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历史题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论文_尹碧辉

用好历史题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论文_尹碧辉

湖北省咸丰县高乐山镇民族中学 445699

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的思想武器。历史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题材,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历史教学中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爱国热情也是一个永恒的教育主题。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利用初中历史教材中的题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呢呢?我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与感悟。

一、用乡土历史题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具体的材料,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题材。例如我在教学中,把乡土教材中的两个发生在我县境内的真实历史素材用于教学。 “忠堡大捷”战役:发生在1935年6月,地点位于我县的忠堡镇,1935年,贺龙率领的红二、六军团为策应中央红军突围北上,积极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大量消灭、牵制国民党军。在我县忠堡镇与国民党四十一师师长张振汉的主力部队的战役。歼灭国军一个师部、一个旅和一个特务营,并予国军右、中两路以沉重打击,取得了红军北进鄂西的第一个大胜仗。小村红军洞烈士公园: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二方面军建立湘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地点,人民解放军和74位革命烈士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在小村穿洞浴血奋战,英勇献身。为了追思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而修建的。这样把爱国斗争讲近了,把爱国人物讲亲了,家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学生对本乡本土的历史人物、事迹、文物遗址多少有些了解。教学初中历史时联系他们从小耳闻目睹的乡土历史,将使学生倍感亲切,产生自豪感和光荣感,从而激起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培养学生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为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用中国辉煌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习并明确: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一部伟大的历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是人类祖先最早发源地之一,同埃及、印度、巴比伦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早在公元前21世纪就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中国有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有世界闻名的四大发明;有伟大的万里长城;也有碧波千里的南北大运河;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通过向学生进行祖国悠久历史和辉煌灿烂文化传统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再结合我国已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现在的经济的繁荣、国家强盛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和保证。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教育学生要从小立志为实现振兴中华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三、用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执着追求的完美的精神气质。新中国刚成立时,一批留学国外的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钱三强更是冒着生命危险……以上种种爱国、气节的题材,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充分利用历史人物的言行,去感染学生的心灵,从而鼓励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崇高的气节。

四、用具体历史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许多史实,对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起到很大的作用。如在讲述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时,在教学《马关条约》时,我将它同《南京条约》一起进行教学,从中找出各自的特点,使学生从内容的比较中明确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则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使中国陷入了遭受外侮的深渊。使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了落后就会挨打,使学生明晓“中国近代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侵略” ,从而使学生在大脑中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总之,利用历史学科的历史题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把它作为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通过各种途径把它渗透到历史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

论文作者:尹碧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4月总第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6

标签:;  ;  ;  ;  ;  ;  ;  ;  

用好历史题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论文_尹碧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