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高校加强文化自信的路径探讨论文_魏阳林

关于我国高校加强文化自信的路径探讨论文_魏阳林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昭阳区第一中学 云南省昭通市 657000

摘要: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 仍然存在一些忽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 如教师对学科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不强。 在教学方法上, 部分教师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未能得到充分激发, 课堂参与度较低, 学习效果不佳。高中地理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 立足于学科素养的培养, 采用高效的活动教学方式, 使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 培养知识运用能力和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因此,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采用活动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要从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 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心理品质和特征、 学习过程中的社会属性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实践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1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的内涵

地理是一门庞杂的学科,看似不相关联的物质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理知识的学习,不仅需要记忆,更需要掌握其中的规律,摸清其中的奥妙,因此,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需具备的极高的素养。在知识层面,学生要学会形成抽象思维,运用抽象思维去理清地理各种因素之间的脉络,做到活学活用;在地理与生活的层面,学生要学会用地理知识指导实践,要找到地理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再从这些联系中去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用更加睿智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处理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思维层面,学生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形成哲学的思维,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发现地理的应用,用历史的眼光去指导生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2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

2.1综合性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地理学科内容涉及范围广, 不仅包括气候、 地形等一些自然地理内容, 还包含人口、经济等相关的人文地理知识, 而且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之间相互影响、 联系密切。 鉴于此,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学生实际, 全面考查学情, 综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内容, 深刻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尊重地理学科综合性的基础上,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要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最终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2空间性

地理事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性 ,地理规律的描述也强调空间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识别能力, 才能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3现实性

地理学科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对社会生产生活均具有一定的作用,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性特征。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使地理知识更好地为社会生产、 生活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实践性

组织开展各类地理学科知识实践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识记。

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策略

3.1从教材出发,进行知识的发散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立足点,教师教学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要达到何种效果,都要以教材为主。要在核心素养下进行地理教学,教师就要根据教材的知识基础,对学生进行知识发散教学,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脉络,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其科学思维的培养打下基础,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3]。知识的发散不仅仅是指知识量,还指知识的呈现方式和知识的延展,不同的呈现方式有助于学生转换角度,形成灵活的思维,知识的延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养成探究的好习惯。

3.2与实际相结合,挖掘地理的现实性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实践与知识结合同样重要,没有实践的知识就是纸上谈兵。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首先,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找到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点,然后通过这些联系点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学习,这样能促使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知识学习作为一项技能,作为提高自己的重要因素。其次,教师还要经常关注有关地理知识的时事热点,用社会热点话题导课,展开对知识的讲解和学习,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会用知识去了解、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学会用知识指导生活。

3.3丰富实践形式,增加知识获得途径

地理不同于历史,是过去事情的描述,无迹可寻,可以说,地理知识的“迹”随处可寻,因此,要促使学生在核心素养下进行地理知识学习,就要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活”的地理。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际条件,让学生在真实的地理情景下与课本知识进行比对,产生疑问,然后在实际的操作中去解答自己心中所惑。除此之外,对于地理书本上的其他知识,教师也要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而不是通过课本,让学生死记硬背。

3.4开发课堂探究课题,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共赢

地理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题研究中进行尝试和探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各抒己见,营造出良好的班级学习气氛,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地理课题无处不在,垃圾处理、雨水的调配、作物的栽种等都是十分现实的问题,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问题设置课堂探究主题,让学生在探究中相互配合,达成合作共赢。

3.5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能够直观、 生动地将知识呈现给学生,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需要合理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辅助教学, 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识记。 例如, 在教学 “全球气候变暖及对人类的影响” 一课时, 教师可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北半球冰川融化的过程, 龙卷风、 海啸等在全球肆虐的情形, 以及上述自然现象对人类的生产、 生活造成的破坏。 视频影像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全球气候变暖的严重后果, 强化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与责任感, 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6利用游戏实施活动教学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 将知识点融入游戏活动中, 让学生通过游戏学习地理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减轻学习压力, 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的游戏有多种, 如地理谜语、 地理故事会、 政区拼图比赛、 角色扮演等, 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能够强化学生的识记效果、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素养; 通过创设模拟情境,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借助多媒体,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提升自身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军.基于学科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活动教学[J].文理导航(上旬),2017,(6).

[2] 杨红.基于学科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研究[J].考试,2015,(21).

论文作者:魏阳林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关于我国高校加强文化自信的路径探讨论文_魏阳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