评。在入院后给予心理状态测评,以针对性实施心理疏导措施。(2)抑郁型患者护理。多跟患者家属沟通,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的宣传,并加强陪伴和监督,避免患者自杀自伤行为;播放舒畅、轻快音乐,以放松患者精神;多站在患者角度理解患者内心的压力,并给予支持和鼓励,使其提升对治疗的信心。(3)焦虑型患者护理。保持病房环境舒适、温馨、安静,对室内光线进行调节,限制探访人数和时间;多跟患者聊天,增加其自信心;嘱患者家属多陪伴,为患者按摩,借助抚触等方式舒缓患者焦虑心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宣泄途径,如倾听、或用纸笔书写内心的感受。

1.3观察指标、评价标准

(1)满意程度;(2)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情绪状态;(3)并发症率。

其中,情绪状态分焦虑和抑郁两种状态,前者用SAS评分标准,超过50分为有焦虑情绪;后者用SDS评分标准,超过53分为有抑郁情绪。

满意率调查表在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院之前填写,调查内容包括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操作的规范性、应急反应等的满意情况,调查表满分为10分,得分≥9分:非常满意:;7-8分:比较满意;<7分:不满意。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

1.4数据处理

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满意程度、并发症率采取的为χ2检验(百分比表示),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情绪状态采取的为t检验(x±s表示)。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值低于0.05。

2 结果

2.1 满意程度比较

组B患者满意程度显著比组A高,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程度比较[例数(%)]

3 讨论

肝硬化为慢性疾病,发展至失代偿期可出现门脉高压症状,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病急,出血量多,患者可感到死亡的威胁,心理负担明显增加,可加重焦虑抑郁心理,而不良情绪又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出现血压升高、心悸等症状,加重出血[3-4]。

通过心理疏导人性化护理,可根据对患者心理评估结果,采取个体化心理疏导措施,以确保有效实现心理疏导目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加强其对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病原因的认知,并明确治疗方法,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减轻心理压力,提高遵医行为,从而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和消除[5-6]。

本研究中,组A采取常规护理形式;组B在组A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人性化护理。结果显示,组B患者满意程度显著比组A高,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组A,情绪状态显著比组A好,并发症率显著比组A低,跟郭玉荣[7]、潘芙蓉[8]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心理疏导人性化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止血,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出现,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国珍,宋曼,王静萍等.肝硬化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附68例报告)[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1):200-201.

[2]张晓玲,赵静.肝硬化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7(12):18-18,19.

[3]唐艳英,李双齐,刘丽娜等.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心理疏导的护理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2(19):2691-2692.

[4]易霞.肝硬化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14(4):35-36.

[5]吴玉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及效果探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32(8):80-81,82.

[6]李春兰,王国华.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3,17(35):64-65,66.

[7]郭玉荣.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心理疏导的护理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25(9):190-191.

[8]潘芙蓉.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心理疏导的护理研究[J].医学信息,2014,31(14):355-355.

论文作者:赵伟青,戴伲伲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  ;  ;  ;  ;  ;  ;  ;  

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心理疏导人性化护理探讨论文_赵伟青,戴伲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