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真理标准讨论”30周年笔谈——解放思想要针对现实困难和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笔谈论文,真理论文,困难论文,周年论文,现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又强调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学术界掀起了关于解放思想的大讨论。这一大讨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将有力推动对改革开放30年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力推动改革开放,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大讨论的一个焦点是:这次解放思想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各家观点纷纷登场,其中有不少值得商榷的提法。
例如,有的人讲,如果说前两次思想解放是还利于民的话,那么这一次则更偏重于还权于民,要让民间组织有权利。政府首先还原成一个法治的服务型的政府,再深一步的政治体制改革更是还权于民的过程。新一轮的思想解放更多是从规制上,完善还权于民的规制建设。
也有人类似地说:这一次解放思想,就应该继续推进深层次的体制变革,促进从民生社会向民权社会转型。
也有人说,这次思想解放所针对的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极对立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理论观念,目标就是要超越这种思维方式和理论观念。这次思想解放归结为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建设以社会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的新式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还有人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旗帜下,在全球化的水平上,综合消化吸收古往今来的所有文明成果就成为解放思想的新主题,成为中华民族的新方向。
我认为,以上这些说法都有偏颇,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或者隐含着错误倾向。这些看法的流行会对舆论产生误导,冲淡当前解放思想的主要目标,干扰改革开放。
十七大报告提出继续解放思想,主旨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我们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那么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什么呢?十七大报告对此进行了高度概括,指出“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十七大报告指出的这八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总体上讲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产物。解决以上八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关键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当前解放思想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排除各种阻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努力探索创新各种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论和体制机制。
解放思想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有任何的教条主义,不能照抄照搬现成模式,一切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实际和现实条件制定我们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当前,解放思想就要着力破除各种新迷信。
一要破除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迷信。近年来,我国学术界“言必称欧美”的现象盛行,崇拜西方模式的心态十分强烈。有的人鼓吹新自由主义,推崇民主社会主义,宣扬所谓具有普适性的西方多党制民主模式,等等。总之,热衷于照抄照搬别人的现成模式,而不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当今世情出发,艰辛探索符合客观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二要破除对“改革”的迷信。这里是加引号的改革,不是指宏观的改革国策,而是指具体的改革措施。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但是,多年来,有的人有意无意设立新的“凡是”禁区,把具体的改革等同于抽象的改革,以形而上学的方式和态度对待批评者,把对某项具体改革举措的质疑、批评和否定视为是反对改革。似乎凡是改革,就都是正确的。“改革”一词成了新“神话”。谁打着“改革”旗帜,喊着“改革”口号,谁就好像掌握了绝对真理。谁批评或反思改革中的一些举措,谁就有可能被视为反对改革,被扣上“左”的帽子。有的人把当前存在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改革不到位,鼓吹一改就灵。而无视改革本身也可能带来问题,改革也可能出错。这种对改革的神化导致我们在改革过程中犯错误,犯了错误也不能及时纠正。
三要破除对“改革精英”的迷信。近些年来,一些人极力把自己打扮成改革派,披上改革光环。舆论也使劲吹捧某些所谓的“精英”,所谓的改革派。改革开放是人民群众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是改革的推进者和实践者。改革不是少数人、少数部门的专利,更不是几个“精英”的专利。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任何改革举措要付诸实践并最终获得成功,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离开了人民群众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任何完美无缺的改革举措都只能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因此,我们要破除对“改革精英”的迷信。要牢固树立人民改革观。我们的各种重大改革举措必须充分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革要由人民来决定。人民不是改革的对象,而是改革的主体。体现在体制机制上,重大改革政策和举措必须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要从制度上保障各级人大代表由人民来选择。
解放思想就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也就是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的求真务实,要敢于正视现实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破除各种迷信。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样才能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