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倡导”价值理念提升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论文

以“三个倡导”价值理念提升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论文

以“三个倡导”价值理念提升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

吴美瑾,丁娟芳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摘 要: 目前高职院校的主力军已是“95后”,他们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认同及践行意识有亟待提升之处。该文章总结了“95后”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不足之处,分析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培育“95后”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议。

关键词: 95后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

高职学生作为将来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直接承担了各行各业的建设任务,他们社会责任感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目前,高职院校的主力军已是“95后”,他们是伴随着“网络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视野开阔,好奇心强,个性凸显。但由于心理还不成熟,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蚀,因而在社会责任感的认知、认同和践行方面的意识及行动力有待提升。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责任感的主要内涵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而,高职院校要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品质,具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责任意识,最终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梦”。

一 高职院校“95后”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本课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对学生进行访谈等研究方法,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不足之处也颇为明显,部分学生在入大学前就形成了自我意识强烈、理想目标不明确、纪律意识淡薄等特点。具体表现为:

(一) 自我意识强烈,集体观念有待增强

目前,“95后”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他们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独立性与自主性显著增强,部分学生呈现出了“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喜欢以自己的标准看待别人,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缺乏“换位思考”的包容;大局观念和集体荣誉感有待提升,更加注重追求自我利益,崇尚个人价值的实现。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特征也解释了为什么部分高职学生人际关系不够顺畅、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等,他们倾向于优先考虑自身利益的得失,对他人责任感、对集体责任感的意识还不够强烈。

(二) 目标不明确,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理想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习总书记提出“希望高校的广大青年学生要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调查发现,“95后”高职学生随着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明显增强,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上日益呈现出多种表现,部分学生表现出了信仰不坚定、目标不明确的倾向。他们对自己的未来缺乏详细长远的规划,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思考,自我增值的自觉性、针对性及有效性不明显;理想信念觉悟不高,学习政治理论课的热情不足,关注时政热点的主动性不够、对有关教育活动缺乏兴趣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高职院校课堂缺勤率相对较高、考试临时抱佛脚、课余时间安排不合理等。

(三) 缺乏诚信意识,不够重视规则

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中国将长期面临西方遏制、促变的压力,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因素不断挑战“95后”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容易受到冲击,出现缺乏诚信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等消极现象,所以切实加强“95后”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一项有战略意义的固本工程,它关系到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也关系到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它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巩固有重要战略意义。

(哲学:作者补)有古代近世二种,有日耳曼英国二派,整体而言,除宗教之外与佛教有关系者,哲学诸科与理学中物理生物等诸科也。而哲学中与此最有密切关系者,纯正哲学也。

二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必要性

(一) 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发展需要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技能型人才

“95后”高职学生作为各行各业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直接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所以要注重从国家层面的价值倡导提升他们的责任感。在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教育中,国家情怀培养和养成有着特殊的作用,学生可以把国家情怀这样一种信念转化为社会责任感和自己的行动指南,在社会实践中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2]培养学生的国家情怀,首先要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他们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和自豪;其次,要进行“革命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熟悉“灾难深重但却不屈不挠”的中国近代史,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加深对国情和“中国梦”的理解,将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与自己的生活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加倍珍惜、感恩国家的日渐强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第三,要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学生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国家时政,认真学习和支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用科学的思想体系指导自己的行动,坚决抵制不良诱惑,捍卫民族尊严。

“我11岁读小学,有时没有早饭吃,只好空着肚子上学。尤其遇到新学期开学,需交一圆银洋学杂费也无着落。”汤甲真回忆说,“12岁时,因家境困难,祖父要我弃学务农,我只好丢下心爱的书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明确提出了“诚信”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守的价值准则,是学生步入社会的“通行证”,也是国家健康运转的客观要求。几乎所有学生都认为诚信非常重要,必须努力培养,但由于他们在学历、就业、家庭、社会中承受了一定的压力,所以实践中往往又忽视了“诚信”的重要性。“95后”高职学生中最常见的诚信缺失现象有:考试作弊、故意拖欠学费和助学贷款、伪造求职简历等,虽然这种现象只是少部分学生所为,但给自身给他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很大。此外,由于高职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但对网络信息缺乏辨识且过度依赖,使得他们容易受到外来消极价值观的侵蚀,进而导致自己的诚信观念出现了漏洞。

我们俩性格完全不一样,他慢,我快,他绕圈子,我直接。原来我很是受不了他这个慢劲儿,试图改造他。但有一回我们一起听了一堂课,叫作《人本管理》,我彻底明白了,我们俩打根儿上就不一样。

(二) “95后”高职学生的自身发展离不开社会责任感的指引

以社会层面的价值倡导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以辩证发展的思维对待两者,表现为:一方面社会要严禁和严厉处罚各种违法乱纪以及不平等的事情发生,提供一个自由、公平正义、法治化的社会环境为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作为保障[3];另一方面“95后”高职学生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为这一良好环境的营造履行应尽的职责,这就要求他们首先要真正理解自由的涵义,督促自身及他人的自由言行必须在法律、道德、纪律的约束和规范范围之内。其次,要树立民主法治意识,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学会理性化的权利诉求,维护社会的平等自由、公平正义。最后,要将这些意识和理念外化为行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并潜移默化渗透到身边的每一个人,为人人自由、人人平等、民主法治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倡导的价值理念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十九大报告又将这一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描绘了一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宏伟画面,这一伟大目标实现的前提就是建设者们对国家怀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 以“三个倡导”价值理念提升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一) 以国家层面的价值倡导提升“95后”高职学生的国家责任感

在这个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95后”高职学生越来越关注自身的需求、愿望和利益,他们个性鲜明但又成熟不足,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认识。他们唯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垃圾文化思想,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自己责任感、家庭责任感、职业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发展长远。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选拔与考量是综合的,自私自利的高智商人才并不能获得认可,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才能发展得长远,才能成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主观意识的能动性对客观实际活动存在着重要影响,正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责任感存在密切的联系。[1]在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进程中,青年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先锋,而“95后”高职青年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生产力,直接地承担了各行各业的建设任务,他们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只有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5后”高职学生才能真正发挥其“应用型人才”的价值,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

(二) 以社会层面的价值倡导提升“95后”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倡导的价值理念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千百年来,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一直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所崇尚追求,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了凝聚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追求。

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更是一种价值取向,正确的价值取向有助于“95后”高职学生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帮助他们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自我成长成才、健康全面的发展。

活动当天,赖艺还和现场领导嘉宾一起为蚌埠百大名品中心九周年店庆进行了庆生,送上生日祝福。最后,赖艺不忘来到天王表专柜前签名留影,对天王表品牌专柜进行现场体验和品鉴。

(三) 以公民层面的价值倡导提升“95后”高职学生的公民责任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倡导的价值理念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该理念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为“95后”高职学生提高公民责任感提供了引领。

爱国是核心,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责任,“95后”高职学生要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刻苦学好技能知识,步入社会后努力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更要顾全大局,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敬业是个人的职业价值观,“95后”高职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要立足本职岗位,全身心履行好岗位职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诚信是立人之本、处事之石,“95后”高职学生不管是在校还是步入社会,都要诚实守信,即使面对名利得失,也要时刻保持诚信品质;友善是与人相处的道德要求,“95后”高职学生一方面要善待亲人,促进家庭关系的和睦温馨,一方面要善待他人,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在集体生活中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人、谅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以一颗包容大度的心对待他人。

四 结语

提升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三个倡导”理念为引领,要找准切入口和突破口,从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具体问题着手,落小落实落细,引导学生处理好国家、社会、他人和个人的关系,把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升华为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责任感,并以自己的自律来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整个社会的责任感高度。

本地原始美术出土遗物甚多,完全可以梳理出发展脉络并呈现出较为完整的发展体系。大体体现在石器、骨器、陶器等方面,在材质、形态、加工工艺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不同程度和不同取向的美术特征,在整体上构建起了昂昂溪文化原始美术的主要成就和显著特征。

参考文献

[1] 姚瑶.合肥市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 ,2016:13.

[2] 杨红燕,宋军.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教育与职业,2015,(16):49.

[3] 朱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5:42.

本文引用格式: 吴美瑾,等.以“三个倡导”价值理念提升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6(52):244-246.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2.105

基金项目: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项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途径的研究》,主持人:吴美瑾,编号:2017SJBFDY838。

作者简介: 吴美瑾,女,扬州市职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院学工办主任兼团委书记, 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标签:;  ;  ;  ;  

以“三个倡导”价值理念提升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