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治疗脑震荡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杜宏达

伊春市第一医院 (黑龙江 伊春 153000)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甘露醇治疗脑震荡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 法:将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震荡患者 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脱水、降颅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甘露醇,比 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ICP恢复正常的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上消 化 道 出 血、肺 部 感 染 等 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对脑震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够减轻脑 水肿、降低颅内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甘露醇 脑震荡 治疗效果

甘露醇作为经典的渗透性脱水剂,广泛应用于颅内压升 高患者。脑震荡是临床上的神经系统常见多发病,表 现 为 一过性的脑功能障碍,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紊乱,可能与惯 性力所致弥散性脑损伤有关。主要原因是线粒体肿胀、推移,神经元轴突肿胀,并有间质水肿颅内压升高,不及时治疗会病 情恶化造成脑血管破裂及脑出血,预后较差。及时有 效 治 疗 能够降低颅内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我院收治的 脑震荡患者应用甘露醇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 受治疗的脑震荡患者98例,均经过头颅 CT、X线片及行腰椎 穿刺术检查,未发现颅骨血肿、脑挫裂伤、颅骨骨 折 及 脑 脊 液 含有血细胞。临床症状为头痛、头晕、注 意 力 涣 散、逆 行 性 健 忘、思维困难、兴奋躁动、情绪障碍、行为异常、幻觉,短时间昏 迷。损伤因素:交通 事 故63例,人为 暴 力27例,其他 原 因8 例。伤后至用药治疗时间为1h~3d。排除标准:(1)对甘露醇 禁忌;(2)脑震荡为脑积水或脑炎引起;(3)内科 保 守 治 疗 者; (4)无手术指征;(5)有糖尿病或肝肾病综合征。随机 分 为 治 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36~ 68岁,平均年龄(54.32±3.69)岁;病程3~22个月,平均病程 (9.63±0.58)个月。对 照 组 男27例,女22例,年龄35~69 岁,平均年龄(53.75±3.24)岁,病 程 4~20个 月,平 均 病 程 (8.66±0.47)个月。两组患者在损伤原因、病程、ICP升高程 度、年龄及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入院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给予脱水、降 颅压、调整血压和血糖、保 护 脑 细 胞 等,进行支持对症治疗, 预防并发症发生。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 甘露醇进行治疗。取20%甘露醇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次 应用为125ml或250ml,间隔时间为6h,每天2次或3次,持 续用药4~5d,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减少药物的药量,药物使 用时 间 不 得 超 过1周。监 测 所 有 患 者ICP,频率 为1次/h。 当ICP恢复正常时停止监测。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血压、血 糖的变化情况,做好记录工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3、观察指标:观 察 两 组 患 者 的ICP水平,恢 复 时 间,并发症情况。

4、ICP 判 断 标 准:ICP 正 常:颅 内 压 为 6~15mmHg (1mmHg = 0.133kPa);ICP 轻 度 升 高:颅 内 压 15 ~ 20mmHg;ICP中度 升 高:颅 内 压20~30mmHg;ICP重度 升 高:颅内压30mmHg以上。

5、统计学处理:采 用 SPSS18.0统计 学 软 件 进 行 数 据 的 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 量 资 料 采 用t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入院时ICP升高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ICP升高程度所 占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治疗后ICP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者ICP恢复 正常多在第2~4天,对 照 组 多 在 第4~7天,在ICP恢复 正 常上,治 疗 组 明 显 短 于 对 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2。

3、并发症情况比较 治疗组发生肾脏衰竭、肺部感染、上 消化道出血、应激性高血糖和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显著低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三、讨论

脑震荡表现为一过性的脑功能障碍,遭受暴力部位的细 胞在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紊乱,可见线粒体肿胀、推移,神 经元轴突肿胀,并有 间 质 水 肿,可能与惯性力所致弥散性脑 损伤有关。脑电图仅见高波幅快波,少数病人有散在慢波, 镇静止痛等对症治疗,减少外界刺激,充分休息,消除患者的 畏惧心理,在1周内多数病人能够恢复正常,预后良好。 脑震荡是一种原发性闭合性颅脑损伤,超微结构发生变 化,传统方法多采用甘油果糖进行脱水来保护脑细胞、降 低 颅压,效果有限,不能尽快恢复,易发生并发症。随着我国医 疗技术的发展,在治疗脑震荡疾病上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 临床主要治疗方法是采用甘露醇,静脉注射甘露醇能够有效降低颅内压,使患者的血浆渗透压增高,组织之间的液水转 移,形成脱水,起到降颅内压作用;并且能抑制各种炎症的传 播,抗炎效果良好;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缓解损伤部位周围 组织水肿;能够缓解头晕、头疼、胸闷、心率增快、烦躁不安 等症状。甘露醇作为经典的渗透性脱水剂,广泛用于脑压升 高患者,其降颅内压 的 原 理 为:(1)提高血浆渗透压,减少 脑 组织中水含量;(2)抑制脑脊液生成,促进 其 吸 收,从 而 减 少 脑脊液含量;(3)降低血液黏稠度及血容量,从而 降 低 颅 内 压。在挫伤组 织 的 中 心 区,受伤组织的平均渗透压明显升 高,可引起自由水从血浆或脑脊液移至受伤组织内。滴注甘 露醇后,可使血浆渗透压提高至有效水平,促使肿胀的脑组 织的水进入血管,从而使血液稀释,反射性引起血管收缩,降低血容量,同时也减少脑组织水含量,最 终 降 低 了 颅 脑 压 力。脑震荡是神经系统常见病症,及 时 治 疗 预 后 较 好,应 尽快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避免脑震荡患者发展,引发诸 多并发症甚至脑血管病而死亡。

综上所述,采用甘露醇治疗脑震荡患者,能够有效脱水, 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和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晓红.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特 点分析 〔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191-193.

[2] 许春奇,钟平,程仁 立,等.地塞米松和甘露醇合用对急性重症 脑血管病脑保护作用的疗效分析 〔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 37(1):46-48

论文作者:杜宏达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  ;  ;  ;  ;  ;  ;  ;  

甘露醇治疗脑震荡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杜宏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