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爆炸波尔卡》论文_李建盼

音乐欣赏:《爆炸波尔卡》论文_李建盼

黑龙江省直机关省委第一幼儿园 150000

适应年龄:大班。

一、设计意图

本次音乐欣赏选取的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爆炸波尔卡》,它是一首西洋管弦乐曲。音乐欢快明亮,重音清晰易于分辨。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尊重幼儿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为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的实效性。我将肢体动作、打击乐器与音乐相融合,运用多种形式来表现烟花绽放时的情景。让幼儿运用这些独特的艺术语言大胆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同时有效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速度、节拍感受音乐中的重音。

二、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爆炸波尔卡》,初步感受乐曲中的重音。

2.尝试运用语言、肢体动作和乐器表达对重音的理解。

3.体验欣赏音乐所表达的快乐心情。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感受音乐中的重音。

2.难点:能够找准渲染气氛的重音。

四、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打击乐器。

2.物质准备:音乐《爆炸波尔卡》、PPT、打击乐器、铃鼓。

五、活动过程

1.通过对声音的猜想,激发兴趣,帮助幼儿梳理放烟花的经验

播放“砰”的声音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猜想。

引导语:

(1)听,什么声音?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声音在响?(幼儿发挥想象进行猜想。)

(2)让我们看一看听到的是什么声音?我们在哪些特殊的日子里可以放烟花呢?(过年、元旦、中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出示烟花视频)

2.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中的重音

(1)第一遍欣赏完整音乐。(感受音乐中重音位置。)

引导语:听一听音乐中什么样的声音是烟花绽放?你们听出来了吗?音乐中什么样的声音是烟花绽放呢?(砰)大家听到的都是这个声音么!砰的声音就是烟花绽放的声音,也是音乐中的重音。

(2)第二遍欣赏完整音乐。(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中的重音。)

引导语:好,让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听出音乐中的重音可以拍拍手。

表演语:小朋友找得不错呦,很多小朋友都找到了砰的声音。

3.分段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中渲染的重音

(1)用线条的方式感受重音,帮助幼儿理解渲染的节拍。

①让我们用线条的方法来感受一下音乐中的重音。

②伸出小手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音乐中的重音吧。

③请个别幼儿用手的动作画出音乐中的重音。

谁想到前面来像老师一样带领大家来画一画音乐中的重音。

评价语:你画得真准确都可以当小老师了,这么难的重音你们都找到了,听得真仔细呀。

(2)游戏:放烟花(梳理幼儿放烟花的经验,为解决教学难点),现在让我们来玩一个放烟花的游戏吧,来来来,孩子们让我们到场地中间,散开一点,别蹦到别的小朋友!来跟随音乐用肢体动作找准重音。

(3)幼儿感受音乐中连续的重音。

引导语:让我们再来听一段音乐!(听连续重音。)这段音乐中的重音有变化吗?有什么变化呢?(幼:多了少了、快了慢了、它是连续的重音。)小朋友可以用自己方式来表现一下重音。

4.用多种形式表现音乐中的重音

(1)结合视频欣赏整段放烟花的音乐,进一步感受音乐中找准音乐中的重音,并鼓励幼儿用动作大胆地表现。

引导语:

①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烟花的视频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视频里的烟花是一样的吗?哪里不一样?烟花绽放到天空上又落下来是什么样的?

②跟随视频我们来学一学烟花绽放和散落的样子吧,每个烟花散落下来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哦!

(2)尝试用乐器表演音乐中的重音。

引导语:

①哇,每个烟花绽放得好美呀!这个烟花的声音不仅可以用动作表现,还可以用好玩的乐器来演奏呢,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大鼓)听它也会发出砰的声音呀,让我们给烟花配上好听的声音。四个人一个鼓(大鼓)。

②我们演奏的这么好,让我们到索菲亚去演出吧!(表演完整音乐。)出发了,到广场了!准备!

(3)介绍作家及音乐名称。

引导语:这首音乐是奥地利的著名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爆炸波尔卡》,他被人称为“圆舞曲之父”,这首音乐是在一个盛大的节日晚会上演奏的,非常轰动全场的观众,让我们回到班级让小朋友也欣赏一下吧!跟我们的科任老师说再见。

论文作者:李建盼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音乐欣赏:《爆炸波尔卡》论文_李建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