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美学提高护生非语言沟通能力探讨论文_戴叶花,贺棋(通讯作者)

湘南学院护理学系基护教研室 湖南郴州 423099

【摘 要】目的 探讨护理美学教育和提高学生的非语言交际技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46名护生接受护理审美教育,对护生进行自我评定量表的设计的调查,运用非语言沟通能力自评量表,评估其非语言交际能力。结果 护理专业学生对审美教育的关注可以提高他们的非语言交际能力,并能在短期内提高其非语言交际能力,对于短期的外部指标效果较好,对于长期内部指标效果较差。结论 优化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提高护理专业学生通过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审美教育,在教学中考虑到培养护生的外在性和内在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护理美学;护生;非语言沟通能力

护理美学研究是护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的和主要目的之一,其目的是要创造一个职业的护理美的形象。护理职业形象美是通过其内在品质表现出来的外在形象(仪表,语言,行为,等),现为内在美和外在美和谐统一[1]。通过审美教育使护生懂得,语言沟通是人类交流思想,联络感情进行社会交往的工具,它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通过第二信号系统[2]。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语言沟通的效果=7%文字+38%的声调+55%的面部表情。这些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如面部表情、眼神接触、个人位置和距离、仪器仪表等正是非语言沟通的内容[3]。笔者发现,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护理美学教育中确实有助于提高护生的非语言交流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校 2012级护理本科1个班共4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 护理美学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见表1)。

表1 护理美学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在问卷调查中,护生通过对护理美学课程的学习,增加了护理学生的非言语沟通能力。对非语言沟通相关知识的了解,非语言沟通在人际交往中重要性,非语言沟通能力有所提高的回答占90%以上。对于问卷中涉及的在中短期内较易改变的指标,如微笑,适当的目光接触,认真倾听对方谈话的时间,使用身势语(点头、手势等)的频率,注意自己的仪表整洁、端庄等的回答超过60%以上,说明了护理美学教育对提高护理学生非言语交际能力中期,外部指标效果较好。对于问卷中正确地选择空间位置及距离,待人接物是否更亲切、和蔼,风度是否更稳重、高雅回答的形式比小于60%,说明护理美学教育对提高长期的内在的非语言沟通能力效果有待探讨。

3 讨论

非言语沟通是指人体语言(非言语行为)为载体,或者是由人的动作行为,表情,目光,空间距离和辅助语言的人际信息沟通;人与人相互之间则通过姿态,仪表,类语言,触摸,保持适当的距离的方式提高语言沟通的表现力,影响和作用,更好地传递人的思想,感情和信息[4]。

3.1 护理美学教育可以提高护生的非语言沟通能力

护理美学教育以提高护理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的,培养学生美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引导护生美的感受,并应用美于护理工作实践,自觉升华护理服务的护理艺术,用护理美的原则净化心灵,塑造高尚的护士职业形象,在优美的环境中提供完善的护理,促进患者恢复,改善人类健康,提高社会人口的健康水平。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强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审美教育,同时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非语言沟通能力。

3.2 加强对护生形象美、语言美和行为美等外在审美能力的培养

由于本科护生的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美学教育课程相对不足,而个人修养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是相当重要的。对于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很快的如仪表、语言、行为等外部可见的美学素养加强培训,采取逐步规范化培训方法,尤其是形象设计,现场示范,充分发挥护理专业学生的创造力,以求在短期内自己的美好形象得以树立。

3.3 重视对护生道德美和修养美等内在审美能力的培养

外在美只是表面形象,可以说有了外在美不一定有内在美,就是说没有内在美也以有外在美,但是如果没有内在美,外在美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像一朵失去根的花,很快会枯萎的,对于护理人员和学生来说,必须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才会在内心深处有美的标准,映射出对万事万物美的评判,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护生的内在美是护理美学教育的核心。

3.3.1 升华护理教师的审美感受 怎样培养护生的内在美呢?让他们学习好心人吗?这未免太过模糊,应该教会他们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化的优秀成果[5],远离社会污染,净化心灵,现在社会,人的心理环境和生存环境一样受到染污,色情,凶杀,争斗,各种污染让护理学生也在劫难逃。而护理教师也时时受到不同的挑战。美之所以使人感到可爱,美的形象中之所以有感染的力量,就在于美的形象中蕴涵着人的本质。护理专业教师既是“白衣天使”, 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俗话说,儿孙不用管,全凭德行感,护理教师尤其要提高自己的美学修养。护理教师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教师的言语直接影响护生对“天使”形象的理解,影响护生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基本态度。因此,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状态,创造一个伟大的内心世界,护理教师应具备本质的美来感染学生,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榜样。

3.3.2注重培养护生的诚实美和善良美 护理的先驱南丁格尔说过,“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与美的化身。”因为护理的对象是不了解情况,不知道护理程序,甚至是在昏迷状态的患者。因此培养护理学生的内在真善美是最重要的任务,在未来的工作中,护理专业的学生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护士,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个高尚的心理价值。

3.3.3 注意培养护生的宽容美 护理职业是这个世界上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我们没有必要在护理人员承受了巨大压力后给他们戴各种高帽,说他们怎么怎么崇高云云。而是从因果层面让他们获得更深广的认知。世界就这么大,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内心需要保护,而护理就是这个伟大的保护神,有人说,护理人员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连自己也保护不了又如何去保护整个时间的人心?因为护理的对象是患者,人在疾病状态下生理、心理压力都很大,由于疾病的折磨,其情感、意志、行为都会发生改变,稍不满意患者可能就会大发雷霆,增加护理的工作量和护理难度。对此护理人员首先要冷静下来,把自己变成一块磐石,之所以成为磐石,是因为中国有个成语叫稳如磐石,磐石又沉着又冷静,风吹不动,雨打不散,有厚重感。作为护士,必须要有一颗宽容的心。病人之所以为病人,他们不仅仅身体有病,心理上或多或少有点缺陷,而这些缺陷,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说,正式当代护理所要解决的难题。比如现在事物,无不有化肥农药添加剂,怎样才能不生病,智者懂得:“清净心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慈悲心可以排毒。”而在现实生活中,慈悲心可以化解纠纷,有了慈悲宽容之心,才能做好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群, 田玉梅, 王昭昭.护理美学教育与提高护生非语言沟通能力相关性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08):101-102.

[2]黄毅.浅议加强护生的护理美学教育[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24):85-86.

[3]朱德巧, 杨翔.护生护理礼仪规范与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20):124-125.

[4]袁曦.偏重中国传统美学修养的护理美学教学创新[J].中国医药科学, 2012(15):166-167.

论文作者:戴叶花,贺棋(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1

标签:;  ;  ;  ;  ;  ;  ;  ;  

护理美学提高护生非语言沟通能力探讨论文_戴叶花,贺棋(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