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线的危害与防护李凤明论文_李凤明

放射线的危害与防护李凤明论文_李凤明

十八站职工医院 165201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放射线的辐射对身体机能的影响,为长期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提供防护措施和指导。方法:选取我院在手术室工作的医护人员200例,对其在医院工作的时期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130名在手术室经常接触放射线的医护人员皮肤、视觉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医护人员受辐射导致健康出现问题的几率为65%。结论:医务工作者在利用放射线的同时,必须重视放射线防护。为了降低放射线线对人体的伤害,医务工作者在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治疗的同时也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关键词:放射线;危害;防护

随着临床医学在近代的高速发展,许多疑难杂症都能够得到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患者的生存率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其中放射线技术在疾病诊断的过程和治疗中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发挥作用的同时放射线也是一把双刃剑,放射线的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长期接触放射线的医护人员一定要有必要的防护措施,因此只有充分了解放射线并明确它的危害,对高危因素进行探究和分析才能够有效地减少放射线的辐射对人体机能的严重损害。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1月~2016年1月间在我院的手术室进行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共200例。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35岁,其中男性医护人员100名,女性医护人员100名,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多为3年到11年。经过相关诊断,有130名在手术室经常接触放射线的医护人员皮肤、视觉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年龄在27岁到50岁之间,其中有10例消化功能减退,胃部、肠道等消化功能下降;15例是甲状腺、乳腺均发生病变,48例视觉下降较快,眼球出现感染,12例女护士卵巢、子宫出现囊肿,45例皮肤出现干裂、暗黄、发黄等症状等问题。

1.2方法

本研究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着重对着200名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尤其是经常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的接触时间和自身状况与没有经常接触放射线的医护人员进行对比和分析。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将医护人员按照接触放射线时间长短、性别、防护情况进行对比。同时本研究的相关人员对工作人员的健康报告进行具体分析,为研究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1.3观察指标

观察200名医护人员的一般资料情况。观察变化情况。观察200名在手术室经常接触放射线的医护人员皮肤、视觉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情况和变化情况。通过统计学检验我们得出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通过对我院在手术室工作的200名医护人员的工作时期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和资料对比,主要得出了以下结果:有130名在手术室经常接触放射线的医护人员皮肤、视觉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医护人员受辐射导致健康出现问题的几率为65%。医护人员受辐射影响的主要因素有长期接触,不注重防护措施,照射剂量超过规定等,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工作人员在手术室工作过程中受放射线危害的具体情况

通过本研究的调查我们发现,在200名在手术室工作的医护人员中,有130名在手术室经常接触放射线的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放射线辐射,其中受辐射者的主要高危因素为长期接触,不注重防护措施,照射剂量超过规定等方面。同时患者发生感染的部位多为皮肤、视觉系统和消化系统等部门,下面将对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深入讨论。

3.2医疗放射线的危害

医护人员在治疗病患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使用放射线,但是在接触射线的过程中,若防护措施不当或违反操作规程,人体受照射后吸收的射线剂量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发生损害作用。一般来说,照射剂量越大,产生的危害越严重。如发生核事故和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其一次性接受非常大的辐射剂量,容易引起机体急性损伤。但是像医生护士等工作者长期接受一定剂量的照射,则会引起慢性放射性损伤。人体在大剂量射线的照射下,几乎所有系统、器官均可发生病理改变[1-3]。常见的有皮肤损伤如出现红斑、水疱、溃疡等;比较隐藏的病变如造血功能障碍,白细胞减少,发生再障、白血病等;如儿童和孕妇接触放射线会导致发育异常,婴儿先天畸形、孕妇习惯性流产或者产出死胎;常见的还有视觉系统的晶状体损伤产生白内障;消化系统损伤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内分泌系统损伤:出现垂体、肾上腺皮质、甲状腺分泌功能增强或降低;免疫系统损伤和神经系统损伤对人体损害非常严重,再严重时甚至可以诱发癌症。

3.3减少放射线危害的主要防护方法

因为放射线辐射能引起人体多系统损害,所以要求医务工作者在使用放射线进行治疗时必须进行防护。医护人员受辐射影响的主要因素有长期接触,不注重防护措施,照射剂量超过规定等,所以医务工作者在拟定治疗方案时要控制好放射线的剂量和照射时间,严格把控,多照一秒钟都会对患者产生非常大的伤害。工作人员要戴好防护用具如遮光器等,保证不漏射线,医院要重点建设放射线治疗室,完善隔离设施,窗口要装有铅滤过板等,进一步减小辐射危害。作为合格的医护人员,还要控制照射距离,一般来说,距离放射源越远,受到的辐射越小,且按照医疗相关规定,医护人员要在放射线治疗时定时休息,不要高强度、长时间暴露在放射线下。医护人员还可以通过食物和保健品为身体补充营养,尽量减少放射线的辐射危害,可以多吃一些高纤维食物和蔬菜水果,还应该经常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最好做到经常体检,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医护人员要注重防护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患者的治疗方法,医生在拟定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患者情况,除非必要用放射线治疗,其余的情况尽量采用其他治疗方法,减少放射线的使用。儿童、老人和孕妇要远离放射线,做好保护自己的措施,不靠近医院手术室和放射治疗室周围,从源头上杜绝放射线的潜在危害。

放射线虽然在治疗上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相应的危害也一直伴随着人们。只有通过上述方法才能够减少辐射的危害,医护人员在进行放射线治疗患者的同时要注意自身防护,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和宣传防护意识,建立防护制度,明确防护责任,更好地保护放射线工作者和受检者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射线技术的应用更加科学完善。

参考文献:

[1] 栾绪全,李海云,禹长兰. 浅谈射线在医学应用中防护的重要性[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252-254.

[2] 郑志敏. 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与防护对策探讨[J]. 论著,2013,(12):36-37.

[3] 装向滨. 浅析放射线的危害与防护[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62.

论文作者:李凤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1

标签:;  ;  ;  ;  ;  ;  ;  ;  

放射线的危害与防护李凤明论文_李凤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