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军事关系对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影响_军事论文

美台军事关系对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影响_军事论文

美台军事关系对中国解决台湾问题之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关系论文,解决台湾问题论文,军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半个世纪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有历史的因素,有世界格局的因素,有国家实力的因素,但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障碍却来自于美国的军事干预,尤其是美国与台湾当局结成的官方和准官方的军事关系。正如邓小平所说,“台湾问题说到底是美国问题”。

从美国的动机看,战略上,台湾是美国在太平洋上靠近中国的一个最重要的战略支点,失去对台湾的控制,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将因此减去大半,政治上,台湾是美国分化和遏制中国最有效的工具;经济上,美国从对台军售中获取了大量的经济利益。长期以来,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美国认为,美中关系虽然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内容,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于美国的中国,走向统一和强大对美国维持全球霸权构成严重威胁,而与美国拥有共同的意识形态和密切经济联系的台湾,是防止这种威胁的有效武器。因此,美台军事关系是美国亚太战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国可以利用美台军事关系有效地遏制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与美国不同的中国。

从台湾当局的动机看,与美国维持紧密的官方或准官方的军事关系,不但能使台湾当局从美国获得先进的武器装备,以便维持两岸的军事平衡,提升台湾当局的军事实力,增强“以武拒统”的资本,而且还可借机巩固台湾与美国的关系,并以美台军事关系为跳板,使台湾进入“美日安保条约”和美国在亚太地区编织的“东亚安全体系”,使台湾与美国结成直接或间接的“军事同盟”或“准军事同盟”关系,还有助于扩大台湾的“国际影响”,促使台湾问题国际化。

2000年5月20日,台湾政坛实现了从国民党向民进党的政权交替,具有强烈“台独”色彩的民进党取代执政50多年的国民党成为台湾地区的执政党,使两岸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明显增多,美台强化军事关系的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新的台湾当局对美国在政治和军事上必将保持极强的依赖性。新台湾当局可能在“以武拒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因此,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美台军事关系已经并将继续对解决台湾问题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美台军事关系造成两岸长期的分离并阻碍两岸关系今后的发展

1950年后,美国从对抗苏联和遏制中国的战略出发,恢复了美蒋军事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美国政府虽然一再称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但实际上仍把台湾视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冷战结束后,台湾一直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一个重要棋子。美台军事关系自始至终严重阻碍着中国统一的进程,阻碍和破坏着两岸关系的顺利发展。

美蒋《共同防御条约》使台湾当局偏安于台湾长期化和制度化

1950年,美国武力侵入台湾之后,改变了台海地区敌我军事力量的对比。蒋介石为了得到美国军事上的长期支持,开始谋求与美国建立“制度化”的“军事协防关系”。1954年12月,美蒋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条约规定:美国将帮助蒋介石集团“维持并发展”武装部队,“以抵抗武装进攻及由国外指挥之危害其领土完整与政治安定之共产颠覆活动”;台湾允许美国在台湾、澎湖及其附近岛屿部署陆、海、空部队;美国承诺向台提供武器装备和其它军事援助,并在必要时使用武力阻止中国大陆解放台湾。《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意味着美台“军事同盟”关系的正式确立。“条约”签订后,美国开始向台湾派遣军事顾问,向台湾派驻美军,并在台北设立了“驻台美军协防司令部”,从而使蒋介石在50-60年代“反攻大陆”的气焰十分嚣张,先后出动大批飞机和特务,加紧对大陆进行袭扰。美蒋《共同防御条约》使两岸分离长期化和制度化,使中国统一变得更加困难。从此,美国用“条约”的形式分裂了中国。

美国对台湾多次的军事干预造成并维持了两岸长期分离的局面

1949年后美国对台湾问题直接干预促成了台湾问题的形成,并使台湾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新中国建国前后,美国干预台湾主要是推行“反共扶蒋”政策,使台湾与中国大陆分离。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台湾实行武装“保台”,我人民解放军的攻台计划也不得不取消,我在东南沿海从此采取战略守势,重点进行抗美援朝。1950年至1971年间,美国为干预台湾问题六次出兵台海,并引发两岸长期的相互炮击,维持两岸“单打双停”的军事对峙局面20多年。1972年至1989年,美国采取保持准官方的军事关系,维持南岸的军事平衡。从1989年至今,美国则全面提升了美台军事关系的水平,大幅度提升对台军售,想尽一办法保持两岸对立的均势状态。总之,正是美国长期的军事干预造成并维持了两岸的分离。

《与台湾关系法》使美台之间保持了实质性准官方的军事关系

1979年3月美国国会炮制的《与台湾关系法》,是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美国政府与台湾当局事实上恢复准官方军事关系的标志,它不仅违反了中美建交协议,还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使美台军事关系得以实质上的延续与提升。《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的前两天,美国政府就向台湾当局作出五点保证:台湾拥有“国际身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拥有主权;继续发展同台湾除外交之外的全面关系;用另外的立法替代《共同防御条约》;以新的交流形式取代原有代表机构。《与台湾关系法》助长了美国亲台势力和台湾当局的嚣张气焰,强化了台湾当局“顽固拒和”的态度,使台湾当局以后不断利用《与台湾关系法》制造“双重承认”,并企图以“美台关系”为模式,推动与其它国家的实质性“外交关系”。

美台间军援、军售和军事合作关系影响了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

美国对台湾长期的军事援助、军火销售和军事合作,使两岸军事对峙固定化,使两岸关系长期无法得到良性的发展。美台间的军售和军事合作关系恢复了国民党军队元气,从祖国大陆内战中败北的残兵败将在美国军援的滋养下得以重整旗鼓,使台湾当局建立起自己的军事研制和生产体系。在美国的协助下,台湾从60年代初开始,可以自行生产军用卡车、军用吉普车、步枪、机枪、手枪、火炮、小型军用舰艇等。从1990年到1998年,美台军事技术合作涉及金额接近300亿美元(注:王涛:《冷战后的美国对台军售及其对台海局势的影响》,《台湾研究》2000年第2期。)。近几年,台湾的军事预算的1/3至1/2用于从美国采购武器和与美国进行军事技术合作。据法国《费加罗报》(2000年6月22日)报道:1997年至1999年,台湾连续三年成为世界常规武器的最大买家之一。台湾当局依托美台间军售和军事技术合作,推行“精实案”,完成了“二代兵力整建计划”,并将军事战略调整为“防卫固守,有效吓阻”,这些作法破坏了两岸经贸、文化、科技交流良好的发展势头,加剧了两岸关系的紧张。

二、美台军事关系是台湾当局“以武拒统”的主要“靠山”

长期以来,正是依托美台军事关系,台湾当局才与祖国大陆维持了两岸分离和军事对峙的状态。进入90年代,美台军事关系又呈现新的特征,表现为突破性、务实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突破性是指从内容到深度有所突破,尤其表现在军售方面;务实性是指美台军事关系愈发不重形式而重内容;多样化是指双方关系已由单纯军售关系,扩展到军事协防、情报交流、技术合作、人员培训等多种多样。美台军事关系以前是,以后仍然是台湾当局“以武拒统”的主要“靠山”。

美台军事关系使台湾当局从“反攻大陆”发展为“以武拒统”

半个多世纪以来,从蒋家当政到陈水扁上台,美国一直利用提供援助、培植精英、进行政治改造等办法,把台湾塑造成一个西方式的“民主进步、经济发展”的样板,以便以台湾为样板对我进行西化、分化。同时,随着台湾经济、政治模式向西方国家靠拢,岛内已经出现了“新台湾人主义”、“国家意识”等观念,岛内民众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明显萎缩,岛内拒统、谋独、怕战、求安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台湾当局“以武拒统”的心态不断得到强化。50-60年代,美国六次出兵台海,使用武力隔离两岸,使蒋家政权长期偏安于台湾,蒋氏政权得以把“反共复国、反攻大陆”为目标;70-80年代,美国采取“双轨”政策,使得两岸僵局难有松动的迹象;进入90年代,美国更是从实质上强化和提升美台军事关系,实现“以武拒统”、保持两岸对立的均势的战略企图。50多年来,依托美台军事关系,台湾当局从美国采购了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不断提升台军制空、制海、反登陆、反封锁能力,为台湾当局“以武拒统”提供了条件,使台湾当局逐渐弱化与祖国大陆进行和平谈判的动机。

纵恿岛内“台独”势力的发展,鼓励“台独”意识的膨胀

美国与“台独”势力的关系渊远流长,早在40年代末美国政府就曾与“台独”组织有过接触。60至80年代,美国曾经是“台独”组织的大本营,正是这个原因,“台独”的头目都有较强的“亲美”和“媚美”情结,而且与美国政界人士关系较为密切。在蒋氏父子时期,美国在“以台制华”的同时,玩弄“以独制蒋”的伎俩,以便控制和制约蒋氏政权。80年代,蒋经国对“党外势力”采取较为宽容的政策,也与美国的压力有关。李登辉上台后,在美国的支持下,李登辉为“台独”势力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发展空间,李登辉甚至公开与“台独”理念势力同流合污,台上台下,一唱一和,使“台独”势力迅猛发展。陈水扁上台后,更加积极强化“台独”理念,甚至狂妄地提出“决战境外”的“建军备战”的思路,反映出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在“台独”意识上的膨胀和狂妄。美国对台军售的加强、美国航母舰队在台海地区游弋、美国会有关“加强台湾安全法案”的鼓噪,都是对台湾当局实质性“台独”的有力声援,使岛内“台独”势力的气焰随之变得越来越嚣张,使他们对台湾“独立”越来越有“信心”。

支持了台湾当局将台湾问题“国际化”和“亚太化”的企图

美台军事关系是台湾当局“务实外交”的重要基础,美台关系的发展是台湾当局“务实外交”的主要“成就”。1995年李登辉“成功”访美,被台湾媒体自诩为“90年代台湾‘务实外交’的最大突破”。美台间有了实质性关系作基础,台湾当局才得以发展与一些小国、穷国建立所谓的“外交关系”,从而将台湾问题逐步“国际化”和“亚太化”。美对台军售带动了其它西方军火国家对台湾的军售。美国对台湾“民主成就”和“台湾经验”的赞扬,影响了西方国家对台湾问题的态度。美国亲台势力的支持和鼓噪,强化了台湾当局“加入联合国”的活动和台湾当局推行“金钱外交”、“渡假外交”、“校友外交”、“学术外交”等多种方式发展所谓的“外交关系”,美国政界和军界人物先后访问台湾带动了其它国家的政治人物访台。美售台武器破坏了东南亚地区和平稳定,加剧了本地区的军备竞赛,使台湾问题逐步走向“国际化”和“亚太化”,只是没有正式形成国际共识而已。

提升了台军的武器装备水平,增强了台湾当局的军事实力

进入90年代,台湾当局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诡称“中共影响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力量平衡”为由,加速了从美国采购武器装备。台湾当局在采购美国武器装备上不惜投入血本,美国对台湾的军事采购则全力配合。海军装备方面,台湾从美国租借的3艘“诺克斯”级巡防舰,配备有新型武器与声纳和反潜系统,具有强大的反潜能力;“进取”级远洋扫雷舰,在未来反封锁作战中能发挥一定作用,“鱼叉”导弹和F-16导航作战系统,大大增强了台海军舰船的攻击能力。空军装备方面,EC-130H电子侦察飞机可用于监听祖国大陆的无线电信号,提高了台空军的电子战能力和搜集情报的能力;F-16战斗机具有优良战斗性能和先进的导航、通讯和夜视能力,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机种之一;ALR-56M雷达预警系统和ALQ-I84电子对抗吊舱,提高了台军战斗机的电子对抗能力;E-2T空中预警机使台空军实现了远距离探测、自动监视、自动目标跟踪和一体化地处理战场信息的能力。防空系统方面,“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增强了台军反飞机和反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复仇者”防空系统和“针刺”地对空导弹提高了台军的防空和拦截能力,这些防空导弹加上E-2T预警机使台军建成了可以递次拦截、远中近程、高中空全面的防空系统(注:据台军事刊物称,这套防空系统可以侦察大陆弹道导弹的发射和轰炸机行动动向,侦察范围达1000公里,“具有抵御大陆2000-4000架作战飞机的能力”。)。总之,美对台军售大大提升了台军的军事实力。

三、美台军事关系使美国必然会军事干预未来的台海危机

目前,美台军事关系已经使美国因素对台湾问题的影响愈发严重,美国已经深深地卷入到台湾问题之中。美台军事关系现在已经成为我解决台湾问题道路上的一个“绊脚石”,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定时炸弹”。一旦台海危机爆发,美国肯定会对台海危机进行某种程度的军事干预,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本世纪美国军事介入亚太地区共有三次(二次大战中美国开辟太平洋战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每次都与中国有关。第一次中美联盟,联合对日,后两次中美直接或间接为敌。未来台海出现紧张局面时,美国军事干预的方式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当时的中美关系。

从我对台方针看,在发生三种情况时(即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外国侵占台湾、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我只能被迫对台湾采取相应的军事行动。我国军事学者孙振江指出:美国对台海危机的军事介入方式与我对台采取军事行动的方式有直接关系,美国军事介入台湾问题的强度以保证台湾不被我制服为标准,与我军事行动的强度成正比,与台军对我军行动的应对能力成反比。笔者认为,美国将采取外交干预、经济制裁和军事干预的方式干预我对台采取的军事行动。外交干预很可能采取美日联合和利用国际组织插手的方式,在联合国安理会进行活动,推进台湾问题的“联合国化”,借机将台湾从中国永远分离出去,策动通过不利于中国的决议,比如提议向台海地区派驻联合国维和部队等,以促成国际上联合干预台湾局面的形成;经济制裁主要是发动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包括武器禁运,限制高技术出口和冻结贸易关系等经济制裁的措施。

军事干预则包括多种形式。在侦察、预警、通讯、远程精确打击、机动等军事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在台海地区采取任何军事行动想瞒住美国是不可能的,如果我被迫对台使用武力,美国国会极有可能马上突破《与台湾关系法》中的承诺,扩大对台军售范围,提高售台武器的性能水平,立即通过曾被总统否决过的“加强台湾安全法案”,并有望立即获得批准。美台军事关系有可能在1996年的飞跃性的提升后,再一次有所提升。美国对台湾进行军事干预的主要方式可能有:

对我进行军事威慑

由于美台军事关系中包含美国对台湾“安全”的保证,当我对台进行军事威慑和海空封锁的初期,美国必然会出兵台海,以派遣航母战斗群等方式,对我进行军事威慑,企图用武力遏制我打击“台独”的决心。1996年我军在台海地区举行“联合96”军事演习时,美军舰队就曾不顾我方的一再警告,闯入我演习划定区域。这种军事干预方式的目的在于观察台海地区的军事态势,对我进行军事威慑,限制我在台海地区采取进一步的军事行动,以减弱我对台军事威慑和效果,减缓我军事行动对台湾当局和“台独”势力的压力。

为台湾守军护航和运送物资

根据《与台湾关系法》,在台海发生危机时,美国有责任为台湾提供战时的后勤支援。由于美台长期保持的军售关系,在台海出现危机时,美对台军售可能会骤然升温。为增加军售规模和数量,为使售台武器装备尽快形成台军的战斗力,美国可能会派遣军舰为军火船和军用商船护航,向台湾运送武器装备和弹药物资,加快对台军火交货的速度,增强台湾的持续作战能力。同时,美国会尽力避免与中国发生正面的冲突,保持美军随时摆脱或进一步介入的灵活性。这种干预方式使美国保持在台湾问题上主动性和灵活性。

为台军提供情报和电子战支援

不管台海局势是紧张还是缓和,美国早已与台湾军方在情报和电子战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合作,所以,台海危机发生时,美台间在情报和电子战方面的合作会进一步加强,美国会为台湾提供全面的预警、侦察、监视、信息处理与传递等方面的有力支援,配合台军对我实施侦察和监控,协助台军对我进行战役层次或战略层次的电子战。美国在电子战技术装备和实战经验方面明显高我一筹,台湾情报和电子战方面装备在美国的支持也实现了技术升级,水平也有较大提高。情报和电子战支援是最隐蔽、最有效果的军事介入方式,既插手了战争,又不被人知晓,一条关键情报胜过千军万马。

协助台军实行本(外)岛防御作战

当我对台采取海空封锁、火力打击和登岛作战时,如果台军方面应对能力明显不足以抵抗我方所采取的军事行动,美军为了全力保台,实现保卫台湾“安全”的承诺,也可能不惜动用武力,直接协助台军防卫台湾本岛和外岛,比如,为台军运送兵力、为台军机动提供掩护、出动兵力协助台军进行反封锁作战、依托正在建设中或已建成的TMD对我实行反导作战、配合台军对我实施反登陆作战等。还可能在海峡中线对我实施拦截,牵制我对台军事行动。

协助台军对我实施袭扰和打击

在我对台采取海空封锁、火力攻击和登岛作战时,在美台军事关系全面升级的前提下,美台军事协防一旦在外部环境和时机适当时,美国也可能出动兵力,协防台湾,甚至突破“防御”作战界限,单独或联合其它国家的军事力量对我东南沿海地区实施海空袭扰,以某种程度上的进攻作战的样式,达到配合和协助台军防御作战的目的。这种打击的方式包括:舰、机交火、轰炸或偷袭我方军事目标、支援和配合台军在我战役纵深进行空降和机降、配合台军占领台湾局部地区等。这种军事干预已不是保卫台湾了,而是中美发生了全面的军事冲突。

对我发出将冲突升级的叫嚣

若我对台实施海空封锁、登岛作战后,岛内出现混乱局面,台湾大有一触即溃之势时,战场会迅速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美国的军事介入也会因“远水解不了近渴”而无能为力。若此时的世界格局和亚太格局促成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不惜为台湾而与中国发生冲突的话,美国就会向中国发出全面扩大冲突甚至发出战略性或战役性的核威胁的叫嚣,并有可能对我作战部署进行全面打击。美国一旦全面高强度介入,就意味着中美全面对抗的开始,中美之间的大规模交战就不可能避免。

四、美台军事关系增加了我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

未来解决台湾问题过程中,我一旦使用武力,美国必然进行军事介入,美国这样做,不但是其亚太战略的需要,更是美国对“东亚安全体系”内国家做出的一种“姿态”,美国对于亚太的任何危机都会作出坚决保卫“亚太安全”和维持亚太地区战略平衡的样子,尤其这种危机与自己关联紧密时。美国未来对台海地区的军事干预必然会增加我对台使用武力的难度。

美国对台军售极大地影响和带动了其它国家对台湾的军售

美国对台军售是美台军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对台军售从未停止过,成为阻碍两岸统一的重要障碍。不仅如此,美国对台军售对其它西方军火大国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在美对台军售的影响下,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纷纷效仿,这些国家不愿失去台湾这个巨大的军火市场,加上台湾当局企图借购买军火之机,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实质性关系,扩大台湾的国际影响,所以,台湾当局的军火采购一度十分火爆。80年代从荷兰采购了潜艇,1992年从法国采购了“幻影-2000”战斗机,1994年从德国采购了坦克排雷装备。面对一些国家竟相向台出售军火这种状况,台湾当局的态度是“多多益善”。由于受美对台军售的影响,加上西欧对美国政治上力图显示出某种独立性,使台湾军购在欧洲国家不断得手,台湾在军备采购渠道上日趋走向国际化。

美台未来的“准军事协作关系”对我对台采取的军事行动有牵制作用

笔者认为,美军在东亚地区的军事部署,是美国总体军事力量在亚太地区的延伸,一旦台海局势紧张,美军会依托这些部署马上作出反应。目前,美台军事关系中“准军事关系”正在被强化。若台湾加入TMD及被纳入“东亚安全体系”之中将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一旦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就会与美国亚太地区军事基地网(由美国驻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军事基地组成)、美国航母舰队、日本海上自卫队、东南亚其它国家军事力量和台湾地区的军事力量组成的松散的军事集团,形成对峙局面。虽然,驻东亚的美军从规模上看不足以直接威胁我在台湾问题上采取军事行动,但如果美国在“东亚安全体系”鼓噪成功的话,美国有可能从东北部(朝鲜半岛和日本海,尤其是钓鱼岛)和东南部(东南亚国家和南海)南北两个方向上对我形成围堵和夹击的局面,加上我南海局势仍对我有较大的牵制作用,且美军有较强的跨洲、跨海机动能力,美军及其主导的“东亚安全体系”足以在我对台采取军事行动时对我进行战略牵制。

美对台情报和电子战的支援使我对台侦察预警能力面临挑战

目前,虽然台湾还未正式加入“东亚安全体系”,但美台围绕TMD初级阶段的情报和电子战方面的军事合作已经展开。2000年8月,台军进行的“汉光”16号演习中,情报和电子战被提高到战略性的地位。美台间围绕提高台军的侦察预警和情报收集能力的军事合作已经形成“制度化”的交流机制。比如,美国协助台军改善了海空军装备的侦察和预警系统、美国定期向台湾提供有关台海地区的军用侦察卫星照片、美国为台军培训大批情报军官等。仅1990年到1995年间,美国与台湾在军事情报方面的合作项目就包括:“天网”导弹监视系统、4架E-2T空中预警机、改装了电子战飞机、发射了“中卫1号”卫星等。到1998年底,台军在美国的援助下,建成了“强网”防空预警系统,并与E-2T型预警机完成联结。据台军称利用该网台军监控祖国大陆的能力大大增强(注:据台媒体报道,强网系统防空预警系统可同时监控大陆600个空中目标,指挥引导台军150架飞机实施拦截作战,如E-2T型预警机升空配合,其有效探测距离达480公里,可在268公里以外发现巡航导弹,对时速1200公里、低空300米的目标,比地面雷达早20分钟发现。据台湾媒体称,经过改进的台空军预警系统对我沿海一线机场飞机活动的发现率达95%以上,有时还能提前侦获我飞行计划。预计到2001年,台军对空侦察能力交扩大至整个华中、华东地区,对低空目标探测能力也将成倍增长,台军的防空预警时间将缩短为25分钟。)。此外,台湾加入TMD之后,台湾有可能与美国及“东亚安全体系”内其它国家实现情报和战场信息共享,台湾对我导弹的侦测能力可望有所突破,届时,将使台湾建成航天、航空、海面与地面相结合的一体化防空、侦察、预警体系,从而将对我对台军事斗争准备和对台军事斗争中的侦察预警能力构成巨大的威胁。

美台军事关系直接影响我对台实施“打、封、登”行动的效果

90年代,台湾利用美国军售和美台军事技术合作,实现了主战兵器的全面更新,到2001年止,台军针对我对台可能实施的“打、封、登”军事行动将全面完成“二代兵力整建计划”,二代武器装备将全部部署到位,台军的攻防作战能力将明显增强。其新武器大多从美国购得,技、战术性能先进,导弹化、电子化、自动化程度较高。台军大部分主战装备都具有90年代的先进水平,防卫能力特别是海空防御和近海反封锁作战能力明显增强。台湾已向美国提出购买装备有“宙斯盾”武器系统的驱逐舰计划,这是TMD海基高空防御系统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海上攻防作战的重要兵力,如果购买成功,将使台军整体海上攻防作战能力、快速机动能力和抗衡祖国大陆伞兵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实质性提高,从而给我对台实施“打、封、登”军事行动带来较大的困难。

五、美台军事关系的发展增加了我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必要性

美台军事关系已经成为我解决台湾问题中最主要的外部因素。美台军事关系的走向对能否顺利解决台湾问题将产生决定性影响。分析美国未来的东亚战略和对台政策,分析台湾当局的祖国大陆政策,可以肯定美国将继续执行“以台制华”政策,台湾当局也将继续玩弄“依美拒统”的伎俩,继续“以拖促独”,并极力促成台海发生危机时美国高强度地军事介入,这无疑增加了我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必要性。

倒向美国的台湾军事战略对祖国大陆构成现实的军事威胁

美国未来在东亚的战略是“防止统一的中国在东北亚占据主导地位”(注:王纯银:《美国新东亚安全战略评析》,《东北亚论坛》1999年第3期。)。美台双方都视中国大陆为台海地区现实的对手,美国则更是视中国为潜在的全球性对手,所以,台湾的军事战略正在与美国的东亚地区战略趋同。因此,日美“安保条约”把台湾包括进去,美才主张将台湾纳入TMD、美国军事力量在台海局势紧张时才会光顾台海。这种局面不但增加我对台动武的难度,还对我东南沿海地区构成现实的军事威胁。以台空军从美国采购的F-16战斗机为例,该机种作战半径可达我盐城——蚌埠——武汉——梧州一线,该机种对我华东地区的重要战略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直接的威胁。美台军事战略关系上的日渐密切不但加强了美国对台海地区的渗透,也使美国可以借机加快了对南中国海地区进行战略渗透,遂使南海问题变得复杂,我解决南海争端变得更加困难。

美台军事关系的发展使美日联合干预台湾问题的可能性增加

美国企图借美台军事关系不断深化之机将台湾纳入“东亚安全体系”,从而进一步主导亚太地区的安全机制;而台湾当局则欲借加入TMD之机,继续抗拒两岸的统一进程。双方各有所需,自然一拍即合,美台军事关系出现了军事一体化的趋势。民进党上台前就曾极力主张台湾加入TMD。民进党上台后,推动台湾加入TMD的政策不会改变。因此,美台军事关系的发展使台湾问题在亚太地区面临美日两强联合制衡和防范中国的局面。以军事联盟对付对手是美国一惯的作法。在亚太地区,美国构建的“日美安保体系”以对付“不听话者”(如朝鲜)和潜在的对手——中国。接纳台湾进入美日军事同盟之后,就会出现美日台三方联合对我形成对峙的态势。从近期看,日美同盟适用范围包括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南沙海域在内的整个亚太地区,这是对我国安全及领土完整的巨大威胁。无疑使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希望变得渺茫,而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必要性却在不断增加。

台湾若加入TMD会改变中国大陆与台湾当局在台海地区的军事平衡

美国将台湾纳入“东亚安全体系”,将使中国解决台湾问题时必须面对体系内与美国有防务合作关系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泰国和菲律宾等国家,将改变我在台海地区的军事优势。台湾被纳入到这个体系及加入TMD之后,台湾问题将更加复杂化,我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环境会进一步恶化。虽然学术界对TMD的军事效应评价不高,但名为“防御”实为“进攻”的TMD将改变中国大陆与台湾当局在台海地区的军事平衡(注:笔者之所以称TMD为名为“防御”,实为“进攻”,是由于TMD将使未来我解决台湾问题过程中会受到巨大的战略牵制,其实质是美国在中国东南亚编织的一张维护东亚霸权地位、制衡中国、保卫台湾的网,是借“防御”的幌子,在中国大陆附近部署导弹“进攻”体系,是打算把美国的战略防线推近中国沿海,这实质上是一种“前沿抵近配置”,其严重性已经与前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威胁美国一样,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给未来我解决台湾问题带来巨大困难,只是美国在作法上更为狡猾。),将会给台湾当局带来巨大的政治效应,同时,很可能大大削弱我有限的导弹和核反击能力。目前,台湾已从美国引进了TMD第一阶段所需要的“爱国者”导弹及相配套的雷达预警系统,美国、日本、台湾对TMD的研制经费目前也已经投入到位。随着美台联合建设TMD步伐的加快,亚太地区稳定的安全格局和战略平衡将被破坏,中国的军事力量有被严重削弱的危险。

使和平统一的希望越来越小,武力解决的必要性越来越大

由于美国从中作梗,台湾当局挟洋自重,美台军事关系近几年来事实上不断得到强化,使台湾和平统一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武力解决的必要性不断增加。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军事介入已经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重要障碍,甚至可能发展成两国关系的爆炸性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2页。)。如果美国缺乏对中国人民在维护主权和渴望统一的民族感情方面的理解与尊重,很可能由于美国对台湾问题不明智地军事介入,最终必会引发中美的军事对峙甚至中低强度的军事冲突。美台军事关系强化了台湾当局在台湾问题上“以拖促独”的心理。美国对台政策的近期战略是希望台海地区维持现状,但从长远看两岸统一的问题,美国扶持台湾当局分离于祖国大陆的企图不会改变,台湾当局的维持两岸分离的企图也不会改变。在美国的纵恿和鼓励下,台湾当局“以拖促独”的心理不断得到强化,而“拖”只能增加“台独”的倾向,武力解决的必要性越来越大。

标签:;  ;  ;  ;  ;  ;  ;  ;  ;  ;  ;  ;  ;  ;  ;  

美台军事关系对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影响_军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