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唐丹

唐丹

(江苏省淮阴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淮安 223001)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接收的106例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就诊序列号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前后神经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8%,高于对照组的71.70%(P<0.05);护理后,两组FIM和BI评分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更大(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强化整体治疗效果,是改善患者预后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237-02

脑卒中偏瘫是卒中发病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如何通过护理干预提高卒中偏瘫患者预后一直是近年来临床护理研究的重点。本院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减轻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为加以证实,我们开展了临床护理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接收的106例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男性,46例女性,年龄为56~74岁,中位数为63岁,病程为2~65h,中位数为35h。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出血性40例,缺血性66例。采用就诊序列号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将两组各项一般资料进行独立样本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可实施对照研究。

1.2 方法

1.2.1对照组 按照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如监测患者心率、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若有异常及时报告主治医生;遵从医嘱为患者用药,若需口服,应告知患者服用剂量、时间及相关注意事项。

1.2.2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早期康复护理,主要内容如下:(1)生活能力康复训练。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有意识地锻炼患者自行如厕、自主穿衣吃饭、刷牙、洗澡等,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保持耐心,勿因急躁打击患者坚持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和自信心[1]。每天可反复训练三次,单次训练时间不可超过半小时。(2)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病情进入稳定期即可开展肢体活动训练,前期阶段可指导患者在床上活动患侧关节,协助患者练习起坐,并及时纠正其坐姿。每天可反复训练三次,时间控制在15~30min内,以免活动时间过长造成不适;待患者肌张力有所好转后,可陪护患者练习站立、行走、自主起坐等动作,同时开展机能康复训练,练习频次和时间可依据患者个体差异适当调整;待患者肌张力和耐力明显恢复后,即可指导患者练习阶梯式走路,促使关节功能快速恢复。(3)心理疏导。主动亲近患者,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尽早接受偏瘫事实;通过语言诱导给予患者精神鼓舞,增强患者康复信心;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避免患者过于封闭而抵触康复训练[2],通过完善护理细节并改进服务态度,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进而其改善遵医行为。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前后神经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情况。(1)根据NIHSS评分变化判定疗效,其中NIHSS评分降低不低于90%视为治愈,降低幅度介于45%~89%视为显效,降低幅度介于18%~44%视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则视为无效。(2)神经运动功能测评采用Fugl-Meyer评分法(FI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评参考Barthel指数(BI),得分愈高提示能力愈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统计两组临床疗效

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大脑组织缺血缺氧,神经功能不可避免会遭受破坏。临床公认,采取有效措施让未受损神经承担已受损神经负责的生理功能是恢复卒中患者神经运动功能的可靠途径,而可行性措施便是康复护理训练[3]。在本次研究中,我们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循序渐进开展肢体运动、日常生活活动等训练。同时,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度,护理人员注重适时心理疏导,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68%,高于对照组的71.70%(P<0.05),表明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护理后,观察组FIM评分由(35.28±12.41)分增至(64.32±14.33)分,BI评分由(6.34±1.64)分增至(23.46±3.38)分,对照组FIM评分由(34.55±11.95)分增至(45.77±12.51)分,BI评分由(6.41±1.56)分增至(13.63±2.86)分,两组FIM和BI评分均有所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更大(P<0.05),表明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切实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减轻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强化整体治疗效果,是改善患者预后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1]柏慧华.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02):18-19.

[2]舒峰.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9):1709-1710.

[3]田静,陈周静,夏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1):208+212.

论文作者:唐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9

标签:;  ;  ;  ;  ;  ;  ;  ;  

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唐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