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对其康复影响分析论文_陈玉娥

陈玉娥

湖南省邵阳市脑科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护理方案选择中,让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对于其康复效果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当中收治的7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院之后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均分成传统组与分析组,传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分析组患者则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症状行为情况与生活质量。结果:分析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症状行为情况均要好于传统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中,给予患者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延续性护理;症状行为;生活质量

在临床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当中,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十分常见,这类患者的患病率相对较高,且患者发病之后病情还会出现反复发作,病情严重的患者致残率也会相对较高[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需要终身服药接受治疗,且患者患病之后,生活质量会不断下降,精神功能也会出现严重衰退,患者的社会功能行为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2]。对于出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在继续服药维持治疗的同时,患者还应当接受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我院针对此类患者选择应用延续性护理方案,现根据研究情况进行相关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1—12月时间段内在我院精神科接受临床诊治的患者中选择7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此次分析,所有患者接受相关检查后符合CCMD-3中的诊断标准,且患者与其家属共同生活,在出院的时候病情在恢复期阶段,精神症状基本消失,患者的PANSS得分在60分以上。此次研究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为自愿入组。本次研究中,我院排除以下患者:其它类型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碍患者、合并躯体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独自生活患者、酒精依赖患者。按照随机均匀分组方式,所有对象被均分成传统组及分析组,每组各36例对象。传统组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为22—56岁,病程为6个月—3年;分析组当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55岁,病程则为5个月—2年,两组对象基础资料比较后无差异存在(P>0.05)。

1.2方法

传统组患者需要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时给予其常规指导,告知患者出院之后保证休息、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到医院复诊、注意日常饮食等。分析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主要方法如下:

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时发放护患联系卡,并且保存患者的个人联系方式,定期以电话随访、微信等方式与患者联系,对其进行延续性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如下所示:

1.2.1 药物指导

护理人员需要反复向患者强调按时、按量、遵医嘱服药的必要性,并且了解患者的服药情况,告知患者长期服药的意义。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强调,不能随意增减药量甚至擅自停药,也不要更换药物等。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服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等,并且让患者的家属对患者服药进行监督。

1.2.2 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首发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相关表现,让患者与家属掌握相应的应对方案。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保证个人生活环境的安静,并且出院后按时作息,不要饮酒、熬夜等,也不要食用刺激性食物。

1.2.3 运动干预

护理人员可以让患者出院后每日进行适当的运动,比如快走、散步、跳绳、慢跑、打太极拳、游泳等。患者运动的时候应当循序渐进,不要出现过量运动的情况,应当以不明显疲劳为宜。

1.2.4 精神干预

护理人员需要利用心理暗示、心理诱导等方式鼓励患者找到自身的优点与发展潜力,并且根据患者自身的兴趣等为其选择合适的活动,鼓励患者主动走出家门去进行社会交际,勇敢面对社会,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与症状行为情况,患者生活质量需要参考SQLS量表,量表满分为100分,患者得分越低,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患者的症状行为评分则需要参考BPRS量表,量表考察内容包括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思维障碍、激活性以及缺乏活力等情况,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症状行为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需要接受SPSS21.0软件包处理,患者计量资料接受t值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即为存在明显差异,反之则无意义。

2.结果

2.1 患者生活质量

3.讨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目前临床针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形成统一结论,患者一般都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症状才能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患者病情仍然可能反复发作[4]。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常出现迁延不愈的情况,患者的精神功能、社会功能都会出现明显下降,患者生活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5]。在此背景下,针对出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选择科学的护理方式十分关键。

针对出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除了让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之外,给予患者相关的护理干预也十分关键。我院在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选择延续性护理方案,这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主要就是指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之后利用电话、网络等定期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掌握患者的相关情况,并且给予患者科学帮助等。我院护理人员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中,从患者的个人精神层面、日常运动、用药、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给予患者全方位的延续护理,这样可确保患者出院之后仍接受科学的护理指导,也能便于护患之间进行联系,以免患者出现突发情况等无法及时告知护理人员而造成严重后果。

在本次研究当中,两组患者出院后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护理干预。在对比相关指标后可看出,分析组患者接受延续护理后的相关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患者,说明分析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症状行为得到显著改善。

结语:

针对临床中出院后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而言,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的整体效果较好,症状行为可以得到较好改善的同时,生活质量也会较高,该护理方案可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护理方案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罗春红.延续性护理在精神分裂症62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0):123+125.

[2]李华.延续性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出院后康复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06):980-981.

[3]张善慧.延续性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康复水平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5,35(05):490-491+498.

[4]叶蒙蒙.延续性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康复的影响[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11(07):594-596.

[5]谢素芬.延续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06):1158-1159.

论文作者:陈玉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  ;  ;  ;  ;  ;  ;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对其康复影响分析论文_陈玉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