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房屋砌体或高层建筑很容易出现裂缝,一旦出现裂缝,人们就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否定心理,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比如,地基下沉造成裂缝,施工时温度差异造成构件截面伸缩不同造成裂缝,钢筋与混凝土的膨胀程度不同造成裂缝,混凝土质量差会产生裂缝,施工水平低会产生裂缝等多种原因。每项建筑工程都耗时、耗料、耗资源,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着国家利益,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每个细节,不能让建筑工程出现裂缝,保障每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各式各样的建筑形式也遍地开花,其中所采用的材料也各有不同,而在我国现有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建筑占了绝大部分,在其他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也在其中有着很大的一个使用占比,所以,混凝土建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应当重视并给予解决,而混凝土建筑中,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混凝土建筑出现裂缝,往往需要很大的精力去修补,且纵然修补的尽善尽美也会使建筑失去原来的强度,从而对建筑本身或者是使用该建筑的人群产生隐形威胁。所以,在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就应当对混凝土建筑裂缝问题结合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地形、气候、温湿度及土壤结构进行分析并以予解决,从而尽量杜绝建筑的混凝土裂缝问题产生,提升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提高混凝土建筑的综合发展水平。
1产生裂缝的原因
1.1由于材料的质量问题而产生的裂缝
前面说过了,混凝土的材料一般是由山石碎料、水泥和水组成的,因此,我们就从这三个主要材料来说明以下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第一,山石碎料的研磨不均匀,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会导致混凝土中存在气泡,这就和空隙一样,使混凝土内部出现空洞,导致混凝土承受力下降,内部脆弱很容易产生裂缝。第二,水泥的质量不过关,会使混凝土的凝结力不足,无法很好的混合各个材料,在浇筑过程中不能很好的粘固,使得混凝土质量下降。第三,混合各个材料的水的比例,水量过低会使混凝土干燥,材料混合不完全,导致混凝土脆弱容易产生裂缝和崩塌,水量过多,则会导致混凝土过软,承受力下降,同时过多的水量也会使钢筋受到损坏,产生裂缝。所以,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合理是决定混凝土质量好坏的根本原因。
1.2温度变化
外部温度变化引起混凝土出现裂缝是难以避免的。因为所有的材料都有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质,所以混凝土在受到外部温度的变化的影响下,混凝土结构将出现微小波动。建筑工程中一般在使用混凝土和钢筋时,二者都是同时出现的,在正常情况下,混凝土的膨胀系数小于钢筋的膨胀系数。所以如果一天中温差比较大,二者都发生膨胀的情况下,钢筋的程度超过混凝土的程度,那么钢筋拉应力对混凝土产生影响导致裂纹发生。除去外部温度变化会对裂缝有影响,混凝土本身内部温度应力也会引起裂缝,在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这种潜在影响因素的排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把水泥和水混合在一起的时候,二者发生水合作用会释放出一定的热量来硬化,而混凝土内外因为所处环境不同,所以在硬化的时候速度很难保持一致,外部热量可以很容易的散出,但是内部热量难以挥发,连续膨胀。外部产生的拉应力逐渐累积达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裂缝将出现在表面上。
1.3施工不当
在具体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分为三个步骤来进行的,一旦其中任何一个步骤产生问题就会对整个工程造成影响,因此在进行搅拌的时候,假如无法控制好水的比例,从而就会造成稀碎砂石出现上浮的情况,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假如在施工的时候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严重的地基凹陷的情况,以上这些都可能会造成建筑产生裂缝。
2建筑施工裂缝的预防和治理
2.1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质量是工程施工的关键要素,它要求整个施工过程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在施工过程中,所有参与人员积极配合,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对于施工的每个细节都做到严格执行标准,责任到人,具体到事,切实有效的对整个施工过程做到全面控制和监督。
2.2温度裂缝的预防
某些地区的早晚温度差异大,直接导致了冷而交替,对混凝土建筑带来了损害,同时室内外温差过大时也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因此,在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就要事先预防这情况,减少温度差异对混凝土带来的损害。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在高温地区适量减少混凝土建筑墙面的厚度,利用减少墙面厚度来减少室内外温度差异。还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浇筑时,通过物理降温方式减少材料的温度,使混凝土更好的成型。对于一些特别高温地区,可以采用凉水喷洒、遮挡阳光直射等方式来降低材料温度,在浇筑过程中,加入冷凝管等降温管道在建筑物的墙壁中。还有就是在气温发生明显升温或者降温时,要对建筑物及时做好防护工作,避免因为温差而导致的混凝土损坏。所以温度的防护要根据不同地区做出不同方案。
2.3控制材料质量
施工中使用的材料是确保减少裂缝出现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材料质量进行监管,设立清楚的材料质量标准,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应严格拒绝其进入工地。此外,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人购买材料,在采购过程中认真清楚地记录价格和质量,对于无法确定的问题向相关专家咨询,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为材料质量问题出现故障。除了要达到建筑施工设计的要求,购买人员还应注意验证材料的规格,类型,性能和材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应及时更换。有必要的时候还应根据工程进度分批采购材料,避免过多的堆积。
2.4完善建筑设计,加强施工监管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应当对施工现场的地形、气候、温湿度及土壤结构进行分析并且根据这些数据进行针对性的对混凝土的相关标准进行调整,而在一些有很大可能出现开裂的地方进行永久性的伸缩设计,保证建筑强度的同时,还能减少混凝土开裂的问题发生。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浇筑用量、振捣时间、运输时间、施工缝间距等具体信息需要详细了解,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还呈现为流体状态,对于施工单位的专业性也有一定要求,振捣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好,遵守施工规范,同时查看模板支撑的坚固情况,出现松动应及时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在混凝土终凝之前,还需要对混凝土材料表面进行二次压抹处理,以确保混凝土裂缝问题能够得到控制。
结束语
现阶段,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当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任然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不但会危及到建筑安全,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在具体进行施工的时候,必须要做好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工作,防止意外的发生。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对混凝土的配比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做好用量的控制,对其具体的施工工序进行有效控制,在具体施工的时候对混凝土所受的压力尤其需要注意,同时做好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从根本上对裂缝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
参考文献
[1]余则林.钢筋混凝上楼板裂缝的修补方法[J].福建建设科技,2013(1):32-33.
[2]潘湘鄂.关于建筑施工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5):223-224.
[3]周秀榴.混凝上结构裂缝成因与对策探讨[J].商品混凝上,2013(1):113-114.
论文作者:张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7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温度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