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在实际汇率下呈现贬值趋势_实际汇率论文

人民币在实际汇率下呈现贬值趋势_实际汇率论文

实际汇率下人民币呈现贬值态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汇率论文,态势论文,人民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的外汇储备近年来出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2005年以来更是呈现加速的趋势,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突破1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稳居世界第一。由此,人民币汇率问题受到了各方关注。

按照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长期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背景下,一国货币实际汇率会表现出升值趋势。可贸易品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是实际汇率变动的关键决定因素。

中国制造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数据显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开始提升,相对于美国和十三个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值的增长率也在提升,并且这一增长从上个世纪末至今出现加速趋势。中国劳动生产率与实际汇率的变动趋势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理论预测相一致。

人民币有效汇率是人民币与多种货币汇率的贸易加权平均汇率,是反映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总体竞争力和实际购买力的综合指标。

大致测算,从1994年到200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升值了5%左右,这个升值过程是一个渐进调整的过程。另外,对主要贸易伙伴的有效汇率,从贸易角度来看,平均升值了6%~7%左右。如果考虑到不同国家之间的物价走势,比如美国和中国的物价差异,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20%左右。因此,实际上人民币在过去十年里,升值一直在平稳地进行,只是它的表现形式并不一定表现为名义汇率水平本身的大幅波动,可能表现为物价的差异,等等。

当前人民币有效汇率对进出口影响十分明显。2006年以来,美元兑欧元贬值10%左右,美元兑日元也有不小的贬值,其幅度都远远大于美元兑人民币贬值的幅度。这不仅抵消了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效果,而且使人民币有效汇率可能有轻微贬值。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贸易构成计算的人民币有效汇率显示,2005年人民币出现一定幅度的升值。进入2006年后,尽管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但是实际汇率还呈现贬值的态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近期贸易顺差屡创新高的现象。

通常来说,货币的升值压力可以有多种化解方式,例如名义汇率调整、物价调整、区域内通过货币合作的调整、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等等。大致来说,既可以通过扩大名义汇率的波动幅度等措施来化解,也可以通过扩大内需、减少对外需的依赖等来调整。

从价格角度来说,国内价格的上升也是化解升值压力的一个途径。从下一步的货币政策组合看,在外汇储备持续上升的背景下,究竟是容忍名义汇率更大的波动幅度,还是保持较小的汇率波动幅度,而容忍更高的国内物价上升幅度;或者适当控制有效汇率的波动幅度,使其更为灵敏地反映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波动;或者主要通过加息而不是升值来促进宏观的平衡,将是一个宏观的政策平衡过程。

标签:;  ;  ;  ;  ;  ;  ;  ;  ;  

人民币在实际汇率下呈现贬值趋势_实际汇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