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复杂性,马蹄形肛瘘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观察论文_许德龙

许德龙

(双鸭山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单纯性,复杂性,马蹄形肛瘘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2015年7月--2018年4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肛瘘类型,分为三组,即单纯性组、复杂性组与马蹄形组,每组各有10例,经不同手术治疗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三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与肛门括约肌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纯性,复杂性,马蹄形肛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案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单纯性肛瘘;复杂性肛瘘;马蹄形肛瘘;手术治疗

肛瘘(anal fistula)即肛门直肠瘘,是指位于肛门直肠周围的脓肿溃破或切口引流的后遗病变。临床上,肛瘘类型多,病情复杂,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治疗方案,确保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将30例患者作为对象,经实践探讨,评价单纯性,复杂性,马蹄形肛瘘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础资料

方法:2015年7月--2018年4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肛瘘诊断标准,自愿参与研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且排除心肝肾功能障碍、合并其他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30例患者中,19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最小18岁,最大57岁,平均(42.1±5.83)岁。根据肛瘘类型,分为三组,即单纯性组、复杂性组与马蹄形组,每组各有10例。对比三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并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单纯性组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手术方式:①改良肛瘘切缝引流术:经由瘘管外口,插入探针,动作轻柔,探查瘘管走向,随后,将肛瘘内外口间壁管与组织切除,修整切口,再用生理盐水予以冲洗,如果没有出血,进行缝合,应用塔型无菌纱布包扎,术后,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②瘘管切开基底缝合术:借助探针,探明肛瘘内扣,随后,应用电刀切开肛管,清除肛管内的肛腺及腐朽物等,适当延长切口,内口充分引流,之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再缝合切口,并包扎。③肛瘘切缝挂线引流术:使用探针探查肛管内口情况,用电刀切开肛管,直至括约肌外侧,通过挂线方法,清除肛管腐朽组织,并冲洗,采用全层间断法,缝合切口,并包扎。

1.2.2复杂性组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术式:①切开挂线术:使用探针,探明肛管内口,“V”字形切开肛管,之后,将一橡皮条绑在探针尾部,充分引流,最后,冲洗并包扎切口。②外切内挂+胶管引流术:用探针探查肛管内口位置,探针穿行于整个肛管,切口在肛管内口,随后,将腐朽组织切除,消毒并包扎。③瘘管旷置术:用探针探查肛管内口位置,将内口周围腐朽组织切除,切断括约肌,采取多切口方式,软化残留瘢痕组织,切除多余皮肤,随后,止血、消毒并包扎处理。

1.2.3马蹄形组

以患者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制定手术方案:①放射状切口挂线对口引流术:借助探针与肛镜,探查肛管走向,切口位置位于肛门后正中内口处,呈放射状,再用探头针探入至正中内口,探出后挂线,切除切口间的纤维切口,且切除肛管内腐朽组织,之后,常规消毒、包扎。②切缝挂线内口引流术:应用肛镜与探针,探明肛管走向,随后,用探头针进行内口探出,进行挂线,清除内管腐朽组织,冲洗切口,并缝合、消毒、包扎。术后,保持切口干燥、清洁,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与肛门括约肌功能(0-10分,0分表示完全失去功能,10分表示功能完全恢复)。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用到的数据均录入至EXCEL表格中,采用SPSS20.0软件,( )用作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关于三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与肛门括约肌功能,如表1所示。

表1: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与肛门括约肌功能【 】

由表1可知,单纯性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复杂性组、马蹄形组无明显差异(t1=0.128,P1=0.899;t2=0.234,P2=0.817),且复杂性组与马蹄形组也无明显差异(t=0.333,P=0.742)。同时,单纯性组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与复杂性组、马蹄形组无明显差异(t1=0.390,P1=0.701;t2=0.324,P2=0.749),复杂性组与马蹄形组仍无明显差异(t=0.136,P=0.893)。

3讨论

据相关数据统计,国内肛瘘发病率占肛肠疾病的1.67%-2.6%,国外占8%-20%左右,常见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研究显示,肛瘘发病与肛周脓肿、直肠肛门损伤、肛门裂反复感染、会阴部手术、直肠肛管癌等因素有关。临床上,患者以流脓、肿痛、肿块、瘙痒等为显著表现,复杂或迁延日久,可出现贫血、排便困难、身体消瘦、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2]。近些年,肛瘘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对此,积极对症治疗肛瘘,对患者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手术是治疗肛瘘的常用方法,如挂线术、瘘管切开术、直肠黏膜瓣修补术等是常用术式[3]。临床上,需根据肛瘘类型,综合考虑患者实际病情,选择适用的术式,制定可行的手术方案,确保手术疗效。本研究显示,单纯性组、复杂性组、马蹄形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与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可见,不同类型的肛瘘,采取不同的术式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陆桦. 单纯性、复杂性、马蹄形肛瘘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分析[J]. 世界复合医学,2017,3(04):84-87.

[2]张管平. 单纯性、复杂性、马蹄形肛瘘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5.

[3]王天明. 单纯性、复杂性、马蹄形肛瘘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0):5779+5782.

论文作者:许德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  ;  ;  ;  ;  ;  ;  ;  

单纯性,复杂性,马蹄形肛瘘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观察论文_许德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