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语言服务论文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语言服务论文

【主持人语】 本期专题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语言服务”。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总体要求、空间布局等进行了规划和部署,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以及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规划纲要》虽然没有涉及语言文字建设的专题内容,但鉴于语言本身具有的基础性的功能特征,大湾区建设离不开语言文字建设,许多语言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的力度,语言规划需要进一步统筹用好各方力量助力大湾区的战略部署的实现,语言服务同时势必会成为大湾区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湾区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语言需求,需要全面提升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主体的语言服务能力,提供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范围的语言服务,建立大湾区语言服务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很多语言问题的分析、相关语言规划的谋划以及具体的语言生活的观察都离不开语言服务。 本专题主要以语言服务为核心,对《规划纲要》中涉及的语言服务、语言环境建设问题,以及基于大湾区语言多样性的语言战略选择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屈哨兵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语言服务》讨论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中和语言服务有关的3个问题:语言生态、语言教育和语言科技;殷俊的《粤港澳大湾区的语言多样性与语言战略问题》从语言经济视角分析了大湾区的语言多样性及其语言战略选择问题;郭杰的《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环境建设研究》重点从国际化和居民语言生活两个方面提出了语言环境建设的相关内容与策略。

3.在学生“体验”肤浅时诱导。《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出“感悟”、“领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以文本为载体,引发学生品味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深刻理解体验。可是,这种体验在学生阅读实践时往往难以实现。这时候,教师要从语言“品味”的角度诱导,让学生用“心”去感受体验。

希望这个专题的研究能够抛砖引玉,有更多学者参与到大湾区语言文字建设与服务中来,为构建繁荣稳定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做出语言文字工作者不可替代的贡献。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语言服务 *

屈哨兵

(广州大学 人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 语言服务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中一个重要的服务组成部分。文章讨论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和语言服务有关的3个问题:语言生态、语言教育、语言科技。关于语言生态,通过分析提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该考虑如何在 “中文+英文”“中文+葡文”框架中的“中文”一端延展出一些新的语言生活空间;在国家通用语言和粤方言、客家话之间的关系处理方面,国家通用语言适用范围应当继续推广巩固,粤方言与客家话及其汉语方言或者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也应该按照各安其位的原则允其存在。关于语言教育,要重视在珠三角合作办学的港澳高校在签订协议制定学校章程及实践过程中的语言服务问题,中小学要充分依靠国家新时代发展的大背景来推进相关工作,达到同语通心的目的;关于语言科技,要达到促进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动,为粤港澳发展提供新动能的目的,大湾区建设要重视语言科技,以更加务实的行动为内地与港澳更紧密合作提供示范。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语言生态;语言教育;语言科技

为便于学生理解数据结构的算法,将算法结果可视化,输出直观的图像。以构建二叉树输出二叉树的图像为例,无须思考在命令行中输出图像的坐标位置,层次遍历输出描述二叉树的DOT文件,在Graphviz软件中查看二叉树图像结果。

现在的情形是珠三角九市中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传媒语言以及政府工作语言的程度虽然有地区场合上的差异,但整体通用程度已经很高,而在香港、澳门地区则还远没有达到通用的程度,粤方言在珠三角九市和香港、澳门的日常语言生活中通行程度占据相当高的比例,同时在地方传媒语言中也还占有较大的比重,这里面以香港地区的表现最为活跃,珠三角地区的各市传媒中大都有各种各样粤方言节目,是地区语言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客家方言在珠三角主要分布在惠州部分区域,广州、深圳、澳门也有部分人口使用,但整体来说处在相对较少的位置,当然湾区内也还有其他的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或者方言。从大的语言生态构成而言,基本情况是国家通用语言和粤方言各安其位,客家话及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使用范围相对较小。从大湾区规划建设五大定位上看,如果要达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这样的发展目标,我们认为国家通用语言的适用范围应当继续推广巩固,粤方言与客家话及其汉语方言或者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也都应该按照各安其位的原则下允其存在。《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除指东西方文化之外,也应该包括大湾区内的各种中华文化要素的存续。当然,要做到文化影响方面更加广泛深入,在语言服务的生态构建上可能还是要立足于何者更有活力、何者更能影响全球、何者更能支撑“一带一路”、何者更能促进内地与港澳的深度合作,从而根据这些定位要求来做好我们的布局。

语言教育可以从产业或者免费等不同的方面进行描述,(3) 屈哨兵.语言服务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17,349. 从国家的语言教育角度看粤港澳大湾区的语言服务,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这就是大湾区内各类教育机构教学语言的选择使用问题。关于教学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语言文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教学。”从目前情况来看,大湾区之珠三角地区按照国家教育法的要求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教学已经实现,但是在大湾区之香港、澳门情况却有所不同,国家通用语言并没有成为基本的教育教学语言,这在两个特区各自的《基本法》中都能找到根据。在香港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原有教育制度的基础上,自行制定有关教育的发展和改进的政策,包括教育体制和管理、教学语言、经费分配、考试制度、学位制度和承认学历等政策”(《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三十六条);在澳门则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自行制定教育政策,包括教育体制和管理、教学语言、经费分配、考试制度、承认学历和学位等政策,推动教育的发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二十一条)。也就是说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都拥有规定和选择教学语言的权力。从两地教育机构实际情况看也确实与珠三角其他区域存在显著不同,随着大湾区的建设发展,这方面出现的一些新情况需要面对。

一、语言生态

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豪斯提出了语言生态的概念,他的研究探讨了语言和社会、文化、地理、种族等环境因素的相互依存关系。近年来我国学界对语言生态的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涉及的研究内容包括语言多样性、语言权利和语言的保存等问题,有的研究基于对现实语言生活的观察对语言生态的属性做出了比较深刻的解释。(2) 张先亮,杨依希.试论“语言生态”的属性特征[J].语言文字应用,2017,(4). 大湾区包括珠江三角洲的9个市和香港、澳门,从语言服务的角度看,大湾区中的语言生态大体上有如下两个问题值得关注。

(一)中文和英文、葡文之间的生态关系

从官方语言或者法定语言的角度看,就大湾区九市而言,自然是国家通用语言与普通话,在香港是中文和英文,在澳门则是中文和葡文,关于这几种语言的法律地位在两个特区的基本法中都各有体现。通常情况下,这里的中文包括普通话和粤方言(有的时候又被称为粤语)两个内容,所以我们一般在谈论香港的相关语文政策时就会有“两文三语”的说法,在澳门也是两文三语。当然,在实际情况中,不管是香港还是澳门都还有其他语言或者方言的使用。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在关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中对于法定语言的表述方式是很有讲究的,使用的分别是“中文”“英文”“葡文”。从法理精神上看,国家宪法与港澳的基本法关于语言的选择使用价值取向是一致的,但从具体的语言使用的导向原则上讲,彼此之间还是有差异的。在宪法中提出的是“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两地的基本法中,提出的则是在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使用中文”,很显然只是更多针对文本的一种使用表述,至于其他语言生活中的语言使用如何选择,基本法中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关于英文与葡文,基本法中的相关表述是“还可使用”这样的描述,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看成是对两地法定语言的一种“生态”规范。《规划纲要》中对于澳门有多处可能影响到葡文生态的表述,包括“(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支持澳门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支持澳门加快建设葡语国家食品集散中心”“支持澳门建设中葡双语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文化交流中心”“支持澳门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中心”“探索建设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等,可以看出葡语在今后的大湾区发展中的生态地位可能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与提升,这意味着相应的葡语语言服务的范围会得到进一步扩展。至于香港,在《规划纲要》中并没有专门就英文的生态地位进行特别强调,我们的理解是并非其不被重视,而是因为其可能有种不证自明的预设。这个从对香港发展定位的相关表述可以看得出来。这里包括“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这里面当然离不开对当今“超级语言”英语的选择使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英语在香港地区的生态地位在语言生活的各个层面不会受到影响。现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推进,中文,尤其是国家通用文字语言在香港、澳门地区的使用上的生态表现需要有些什么样的服务指引,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持续关注。有观察研究指出,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之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尤其是普通话的使用呈现出一种发展的态势,目前随着大湾区建设的开局和进一步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该考虑如何在“中文+英文”“中文+葡文”框架中的“中文”一端延展出一些新的语言生活的空间,大湾区本身就是影响几种语言生态地位的最直接因素,这里的因素既有地理上的彼此融入,也有使用人口族群的彼此汇通,当然也有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所产生的种种语言需求,这些都需要我们做好语言服务的谋划。

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出台后,除开围绕规划进行的大湾区相关区域建设稳步推进外,围绕大湾区的研究在众多领域都引发了广泛的学术响应,我们也不难判断,随着大湾区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与之相关的各领域的研究讨论也将会朝着助力大湾区更好发展的方向提出更多的建言献策,不管是空间布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方面,还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紧密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方面,都会有大量的问题需要做出及时的学术观察和实践解释,这中间,有些问题和语言有关,本文便是从语言服务的角度对大湾区建设可能涉及的相关问题作一观察分析。

(二)国家通用语言和粤方言、客家话之间的生态关系

何谓语言服务,我们通常将其定义为国家或者其他团体与个人以语言文字作为资源手段为社会团体各种单元及个体提供帮助与支持的各种活动。(1) 屈哨兵.我国语言活力和语言服务的观察与思考[J].学术研究,2018,(3). 根据大湾区发展推进实际,我们大体上从3个角度来看和语言服务有关的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分别是语言生态、语言教育、语言科技。

二、语言教育

(一)关于教学语言的选择

(2)确保预警系统的快速化构建。在各个单位的合作领导下,构建一个快速识别的网络系统,保证能直接以及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食品安全等进行识别。

(二)大学与中学语言教育服务的困惑与应对

这是大一点的例子。大湾区目前的区域集群创新能力全球排名第二,(8)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士国际商学院.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R].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译. 拥有全球顶尖100所大学中的4所,拥有超过3000家创投机构。2018年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这中间语言科技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目前的困扰是不管是学界还是业界对语言科技在这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能够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似乎缺少全面的了解。着眼于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要的深度规划,语言科技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有用武之地。例如AI+服务方面的医疗保健、金融、物流、零售和教育等具体领域的响应,AI+电子政务方面的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九市政务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等,背后都离不开语言科技。就拿医疗来说,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语音智能问诊、医疗大数据平台等方面应用已经非常广泛,(9) 百家号/DT财经网站.陈静.国内外巨头纷纷布局,人工智能如何引爆医疗行业?[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3019621372206670&wfr=spider&for=pc. 这里面的语音智能问诊系统就是一种最直接的语言科技和语言服务,国际上关于这方面的应用报道最早出现在2015年,使用人机对话进行心理疾病的咨询和治疗取得成功,(10) 严律南.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应用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8,(5). 目前这个方面的运用当然已经有了更大的发展。以科大讯飞的智慧医疗为例,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方面语言科技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该公司提供的相关解决方案包括医疗听写 SDK、口腔电子病历、超声助理、云医声、医疗机器人等。这些应用场景在实现过程中都离不开语言科技。例如口腔门诊就可以做到在嘈杂的环境中智能识别医患对话并精准记录,解决口腔门诊临床医生病历多、信息无法及时处理这些问题;超声助理采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的方式,在医生检查过程中进行语音实时识别,自动提取相关信息生成报告。(11) 科大讯飞网站.讯飞开放平台:智慧医疗解决方案[EB/OL].https://www.xfyun.cn/solutions/medicalSolution. 广东省2018年6月在全国率先制定《广东省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科大讯飞迅速跟进,在广州南沙医院落地,智能识图技术的识别率已达到 99%以上,其健康大数据总部选址也已落户在南沙。(12) 马建忠.广东互联网+医疗布局提速后智慧医疗离我们还有多远?[N/OL].https://new.qq.com/omn/20180730/20180730A16VXU.html,2018-7-30. 当然大湾区内其他机构借助于语言科技的支持也正在做着更多的工作,例如依托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建立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中心,推行智能语义电子病历系统等,不一而足。我们目前看到更多的只是珠三角或者香港、澳门各自相对独立的语言科技的应用,如果在大湾区背景下通过语言科技的手段逐步实现包括智慧医疗在内的服务行业在人工智能支持下的融通,这将会是一件可以大大助力于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事情。

大湾区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2018年,大湾区GDP达到11万亿元,同比增长7%,以不足全国5%的人口创造了13%的经济总量,自由港、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叠加效应,为贸易和产业合作提供了巨大的选择空间,“一国两制三关税区”使得湾区政策制定以多方协商推进。大湾区的战略定位之一是“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规划纲要》对这一方面提出的具体实现路径是“依托粤港澳良好合作基础,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重大合作平台作用,探索协调协同发展新模式,深化珠三角九市与港澳全面务实合作”,要达到的功能性目的是“促进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动,为粤港澳发展提供新动能”,我们认为,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大湾区建设有必要重视语言科技,以更加务实的行动为内地与港澳更紧密合作提供示范。下面举一大一小两方面的例子。

(三)其他语言教育学得服务

除开大湾区内各类教育机构教学语言的选择使用问题之外,另一个是相关语言及方言的教育学得服务。大湾区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包括进一步建立粤港澳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关系和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这样的内容。要建立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或者也要对在这个区域内的人们生活中的语言权利有所主张,这种主张不只是涉及大湾区本身存在的方言,还有可能涉及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或者方言的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教育学得上的政策指引;要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一定会涉及不同国家不同语种上的服务需求。《规划纲要》中提出“支持澳门建设中葡双语人才培训基地”,正是体现了语言学得上的引导,自然,这也就需要相应的语言服务方面的支撑。

三、语言科技

语言科技是否有可能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的一个发展极,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审视谋划。李保嘉等就语言科技有过专门的讨论,(5) 李保嘉.论语言科学与语言技术的新思维[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1). 这里的语言科技侧重指语言技术,即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何谓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国内相关学术机构对此做出的说明是:包括书面语言文本处理和语音及口语处理两大技术范围,是当前最重要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联结着各类信息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知识处理技术,为未来基于数字网络信息的知识服务奠定着重要的技术基础。(6)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图书馆.语言技术与语言知识[EB/OL].Istic: http://www.istic.ac.cn/tabid/332/default.aspx. 从语言发展的大历史来看,语言的发展一直是在语言技术的推进下发展的,语言交际更加依赖于语言技术,个人语言生活需要一定的语言技术设备,社会语言生活更是需要现代化的语言技术和语言装备的支撑。(7) 李宇明.语言学是一个学科群[J].语言战略研究,2018,(1).

从中小学的情况来看,大湾区内中小学的教学语言还很难做到同步划一。这里面的差异主要也还是香港与澳门对中小学的教学语言的选择,根据区域的差异和不同学校的实际,各自都还有所不同。以香港为例,回归之后有一段时间曾经有过想在中小学大力推广中文作为教学语言的努力,特区政府出台资助政策针对中小学普通话课联合内地高校进行过较大规模的教师培训,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基于市场竞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小学中的中文作为教学语言或者更明确为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以普教中)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规划纲要》中没有明确提出在大湾区内中小学语言教育的指导性意见或者规定,但是有几段相关的表述值得我们关注。例如“加强基础教育交流合作,鼓励粤港澳三地中小学校结为‘姊妹学校’,在广东建设港澳子弟学校或设立港澳儿童班并提供寄宿服务”“姊妹学校、寄宿服务、随迁子女就学和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研学旅游”“研究在横琴设立澳门子弟学校”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背后实际上都离不开教学语言以及交流和考试语言的选择。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做好引导安排,也就是一种语言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的切口比较小并不意味着效果差。比如说粤港姊妹学校,自这个活动开展以来,粤港两地先后有721对姊妹学校彼此缔结协议,并且在教学研究、课程研究、学校管理、师生互访等方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4) 羊城交通广播电台网站.粤港再添47对姊妹学校!看看有没有你的学校[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9004798553626943&wfr=spider&for=pc. 效果就比较好。这中间尤其是师生互访,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充分依靠国家新时代发展的宏大背景和交流空间开展学校之间的多方位交流互动。我们有理由相信,像“姊妹学校”“姊妹幼儿园”这样的活动坚持下去并逐渐扩展开来,可能会在语言教育同语通心上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离不开语言科技

以大学为例,香港地区的大学基本教学语言一般都是英语,在某种意义上选择英语教学是香港地区多所大学招收全球各地的学生与教师保障教学与研究质量的必须,相关成果的发表也是以英语为主,在世界大学几个重要的学术排名中也得到了相应的印证,澳门的大学也以英文作为主要教学语言。如果说这种教学语言的选择在香港、澳门高等学校中如何做似乎已经是“顺理成章”,但如果一旦与内地发生关联,有的时候就面临着一种选择问题,《规划纲要》第八章第一节“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首提的是“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目前与香港的合作办学的法律依据是《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条例的相关要求是应当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目前陆续在珠三角落户合作办学的将会有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大学医学院(广州)等,此前已经合作开办的还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浸会大学(珠海)等,根据我们的了解,不论是在签订协议、制定学校章程还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都碰到了这方面的选择难题。相应的语言服务应该在如何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方面进行研究并作出明确应对,既有利于打造教育与人才高地,又不悖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国家发展文化软实力不断得到增强。

还有,广东与香港、澳门在国内政务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水平方面均居全国前列,我们或者可以预见,随着包括语言科技在内的人工智能的全面介入,必将大大促进大湾区在规则方面的连通、贯通、融通。如果从多语服务这个角度看,珠三角九市政务服务的多语对接还有不少的差距。相较而言,香港特区政府提供得更全一些,除开简体与繁体中文及英文外,还有其他8种语言的资讯服务;其次是澳门,除开简体与繁体中文及英文外,还有葡语;珠三角九市中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等8个市都能提供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及英文资讯的服务(佛山市有简体、繁体两种),整体的语言服务水平或者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加快清理整合分散、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打破“信息孤岛”,提高行政服务效率等,这里面语言科技到底能够为大湾区包括电子政务等方面的规则“三通”进一步作出哪些贡献,目前还没有看到相关的报告与规划,这或者就是语言服务需要着力的地方。

(4)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物资集聚于外围,无法分发到灾民手中。最后一公里问题凸显。物资投送需要多元化,可以考虑配备救灾摩托车,用于运送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轻型救灾装备。

(二)客运、货运票、卡、单离不开语言科技

这是小一点的例子。《规划纲要》“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部分提出要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水平,“推进大湾区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推广‘一票式’联程和‘一卡通’服务。构建现代货运物流体系,加快发展铁水、公铁、空铁、江河海联运和‘一单制’联运服务”。其他的不说,这里面提到“一票式”“一卡通”和“一单制”,表面上看都是关于票、卡、单等一些客货运输服务中的细节,但其背后无不都应该得到语言规划和语言科技方面的助力,这种规划助力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它们应该体现为票、卡、单,无论是汉语人士(包括普通话和粤方言)、葡语人士或者英语人士都能用得上用得方便,既然是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那么就应该在“9+2”城市群中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认读上的障碍困难。这虽然看似一个小问题,但由于背后涉及如何协调内地与香港、澳门在语言文字方面法律法规的“三通”问题,就需要及时进行设计安排,设计安排得越及时无声,就越有可能避免一些无谓的纷争。另一方面,要实现这种票、卡、单上的“三通”,也离不开语言科技方面的助力。目前大湾区内城市分别使用人民币、澳门币、港元,电子货币又有八达通、澳门通、羊城通、深圳通……仅兑换货币已经对游客构成不便,“一票式”联程和“一卡通”服务,有利于游客和商家经常往返大湾区城市,如果进一步配合5G网络和电子支付,变成“电子货币单一化”缴付交通费,(13) 赖振雄.“一票式”“一卡通”出行交流更畅通[N/OL].http://www.takungpao.com/news/232109/2019/0219/248933.html,2019-2-19. 那这背后就一定需要来自语言科技方面的支撑了。这里的语言科技主要体现为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使不同币种不同语言之间的换算变得畅通无阻,只不过我们目前通常不把这个功劳算在语言科技的头上。至于说到 “一单制”联运服务,要实现三种不同税制背景下铁水、公铁、空铁、江河海的联运信息畅通,更是离不开语言科技。从发展趋势看,大湾区拥有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和吞吐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广州、深圳等重要港口。2018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6.1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180万标箱;深圳港货物年吞吐量也突破2.5亿吨,集装箱年吞吐量完成2573.5万标箱;香港的吞吐量多年在世界排名都十分靠前。如何通过“一单制”这样的方式使得大湾区的航运与吞吐量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更大的合力是题中应有之意,语言科技大有作为。

本次提升面积为4 021 m2。该节点也是居民活动的重要节点之一,在节点处设计硬质铺装、景观亭和树池坐凳等,供居民休息活动。在植物配置上,为居民营造林下空间,提供在夏季遮阴纳凉的空间场所,且植物季相变化明显,四季景色各异。图5为城府南街与唐和路节点效果图。

四、结 语

本文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中语言服务有关问题的讨论不是大湾区语言服务问题的全部,除开文中涉及的语言生态、语言教育和语言科技之外,其他的如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语言产业和语言经济、语言设施和语言景观、语言保护和语言传播、语言文化认同和语言文化建设等很多方面都可以从语言服务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在科学审慎论证的基础上,相关的学术成果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或者能够发挥更好的决策推动作用。当然,即使是本文所讨论的几个问题,囿于观察问题的深度与广度的限制,也没有来得及做更加充分的调查研究,很多地方都是浅尝辄止,充其量也只是基于对《规划纲要》学习基础上的一种延展思考,如果加以更多研究资源的投入,一定会为大湾区建设中的语言服务作出更多的贡献。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Greater Bay Area and Language Services

QU Shao -b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China )

Abstract : Language services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plan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This paper discusses three issue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services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language ecology,language education,and language technology.The first part deals with language ecology,whose analysis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consider how the standard national language can extend its space for a new language life starting from “Chinese” in the “Chinese+English” and “Chinese+Portuguese” frameworks.With regar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ndard national language and Cantonese (Guangdong dialect) and Hakka,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should be expanded and its status consolidated.Meanwhile,the use of Cantonese and Hakka as well as other Chinese dialects or the languages of ethnic minorities should also be allowed in specific situations.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language education.It proposes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of language services in the process of signing agreements,formulating school regulations and other practices by universities from Hong Kong of China,Macao of China and mainland China with joint effort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should avail themselves of the golden opportunity of the New Era to push forward relevant work to achieve “one language;one heart”.The third part analyzes language technology.To achieve an easy and orderly flow of personnel,materials,funds,and information,and to provide new vital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language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eater Bay Area.We should have a vivid demonstration for a closer cooperation among mainland China,and Hong Kong of China and Macao of China with more down-to-earth actions,which can shed some light o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Greater Bay Area.

Key words :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language services;language ecology;language education;language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H0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110( 2019) 06-0030-07

*[作者简介] 屈哨兵,男,湖北宣恩人,广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广告语言学、语言服务。

[责任编辑: 杨 恬]

标签:;  ;  ;  ;  ;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语言服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