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国际形势回顾_国家经济论文

1996年国际形势回顾_国家经济论文

1996年国际形势回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形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是国际形势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继续发生复杂而深刻变化的一年。1996年又是所谓的“大选年”,俄、日、美等国先后举行了大选,这些国家的在任者获得连选连任,有利于这些国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对世界形势也有重要影响。国际形势总体看更加趋缓,但各热点地区和热点国家的局势发展不平衡。波黑交战各方达成的代顿协议正在得到实施,南斯拉夫和克罗地亚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该地区正从战乱走向和平。而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则出现反复,阿富汗的国内战争也进一步升级,非洲有的国家重燃战火。多极化趋势在全球范围和地区范围内都有明显发展。各大国加紧战略调整,大国关系的互动作用加强,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衡;大国相互关系的基本态势趋于明朗。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今年受到很大的牵制。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地位进一步提高,东亚的崛起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对加速形成世界新格局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今年的全方位外交又获重大进展。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影响进一步扩大。具体说来,1996年的国际形势有如下的新动向和特点。

第一,多极化趋势取得明显进展,美、俄、中、欧、日五大力量中心的相互关系更加明朗。

从今年的情况看,世界各主要国家(当然这里不包括美国)对多极化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中国是一直主张多极化并积极加以推动的。法国总统希拉克、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最近也分别公开发表看法,认为世界在向多极化发展,多极的世界要比一极世界好。

从今年大国关系的调整变化看,相互关系更加明朗化,多极格局的雏型更加明晰。中、俄提出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中俄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有着深厚的客观基础。俄对北约东扩一直持反对态度。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出于种种考虑,今年不得不放慢了北约东扩的节奏。欧盟对美独立意识增强,迫使美国在北约的“欧洲防务特性”问题上作出一定让步。欧洲国家不甘心被排除在中东和平进程之外,现在中东和平进程遇到困难,法国跃跃欲试,想在中东一展身手,受到美国的排挤。而美试图挤进法国在非洲的传统势力范围时,法国对美也是冷嘲热讽。

美日关系在今年得到了加强,发表了日美安保联合宣言,强化了日美安保体制。日美加强双方关系有共同需要,但日美间的矛盾也不少,美日间的经济摩擦和争夺始终没有间断。日本在今年加快了向政治大国、军事强国迈进的步伐。日本政治的右倾化倾向有所发展,否定侵略历史的言论时有发生,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国家的关注。日本首相公然参拜靖国神社,日本的右翼组织不断在中国的钓鱼岛挑起事端,以及日对华不友好的其他一些事件等,都给中日关系造成了冲击。

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美国对外政策的“实用主义”色彩更浓,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有更加突出的表现,而它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则更为引人注目。美的赫—伯法和达马托法遭到了包括美国盟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强烈抵制和反对。美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谋求通过反华提案的图谋连续第6次被挫败。美在联合国秘书长人选问题上的霸道做法也遭到了许多国家的批评。美空袭伊拉克,也使自己陷入了孤立。越来越多的国家在越来越多的问题上对美说“不”,突出表明美尽管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它对世界事务的“主导作用”相对下降。

第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联合自强意识更加强烈,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增大,日益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平衡力量。

从总体上看,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势头普遍看好,总体经济实力得到增强。虽然一些东亚国家的出口趋缓,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但1996年的东亚经济仍保持全球最高的经济增长率。拉美国家在遭受墨西哥金融危机冲击之后,许多国家对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开始取得成效,经济呈现出适度增长的势头。非洲大部分国家经济走出最低谷,有的国家甚至有较高增长。整个非洲的经济增长率已经超过人口增长率,可以说,非洲已基本渡过最困难的时期。此外,发展中国家之间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也有不同程度的进展。经济实力的增强,加大了发展中国家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

广大发展中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加大了参与国际事务的力度,向世界展示了发展中国家在当今国际事务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东盟国家成功地主持召开了首次亚欧会议。中国、俄罗斯、印度又在今年成为了东盟的正式对话伙伴国。东盟地区论坛已是亚太地区安全问题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东盟对某些西方国家企图把西方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干预其内部事务的做法表示强烈的不满,并在是否接纳缅甸为东盟观察员国问题上毫不退让地坚持了自己的立场,显示了东盟自身力量的加强。非洲统一组织在解决本地区争端和保持本地区稳定方面自主地发挥了积极作用。非统首脑会议还顶住美国的压力,通过决议支持加利连任联合国秘书长。在中东和平进程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阿拉伯国家6年来第一次举行了大规模的特别首脑会议,表达了阿拉伯国家恢复阿拉伯团结,推动中东和平进程的良好愿望。

当然,广大发展中国家也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内部分化在加剧,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向发达国家迈进。发展中国家作用的发挥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第三,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新情况、新现象,其动向和随之而来的影响还需进一步跟踪观察。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这给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也引起新的矛盾和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有可能加剧南北矛盾,冲击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传统产业在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中失去竞争优势,这需要发达国家进行深刻的经济结构调整。但西方国家往往采取转移矛盾的方法,对发展中国家搞贸易保护主义,在贸易上附加劳动和社会条件,削弱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遭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反对。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也正在越来越引起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注意和警惕。

保证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这也是本轮世界经济的增长周期能够维持较长一段时间并有可能持续到21世纪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及其他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正加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美国为了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不惜压制本国经济的潜在增长能力。

世界经济正处于一个大的转折时期,信息经济的比重不断增加,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日益成为各主要国家争夺和竞争的焦点。各主要国家已经认识到,谁能在信息技术上占据领先地位,谁就能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上处于有利地位,进而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赢得先机。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可能利用信息经济提供的机遇,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第四、政党政治已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确立起来,世界政党形势虽然较前稳定,但世界和各国的政党格局仍在加紧演变,部分国家政党的分化组合还在继续,有些国家的政党斗争还比较激烈。

今年,世界各国许多政党召开党代会,适应形势,进行深层的政策调整。在一些地区,各国政党的多边活动比较频繁,加强了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协调。

非洲国家“多党民主”浪潮高峰已过,多数国家根据本国国情改造了“多党民主”的政治体制,确立起比较适合本国情况的政党政治,促进了政局的相对稳定。当然,非洲地区的政党政治还很不成熟,比较容易出现反复。

前苏东地区多数国家以西方式的“多党制议会民主”改造本国的政治体制的进程大体完成,各政治力量已普遍接受多党制的“游戏规则”,多党制已基本在本地区国家中确立起来,但本地区多数国家各种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远未结束,力量消长有些新变化,各党之间的争夺仍比较激烈,结束目前党派林立,最终形成由几个主要政党控制政局的趋势明显。已持续两、三年的左翼力量上升的势头下半年在一些国家出现反复。

西方发达国家中传统政党不断遭受冲击的势头仍在继续,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方国家在冷战结束后所面临的深刻的社会矛盾。日本政治右倾化明显,各政党的分化组合仍在继续,向两党制过渡比预料的艰难。意大利各传统政党名声扫地,战后以来第一次由左翼联盟上台执政。英国保守党丑闻不断,执政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在美国,公众对两大党普遍存在着不信任情绪,美国此次大选的投票率仅为49%,为20年代以来历次大选最低的,反映了公众的情绪。在发达国家中,一些极端主义的组织和派别还有相当市场,这已引起包括西方当政者在内的各方人士的忧虑。

标签:;  ;  ;  ;  ;  ;  

1996年国际形势回顾_国家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