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绘画艺术简论_艺术论文

尼泊尔绘画艺术简论_艺术论文

尼泊尔绘画艺术简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尼泊尔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尼泊尔已有近两千年的文化艺术史。尤其古代的雕刻艺术、中世纪的建筑艺术与绘画,极大丰富了尼泊尔国家艺术的宝库。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独具风格的尼泊尔艺术早已闻名遐迩。笔者曾对尼泊尔的雕刻艺术和建筑艺术做过单独的研究和论述。本文主要论述尼泊尔的绘画艺术风格,及其在不同时期的艺术审美与艺术手法的发展和变化。综观尼泊尔现存古代和中世纪的绘画艺术品与现代创作,可以看出,这些作品体现出的艺术审美观在于“最宝贵、最持久的艺术品并不是某些人称之为最纯粹的东西,而是最充分地体现出人的精神中的种种愿望、喜悦以及烦恼的艺术品”(注:L·比尼恩著、 孙乃修译:《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第7页。辽宁出版社,1988。)。的确, 尼泊尔画家在绘画的情感投入方面,在精神观念与创作手法上都具有自己的性格和民族特色。笔者希望,通过自己对尼泊尔绘画艺术的发展及其艺术手法和不同种类的绘画作品的论述与分析,使读者对尼泊尔的绘画艺术有所了解。

尼泊尔最早的绘画艺术产生于尼泊尔古代的早期阶段( 约公元前5世纪左右)。当时绘画只是反映人们对自然和生物的某些观念。尼泊尔的初民喜欢在房屋的墙壁上勾画自己崇拜的生灵,诸如,雷、风、树等。直到公元5世纪,尼泊尔才有了关于宗教崇拜的记载, 同时也产生了佛像、神像和有关宗教传说的美术作品。现在尼泊尔文物管理局收藏着一批古代梨查维时期的碑铭,碑冠上有法轮、莲花、神鹿和公牛的图案,看上去轮廓清晰,线条粗细均匀,法轮的轮齿和莲花的花瓣规则整齐,但显得古板、浑朴。尼泊尔学者认为,这些图案是在绘画的基础上完成的,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尼泊尔古代的绘画艺术。除此之外,尼泊尔还保存一些有关绘画的资料,这些资料虽已陈旧,但仍能看出都是有关佛教的图画。画面简单,大多使用线条勾画的手法。可以说这些简单的构图把古代尼泊尔人的宗教意识、精神寄托与审美交融在一起,形成尼泊尔早期绘画的美学艺术。这种绘画艺术在题材上与当时人们的信仰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表现手法上则极为简易,只运用线描。这完全是受制于那个时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无可非议。可以认为,尼泊尔早期绘画既属于一种信仰的审美文化,也属于纯朴的审美艺术。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尼泊尔在中世纪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升华。当时不仅建筑工艺化,各种艺术也纷呈。绘画艺术在题材和表现方式与手法上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产生了人物写真、事物描摹等新的审美艺术,从而形成尼泊尔中世纪绘画艺术注重形式、注重色彩、注重规则的美学风格。这种美学风格不仅体现在城市里的王宫神殿和寺庙中的画像上,而且表现于分布在尼泊尔全国各地的壁画和布画的创作上。在中世纪,尼泊尔人不只是在墙壁、门窗和房椽上画神像、花卉与吉祥物,而且用绘画来解释《往世书》。同时创作出各种不同形式的绘画艺术,有木函画、贝叶画、布画、出生纸画、书页画和壁画。在题材上除涉及宗教信仰与神话,还纳入了世俗生活。从位于婆格德布尔市的尼泊尔国家画馆所收藏的许多中世纪彩色绘画来看,主要有壁画、书页画和布画。其中壁画和布画是尼泊尔中世纪美术的主流。

壁画

尼泊尔最早的壁画是用谷子、牛粪和泥巴的混合物作为底料,然后涂成白色,晾干后作画。到中世纪后期,尼泊尔的壁画从薄彩发展为丹色重重,色彩斑斓。现在加德满都的童女神庙、斯瓦扬布寺的山地布尔和婆格德布尔市的古老住宅,以及“五十五窗宫殿”里都遗存着著名的中世纪壁画。如,15世纪的作品《殉节》、17世纪的壁画《拜拉布》和《生物》等,在五十五窗宫殿里有记载中世纪普伯丁德拉国王王室生活的壁画。在童女神庙里有八圣母和描绘其它神、佛的美丽画面。每幅画高约2米。该庙里的八位圣母画像姿态各异,面容俏丽,肌肉丰盈, 胸高胯大,具有人世间世俗美女的人物形象。这些画像反映出中世纪的画家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把自己在世俗生活中的美感和美学理想放入了特定的创作环境之中,表现出对美的追求。15世纪创作的《殉节》是描写女子自焚的画面。该画面色彩较重,画家用浓厚的赤色和火焰的颤动描绘烈火熊熊燃烧,以及女子既虔诚又痛苦的面容。尼泊尔在中世纪时期流行丈夫去世妻子必须殉葬的陋习。这种残酷的遗风直到1924年才被尼泊尔宪法彻底取缔。从《殉节》的画面和内容不难看出,作者的创作时代是封建社会,作者对当时的社会风习与事物一定有着很深的感触,因而以绘画艺术为语言,反映那个社会人民的生活与思想活动。可以说这幅画是对封建社会形象的真实写照,是将生活、思想和审美融于一体的艺术品。这幅作品和《王室生活》在手法上都是着色浓重,以浓色调感染人,并具有一部分写意的特点。但从客观再现的创作思想与手法来看,毕竟以写实为主要成分。这种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创作的作品,看上去其审美观念和艺术特点既超越了朴素与通俗,又不属于典雅的范畴,表现出一种具有时代性的艺术风格。

与此相反,遗存在尼泊尔北部山区和喜玛拉雅高山区的藏传佛教寺庙里的许多壁画,其题材几乎完全宗教化,很少涉及世俗生活,而且大部分是巨幅画面,占满了殿堂的整个墙壁。这些壁画大多数创作于公元18世纪。主要有佛陀、佛陀诞生、出家、成道、说法和佛陀本生故事的画面以及观世音、文殊、普贤诸位菩萨和金刚手、度母、大时佛等有关佛教的大大小小的画像。此外,在各个不同教派的寺庙里都画有自己教派的创始人、活佛和建造寺庙的高僧大德及供养人画像,如格鲁派画宗喀巴上师像、宁玛派画莲花生大师像。上述所有的画像在创作手法、创作内容与着色方面都相当规范。其艺术思维和审美具有艺术虚拟的象征意义。例如,佛陀画像完全是摹绘传说中的佛的形象。方圆脸,面颊丰满、梳发髻,双耳垂肩,颈有三条纹,双臂过膝,双手结印,双脚跏趺,坐于莲花台上,或呈成道相,或呈说法相。身为肉色,袒露右肩,左肩披裹橘红色或红色袈裟,面容端庄宁静。其它画像也是根据宗教传承的说法而绘。

从中世纪遗存下来的大量壁画可以看出,以宗教为题材的壁画在尼泊尔相当普遍。尼泊尔人自古以来信奉宗教,宗教在中世纪乃至当代,仍在尼泊尔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宗教对尼泊尔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思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尽管这些作品所表现的似乎是另一个世界,但却有地道的民众性。另外,在绘画技巧上突破了仅仅用线条勾勒的绘画手法,在技艺和色彩的调配上都有所革新,形成尼泊尔绘画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继往开来的重要部分。

书页画

书页画指画在书的插页、页边和封皮的图画,属于小幅绘画作品。尼泊尔中世纪的书页画创作于木板、棕榈叶、桦树叶和纸张上。其创作手法除用线条描绘以外,更多的是运用色彩,用以显示作品的生气。尼泊尔最早的图书彩色封面图,当数现存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的《般若波罗蜜多经》的封面画。现存尼泊尔国家画馆的名曰《五卫书》中的插画“五佛”和《般若波罗蜜多经》里的18位神像图,都是中世纪优秀彩色书页画的代表作。《般若波罗蜜多经》完成于公元10世纪。上述“五佛”和18位神像各具色彩。有的色彩浓重,有的色彩明快、绚丽,给人生动新鲜的美感。在公元10世纪之前,尼泊尔从中国传入了纸张。从那时起尼泊尔画家开始运用素描绘画法。当时创作的素描作品基本是有关佛教的。在12~13世纪期间,出现了有关印度教的素描。关于印度教方面最早的素描,大多以描绘湿婆神和雪山神女为主题,其中有这样一幅图画:湿婆神右手拿着三股叉,左手抱着雪山神女的腰。雪山神女有着极其窈窕的身躯,她娇柔地依靠在湿婆神宽阔的胸膛里,展示着女人的魅力和她与湿婆神的爱情。这是以湿婆神为绘画题材的最美妙的画作。

尼泊尔的书页画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审美艺术的提高,其艺术手法和内容也不断扩展。除了宗教题材,还有人物素描,特别是表现人民生活和统治阶级权威的画面,其中最突出的有普通老人像、手持权仗的国王像和身着戎装的将军像。这些人物造型各具特征,老人像给人一种风尘仆仆、满面皱纹却慈眉善目的印象;国王像眉目舒朗,表情庄严,头戴插头羽毛的皇冠,身披斗篷,右手执握权仗,一副神圣的形象;将军像看上去身材魁梧,胸佩勋章,腰系宽皮带,面容虽然严肃,但不失文雅,带有一派英气。这些书页画的创作说明“艺术家具有社会性,他的作品是根据美的观念和关于人的正当生活的观念创作的,因之也具有社会实践意义。”(注:薛华著:《黑格尔与艺术难题》第204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尼泊尔绘画艺术与画家正是在社会实践中发展与进步的。尼泊尔中世纪时期的书页画无论是封面图,还是插页画,其审美艺术的特点是突破了壁画艺术的规范,题材既广泛又形象化。此外,画技纯熟,精巧细密,一丝不苟,着色均匀,具有尼泊尔民族美术的审美价值。

布画

所谓布画就是在布上做画。尼泊尔的布画艺术产生于中世纪。最早的布画是专门为佛教设立的坛场而做。在17世纪出现了有关印度教内容的布画。此后,布画逐渐发展成具有宗教和世俗两种内容以及各种创作手法的审美艺术。其中,以作为宗教崇拜而用的一种布画最为优秀,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审美价值。西藏人称这种画为“唐卡”。西方人称其为“登卡”。“唐卡”画在创作手法和工艺上与其它布画截然不同。其工艺复杂而细致,首先要选用上等的棉织白布或绢丝,然后用框夹把布固定起来,在布的两面都刷上带胶的白色粉浆,待粉浆干后进行磨砂,经过整平才进入绘画阶段。其绘画手法有严格的规定,诸如,首先确定中心点,再根据题材的需要和画像理论计量好长度和宽度,然后画草稿。草稿确定以后,陆续进入线描和上色步骤,但勾画线条的粗细以及着色次序都有一定的规律,诸如佛和菩萨的面、身、衣应该着何种颜色均有严格的规定。通常是用红色突出画面主体神尊和佛祖的显赫地位,使色泽亮丽、程度明显;用黄色表示明亮与欢快;蓝色表示安宁与平静;黑色表示恐怖或无知;白色表示纯洁与端庄。布画经过上色晾干后,拆除框夹,再进行托衬,有的还要镶边。这种经过复杂的工序而完成的光彩夺目的布画,其上下两端都卷在木轴上,可以悬挂。这种被称之为“唐卡”的尼泊尔布画色彩鲜明,工笔细腻。

从15世纪开始,尼泊尔唐卡画的画家发明了在画像的服饰上点缀真金。如此使唐卡更加华丽夺目。尼泊尔画家创作的唐卡全部是宗教内容。只是有的唐卡以画佛像和神像为主,有的以画坛场和具有密宗色彩的内容为主。以画佛像、神像为主的唐卡画面内容十分明显,中间画的是主尊佛或菩萨。主尊通常坐于或站立于莲花座上,其身后有光环。此外,为主题做衬托的还有护法神或弟子、鲜花和香草等。而具有密宗内容的唐卡画面则显得很神秘。其特点是画面中间是根据密宗教义而突出的内容,有的画佛像,有的不画佛像。看上去是圈圈弯弯或四周对称的几何图形,图形内外有吉祥符、法器和花卉。具有密宗知识的人根据几何图形的画法,可以区分出是金刚坛场还是观音坛场或其它内容。另外,从时轮金刚的画像也可以看出密宗画的神秘。时轮金刚身为黑色,有数十只手臂,每只手持不同的法器,其身色、形态及所持法器表示天道、人道和佛道之间的一种神秘莫测的内在关系。不难看出画有密宗内容的唐卡画面意喻深奥。由于唐卡画具有神秘和宗教知识与艺术的内涵,因此,几个世纪以来,许多人都乐于从唐卡中享受宗教文化的审美乐趣。

从审美艺术的角度去看,唐卡具有细密画的特点,虽然画面绚丽多彩,但不失典雅,其线条节奏感强,构图巧妙,色彩斑斓而和谐,优雅而美观,有着极强的艺术魅力。唐卡自诞生以来一直供奉在圣殿里,尤其深受西藏人和西方人的赏识。尼泊尔的唐卡从15世纪开始出口,至今仍畅销国内外。现在中国西藏也制作唐卡画,并发展出三种艺术风格,其中一种是尼泊尔风格。

尼泊尔的布画系列,除唐卡外,还有一种贴在硬纸板或薄木板上的布画和长达3~4米可以卷起来的布画。这些布画的内容广泛,有故事性的和写真的。写真的有人物画、动物画和山水画,后者包括村舍田园和风俗逸事。现尼泊尔国家画馆藏有17、18世纪创作的描绘马、狮、象、牛、虎等动物的布画,画面长达数米。这类布画作为陈设艺术品在近现代时期发展较快。从工艺上讲,大型的可以悬挂,小型的可以陈设在书柜或桌面上。其创作手法有两种,一种是全副画面均为描画而成。另一种是绘画与贴画结合。贴画部分主要是人物、动物和占画面较小的物品。笔者收藏了一幅带贴画的布画,画面层次分明,远景是雪山,中景有河流、房舍和树木,近景是农田,一对身着谢尔巴民族服装的青年夫妇肩背包裹正行进在田间小道上。这对青年夫妇的画像是剪贴画。从审美艺术角度分析,这幅画的景物和人物的比例与位置适中,色彩搭配协调,因此整个画面呈现的立体感很强。另外,作者采用了以色彩渲染的田园风光为题材,不仅表现出作者对农田和农家乐颇感兴趣,也给观赏者一种实意相间的审美享受。

具有丰富遗产的尼泊尔绘画艺术,在现代时期受到欧洲西方艺术的影响,出现了抽象派、印象派和自由派。创作题材除描绘自然风光、动物、人物、人物生平与场景外,还有令人琢磨的新式绘画,属于抽象内容。在形式上以纸画和布画为多,既有素描和彩画,也有现代油画。在20世纪,尼泊尔既有继承传统绘画艺术的画家,也有新派艺术家。著名的传统艺术画家是西提木尼·沙伽和马尼格·拉尔。当代唐卡画家夏尔巴,在55年的生涯中创作了上千幅唐卡。现代画画家拉兹曼·辛哈和皮姆·纳拉扬,于1950年分别创作的《生物》和《辛哈福舍》是尼泊尔现代绘画艺术的杰作。尼泊尔现代艺术画家还有巴拉·克里希南·瑟姆、雷纳辛哈·旺喋尔、昌德曼辛哈·马斯凯、马尔尼格曼、盖舍泊、杜瓦递等。尼泊尔现代绘画的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宗教、人民生活和自然风光。在当代,虽然大多数画作都从生活中取材,但尼泊尔的画家在发展现代美术的同时,仍不忘传统美术的价值。

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十分重视尼泊尔绘画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1958年尼泊尔出台了艺术保护法。 一方面规定对文物艺术品进行保护和修复,另一方面鼓励现代创作。为了发展尼泊尔的美术事业,1965年成立了尼泊尔美术学会,比兰德拉国王当时作为王储和画家亲自担任该学会主席。1977年该学会被纳入尼泊尔国家科学院。为振兴尼泊尔艺术,尼泊尔艺术界筹划建立了“比兰德拉艺术馆”,并在除首都以外的博克拉、特兰等其它地区建立了各种艺术协会和组织。与此同时,通过画展和书籍、杂志、画册、邮票等印刷品的渠道,使绘画作品展现于世。更令艺术家欣喜的是,尼泊尔大学和中学均开设美术课。看来,尼泊尔美术事业的发展大有前途。

标签:;  ;  ;  ;  ;  ;  ;  

尼泊尔绘画艺术简论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