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业显示出诱人的前景_海洋污染论文

海洋工业显示出诱人的前景_海洋污染论文

海洋产业展现诱人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诱人论文,前景论文,海洋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四年前,记者在本报一版“走向新世纪“专栏发表《吹响开发海洋的号角》一文,着重阐述了海洋开发的巨大潜力和我国在这一崭新领域面临的重大课题。四年过去了,我国在海洋开发中取得哪些进展?发展前景如何?

不久前,在山东举行的全国“科技兴海”经验交流会初步回答了这一问题。

“科技兴海”态势喜人

近几年,我国沿海各省、市都提出了自己的海洋开发战略。如广西提出“蓝色计划”,并按中央部署正在北部湾建设大西南的出海大通道;广东提出了发展海洋产业的总体构想,在重点开发海洋渔业的同时抓紧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和海洋资源性岛屿建设;海南省制定了“以海兴岛,建设海洋大省”的战略;福建一直在“念山海经”上下功夫,海洋综合开发取得扎扎实实的进展;浙江制定了海洋开发纲要并付诸实施;江苏正在落实“向海洋进军,向滩涂要宝”的奋斗目标;上海市实行以沿海区位优势带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把浦东开发和海洋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山东实施建设“海上山东”战略,海洋综合开发取得可喜成效;河北则采取“立体开发海洋,陆海经济一齐抓”的战略,沿海一带开发步伐较大;天津在塘沽盐场和原有港口设施基础上,正力图把海洋开发的文章做大;辽宁最早提出建设“海上辽宁”的口号,目前在发展近海养殖、渔业、海上旅游等方面都有一定成效。总之,沿海各省、市围绕“科技兴海”的总体目标,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往以海岸为界,抓经济的注意力只集中在陆地的落后格局已经打破。

海洋开发初见成效

我国这几年的海洋开发工作,既有沿海各省、市的努力,更有中央的统一部署和有力措施。特别是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技术基础研究,主要是在中央部门的领导之下开展的,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我国有100多所从事海洋科技的机构和大专院校,约有3万多名海洋科技人员,海洋科研门类比较齐全,用10年时间已完成了海岸带、滩涂资源的综合调查和海岛资源综合调查,还进行了海洋普查、大陆架调查以及其他多项专业调查,基本上查明了我国海岸线、海域和海岛的环境和资源情况,为海洋综合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我国的科学考察船还多次进行远洋调查,在海底矿藏、渔业资源、海洋对气候的影响等诸多领域的科研中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我国海洋开发同人民群众关系最密切的是远洋捕捞业、海洋养殖业和海洋生物制药业的发展。这几年,由于我国远洋渔业的进步,从远洋捕捞的黄鱼、带鱼、鳕鱼等,已加入了寻常百姓的食谱;对虾工厂化育苗和养殖技术的推广,贝类的单体、多倍体育苗和养殖技术的突破,使过去珍稀的对虾、鲜贝、鲍鱼等等,几乎成了全国宾馆、饭店的必备菜肴;利用深海鱼类制取的防治心脑血管病的药物,如“多烯康”、“鱼脑精”之类,已加入新药的行列,从海洋生物提取抗癌、治疗疑难病药品的科研方兴未艾。1990年,我国的海洋产业产值只有438亿元,到1993年已接近1000亿元,与1978年相比翻了四番,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有较大提高。

从沿海各省、市的情况看,有的省份抓“科技兴海”进展步子快,如山东,由分管海洋产业的副省长牵头组成海洋开发领导小组,并为海洋科研拨了专款,金融部门也开辟了专项贷款,海洋产业的产值已由1990年的150亿元上升到1993年的320亿元。山东寿光市先后投资7000万元应用高新技术发展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海洋运输和海产品深加工、海洋化工,年产值突破20亿元,原盐年产量占到全国的1/7,溴素年产量占到全国的1/3;又如福建省,在滩涂养殖、海水养殖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福建宁德地区在资源濒于枯竭的黄花鱼人工孵化、育苗上获得突破,为保护和开发这一海产资源创造了美好前景;对虾、海带、海贝及其他珍稀海鱼的海水养殖在福建沿海遍地开花,不但为市场提供了大量优质海产,也迅速提高了渔民的生活水平。在原先属贫困地带的福鼎、福安、宁德、霞浦等县、市的渔村,不少渔民已盖起舒适的住房,用上了高档家用电器。

海洋产业档次尚低

我国这几年的海洋开发形势喜人,但通观全局,尚存在若干需要抓紧解决的问题。一是产业规模小。我国是海洋大国,有18000公里海岸线,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域,有6500个海岛,已发现的海洋生物有2万多种,其中鱼类有3000多种,海洋油气和矿产资源丰富,但我国1993年海洋产业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0%,海洋产业产值在世界海洋产业总产值中的所占比重不到1%,这些都与我国作为世界海洋大国的地位不相称。二是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海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比例大体上是4:1,仍然停留在传统产业为主的阶段。在海洋产业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0.5%、10.5%、39%,第一产业主要是渔业,第三产业主要是运输业,工业化的程度相当低。三是海洋众资源利用率低,滩涂和海域的利用率不到1%,海洋养殖品种少,质量低。四是海洋科技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储备严重不足,技术水平大体上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10年左右。五是海洋资源破坏严重,海域生态环境在恶化。由于前些年的过度捕捞,我国的近海经济鱼类资源已濒枯竭,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废液直接向海洋排放,加上对虾养殖过分集中,废水处置不当对近海造成污染及一些地方拆船业的盲目发展,造成我国滩涂及近海的污染形势不断恶化,对海洋产业的发展也构成直接威胁。

海洋开发还要呼吁

海洋蕴藏多少宝藏,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还有哪些重要价值?这个谜虽然远未全都揭晓,但加快开发海洋的战略紧迫性,已为世界各国所认识。我国人口已达12亿,而耕地日益减少,单从满足全国人民的营养需要考虑,占我国陆地面积1/3的我国海域,即是优质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的重要来源,更何况还有辽阔的远洋。因此,国家主管部门和专家都提出,要举国上下进一步增强海洋国土意识。

针对我国海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管部门和专家们还提出,“科技兴海”是一项涉及多领域、多行业的系统工程,迫切需要统一规划,统一协调,除中央主管部门要加强领导外,各地有必要加强“科技兴海”的发展战略研究,使发展规划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计划之中,避免盲目性和停留在各自为政的自发开发阶段。此外,还要树立持续开发利用海洋的观念,在开发的同时注意保护好海洋资源环境,千万不能杀鸡取卵。

“科技兴海”的关键是加大科技投入。为此国家科委已决定在“863”计划中增加海洋科技领域,准备从基础研究到高技术攻关、开发,整体上增加对海洋科技的投入。沿海各地也很有必要在加大科技投入上下大力量。

标签:;  ;  

海洋工业显示出诱人的前景_海洋污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