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式电梯运行噪声与降噪措施研究论文_问来彦

曳引式电梯运行噪声与降噪措施研究论文_问来彦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电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运行良好的电梯给生活带来方便舒适,而状态不好的电梯除了存在安全隐患外,也会让人乘坐过程胆战心惊。电梯运行过程会产生各种噪声,其产生机理是复杂的。本文作者着重分析曳引式电梯主机噪声的产生原因,并针对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曳引式电梯;运行噪声;降噪措施

引言

对电梯噪音进行有效控制十分重要,其是确保居民生活质量的基础,也是推动电梯生产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为此,相关人员需给予电梯噪音控制高度重视,促使其存在的价值与效用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充分的发挥出,为保证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做铺垫。本文主要分析电梯噪声及控制方法,具体如下。

1曳引式电梯主机噪声的影响及相关标准

电梯主机是曳引式电梯运行的动力源,一般由电动机、制动器、联轴器、减速箱、曳引轮、机架和导向轮及附属盘车手轮等组成。有机房电梯主机安装在机房中,电梯一旦运行,主机噪声就可能从机房传播出去。由于建筑设计及材料隔音问题,加上电梯安装过程与建筑的连接,电梯主机噪声会传入用户家中,靠近机房的住户极有可能受到噪声的影响。电梯的噪声主要以低频振动为主。科学研究表明电梯产生的频率低于200Hz的低频噪声会严重损害人们的内脏,其中对人体影响较为明显的是3~50Hz的频率范围。目前与电梯噪声相关的标准主要有三类:一是电梯本身的制造与安装标准,主要包括《电梯技术条件》、《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等;二是建筑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住宅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隔声设计规范》;三是环保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声环境质量标准》等。这三类标准对于电梯运行噪声的限值略有不同:制造与安装标准规定在额定速度不大于2.5m/s的情况下,机房平均噪声不得高于80dB,运行中轿厢的声音不得高于55dB;建筑设计标准规定住宅内卧室允许噪声不得高于50dB,起居室不得高于45dB;环保标准则规定白天不得高于40dB,晚上不得高于30dB。电梯噪声的影响与整改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话题,相关检测机构对受噪声困扰的用户提供检测与防治措施的服务。

2电梯工作噪声的产生

2.1导轨导靴振动噪声

电梯是通过导靴的导向作用使轿厢和对重沿着导轨做往复上下运动,因此对于导轨的安装可靠性和精度以及导轨的表面质量有着极为严格的技术标准要求。导轨与导靴的配合间隙调整不当或者导轨接头偏差与两列导轨顶面的距离偏差超过标准要求会引起导靴与导轨之间有接触摩擦,进而产生不规律的振动噪声;对于采用除滚动导靴之外的导靴导向时润滑不良或存在硬质杂质同样产生摩擦噪声,还会导致导靴快速过度磨损,降低使用寿命。

2.2悬挂补偿装置引起的噪声

对部分采用补偿链的电梯,补偿链中的穿梭麻绳磨损消耗以及包塑补偿链的包裹符合材料的老化脱落都会产生链节之间相互碰撞噪声;补偿链固定位置与导向装置安装不规范引起的与对重护板的偶发性撞击声也是主要的噪声源;随着补偿装置投入使用时间的推移,出现过度伸长后与地坑地面以及轿厢壁板的撞击与摩擦噪声,严重的会导致补偿装置与对重装置或者轿厢发生缠连,存在严重隐患。端接装置多采用弹簧作为张紧力的调节部件,钢丝绳之间张紧力的差异会导致各钢丝绳端接装置之间张紧动作不一致,出现高频的摩擦撞击声。

3降噪措施研究

3.1降低噪声源的振动

首先,电梯在设计制造时要考虑到曳引机等运动部件的结构优化,做好静平衡和动平衡试验,从设备本体上尽量做到质量平衡,减少运转不平衡振动产生。加强对高速电梯轿厢、对重以及井道的空气动力学的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借鉴汽车、高铁设计领域经验,不断对轿厢和对重的外形进行优化,降低“风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断寻找吸振、吸声的新型材料应用在电梯设备的制造生产中。如:在曳引主机与承重梁的连接处安装减震橡胶垫,吸收与承重梁之间的振动冲击,减少振动通过承重梁、建筑物墙体的传播;用吸引棉、吸引软材填充物对槽钢结构、空管结构进行填充,减少空腔结构的内部振动回声。须采购使用检验合格的电梯设备,不能“图便宜”舍弃质量。尽量选用振动小的设备配置,如:用永磁同步主机代替异步主机,采用滚动导靴代替刚性导靴或弹性导靴等,有效降低导靴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噪声,减少轿厢的振动。其次,加强对易松动、易磨损、有润滑要求、间隙要求、焊接连接及其他机械连接等部位的维护保养检查。对控制柜内设置的接触器、继电器等器件,及时紧固并加装缓冲绝缘胶垫,减少振动。

3.2采用隔音降噪材料阻隔噪声

对于主机噪声,理论方面可采取的方法有:消除振源法和隔振减振法。消除振源法的目的是去除振动(或噪声)的根源,或是破坏产生系统共振的条件。但却存在相当的技术难度,并且施工过程需要改动的东西较多,造价往往不菲。现实中多个振源共同产生噪声,也就导致这种方法实施起来不切实际。因此现实改进措施中常常采用隔振减振法,即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地在相应部位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采用特殊隔振装置最大限度降低电梯主机噪声的传播,在实际中产生了较强的应用价值。

3.3规范乘梯行为

使用人员要遵守科学的乘梯规则,减少“暴力乘梯”、“超载用梯”以及“不文明用梯”行为。降低对电梯的伤害,电梯的健康运行是降低电梯异常噪声的有力措施。如:扒门、踹门、运载装修垃圾、沙石等都会破坏电梯的安全运行,导致电梯门扇间隙增大、运行卡阻、门扇剧烈晃动等,进而出现运行噪声,更严重的将会导致电梯罢工,出现安全事故。

3.4提高维护保养质量

电梯主机运转状态与维保质量息息相关。因而提高维保质量,也能及时发现主机存在的问题与隐患,从而降低主机噪声。维保过程应认真查看主机运转状态,使用方管理人员也应及时跟进了解,与维保人员共同配合,切实解决主机运转噪声问题。对于一些易损件,更换后须保证其良好的互换性,以避免更换后使用状态不理想而导致部件整体更换的浪费。当前我国电梯维保市场普遍存在人机比失调情况,不少维保公司人员严重紧缺,以修代保,保养质量让人堪忧。要想改变这种情况,还需要从体制上做出改变,提高维保人员准入门槛和待遇福利,让高质量的维保得到高回报,而不是采用降低维保费用的恶意竞争来搅乱整个电梯维保行业。监管机构也要发挥其监管角色,对于保养质量起到督促作用。

结语

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电梯的舒适性,因此主机运行噪声也越来越受到小区住户的重视。本文作者分析电梯主机噪声的成因,并就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这些措施在当前环境下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仍需要依赖技术和经验的不断完善。相信今后针对主机运行噪声的整改措施将更加有效,人们居住的环境将更加良好。

参考文献

[1]马登华,何永胜.浅谈电梯导轨隔振降噪的实践研究[J].环境工程,2017,4(30):143-147.

[2]刘嘉晋,邹亮华.浅谈无机房电梯控制柜噪声的控制[J].机电工程技术,2018(07):213-214.

[3]马英博,吴亚锋,杨鑫博.变步长CFxLMS算法及其在电梯噪声主动控制中的仿真[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8(05):57-61.

[4]闫学勤,陈志军,程志江.无机房电梯的振动信号远程监测系统[J].自动化仪表,2017(08):47-49.

[5]丁子佳,吕大尉,李吉.电梯噪声分析与控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7(06):57-60.

论文作者:问来彦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曳引式电梯运行噪声与降噪措施研究论文_问来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