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在预防多病种传染病区交叉感染中的应用论文_聂梅

胜利石油管理局滨海医院 257237

摘要: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干预在预防多病种传染病区交叉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传染病病房接收的传染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分别接受细节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耐受1例,交叉感染1例,紫外线致皮肤损伤0例,合计2例;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耐受4例,交叉感染3例,紫外线致皮肤损伤1例,合计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干预在预防多病种传染病区交叉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细节护理干预;多病种传染病区交叉感染

为了观察细节护理干预在预防多病种传染病区交叉感染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传染病病房接收的传染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传染病病房接收的传染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流行性腮腺炎12例,麻疹13例,病毒性肝炎11例,性疾病8例。入选标准:①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③病理、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传染性疾病;④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1]。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②精神障碍或智力障碍;③语言沟通功能障碍;④不能配合完成研究[2]。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40.7±22.6岁;男12例,女10例。对照组22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1.5±20.3岁;男11例,女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细节护理:①病区管理:落实病区隔离制度,明确划分病区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三个区域,对不同分区基础设施进行分类标记,分开各种用品,遵循接诊制度定期消毒,相同病种病人同住一室,根据疾病种类与病情合理安排病房;②心理护理:护理工作人员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引导患者排解负面心理情绪;③健康教育:组织开展交流会、知识讲座、健康教育视频播放等活动,发放宣传手册,为患者讲解各种常见交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提高患者对交叉感染的警惕性,确保患者能够自觉遵守病区消毒隔离制度;④加强消毒隔离:遵循随时消毒、日消毒、周消毒以及终末消毒制度,即刻回收所需一次性消耗品妥善处理,防止发生无意识交叉感染,为提出陪护要求的家属讲解消毒隔离的控制探访的重要性,争取家属的理解和支持[3]。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耐受、交叉感染、紫外线致皮肤损伤等院内风险事件的发生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n,%)经卡方检验,计量资料(±s)经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两组患者较差感染与其他风险事件发生例数

观察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耐受1例,交叉感染1例,紫外线致皮肤损伤0例,合计2例;对照组患者药物不耐受4例,交叉感染3例,紫外线致皮肤损伤1例,合计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交叉感染是医院传染病科住院病房危害最为严重,也最为常见的风险事件,受到医院条件限制,大部分传染病房都不能实现面向某一病种的绝对隔离治疗,大部分传染病患者都接受集中化住院管理[4]。

传染病患者病情特殊,有高度传染性,患者可能会疾病发病机制、传播途径、治疗方法、配合方法以及预后情况缺乏了解,对护理和治疗以及消毒隔离管理的配合程度较差,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加重患者病情,也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较大的心理、生理以及经济压力,不利于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开展。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多病种传染区交叉感染控制工作的有效性,本次研究开展了预防多病种传染病房交叉感染的细节护理干预,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细节护理在多病种传染病区感染预防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护理管理工作的细致程度,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娴熟、安全的护理服务,降低患者交叉感染风险[5]。

细节护理重视多病种传染病区的小规模消毒隔离,将多病种传染病区划分为不同的被污染等级,通过调查分析患者的病种病情以及基础情况,把患者分配到合适隔离等级的病房,从而有效实现了不同病种之间的物理隔离,从根源上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另一方面,多病种传染病区患者对自己病情担心,也担忧自己再次感染其他疾病,存在着一定的紧张焦虑心理,对护理和治疗服务的配合程度相对较差,容易出现不配合治疗和护理的情况,对病区内消毒隔离制度的遵守程度也受到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细节护理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就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客观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在此基础上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通过音乐疗法、沟通疗法和观看电视节目等多种方式排解患者的负面情绪,赢取患者的信任和配合,从而提高病区消毒隔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结语:

综上,细节护理干预在预防多病种传染病区交叉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晓扬.风险防控措施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4):293-294.

[2]张玉娟,郑蓉,吴林燕等.梅毒患者的围手术期院内感染管理[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4):755-757.

[3]丁艳.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的防范[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138,141.

[4]肖秀容,杨惠玉.门诊换药室的护理要点及预防感染方式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2):161-162.

[5]李红华,宋琼,宗秀娟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J].当代医学,2017,23(10):158-159.

论文作者:聂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7

标签:;  ;  ;  ;  ;  ;  ;  ;  

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在预防多病种传染病区交叉感染中的应用论文_聂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