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与中国产业结构政策_技术密集型产业论文

比较优势与我国的产业结构政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比较优势论文,我国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917(2001)02-0095-05

当今世界经济有两大特征:一是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加强,国际分工愈细,国际合作愈多,经济贸易活动的壁垒愈少,各国经济联系愈发紧密;二是知识化、信息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各国都重视教育、科技,发展高科技产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应制定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政策,其制定依据又是什么?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分析探究。

1 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1.1 理论分析

以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Ricardo)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指出:一国应以其比较优势为依据制定本国的产业结构政策,在贸易双方资源有限且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分别生产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后相互交换,则双方的经济福利均有增加。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Heckscher)和俄林(Ohlin)又进一步指出:一国应依据本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制定产业结构政策,因为比较优势的根源在于该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一国应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生产此种要素密集型产品,增加本国优势和福利。波兰经济学家莱布辛斯基(Rybczynski)又对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理论做了补充,认为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会减少另一种要素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由此推出:资本要素存量相对增加的国家,应预期其劳动密集型产业(LI)将趋于萎缩,试图保护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不行的;对于劳动力要素供给趋于增加的发展中国家,不适时宜地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CI)、技术密集型产业(TI)可能导致比较优势丧失,致使经济增长欲速则不达;随着一国某种生产要素的积累和增加,要素密集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比较优势的变化,这时应相应地调整产业结构,否则不当的产业结构将阻碍经济的持续增长。简言之,一国的比较优势是动态的、变化的。[3]

世界经济发展史也表明这些理论是正确的,但他们仅从供给方面分析比较优势,而没有考虑需求和竞争因素。在生产力欠发达,物质匮乏,需求水平低的时代,市场是卖方市场,供给决定需求,仅从供给方面讨论比较优势是正确合理的。但在生产力相对发达,基本需求已得到满足且需求层次不断提高的今天,市场是买方市场,产品的价值能否得到实现取决于其能否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是否比竞争对手有更大的优势。因此,现在讨论比较优势必须考虑需求竞争因素。

现实中许多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是相似的,具有相同的比较优势,但这些比较优势并不能完全实现,也就是说一国拥有的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不能被充分利用。市场的需求是有限的,各国相同的比较优势能否实现依赖于他们的竞争优势。只有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那一部分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才能实现,不具有竞争优势的比较优势不能实现。人们对某类要素密集型产品需求,生产技术的变革,生产要素本身的供给数量、质量、结构,生产要素间的可替代性等等都是影响比较优势能否实现的因素。[2]将可实现部分的比较优势称为“可实现比较优势”,反之则称为“不可实现比较优势”。[6]后者不但在生产中不能发挥作用,而且还要占用一定的资源,阻碍经济发展。可实现比较优势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制定本国产业发展政策应以可实现比较优势为基点。

1.2 实证分析

当今世界的产业结构有以下特点:

(1)以美、日、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些国家在资本、技术、科研创新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因而在高科技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2)以亚洲“四小龙”及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些国家已基本完成工业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已初具规模,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3)以东盟及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些国家拥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在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具有竞争优势。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来日本、欧盟经济出现衰退,而美国经济却连续数年强劲。究其原因就是美国及时地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向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而日本和欧盟则由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原有优势产业的丧失,又没有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而导致经济衰退。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1)产业结构是由建立在生产要素禀赋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决定的。美国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离不开其强大的科研实力,而其所以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由于其在这方面无法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竞争。

(2)产业结构应随生产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变化而调整。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都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其比较优势也随之变化。原有的优势会变成劣势,原有的劣势也可能变成优势。

通过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国应依据其建立在生产要素禀赋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制定本国的产业结构政策,唯有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才可推动本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既应考虑比较优势的静态状况,也应考虑其动态变化。

2 我国当前比较优势、产业结构分析

2.1 比较优势分析

比较优势分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事前分析,分析生产要素禀赋的量与质来确定比较优势;另一种是事后分析,通过分析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来反映比较优势及其变化。[1]

2.1.1 事前分析

(1)劳动力资源状况。中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总量的26.3%,劳动密集型产业应具有比较优势。但我国存在严重的失业问题,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存在约2600~3800万隐性失业和就业不足人口,农村约有1.5~2.2亿剩余人口,199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为560万,综合起来我国的失业规模大约为1.8~2.7亿。也就是说,劳动力资源中相当大的部分不能被利用,存在不可实现比较优势。劳动力素质也不容乐观,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普通劳动者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为6.42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为1.87%,接受高中教育的人口为11.07%;专业人员受中等教育的为21.8%,受高等教育的为49.47%;管理人员受高等教育的为33.9%,有46.46%的人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的素质较低,这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巨大障碍。[4]

(2)技术供给状况。从企业技术装备的新旧来看,设备平均老化程度为35%;从性能水平看,国有企业的关键设备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5%;从工业技术水平看,比发达国家落后15~20年。科研经费投入少,1998年我国科研经费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左右,与发达国家逼近3%的比例相比差距甚大。在发达国家,企业是技术进步的主体。以美国为例,1953~1973年间,重大革新项目有80%来自企业内部,只有5%来自研究机构和大学,科学家中有4/5在企业从事开发研究。但我国的科研活动集中在科研院所,科研与产业发展不协调,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比率低,只有30%左右。[4]

(3)自然资源状况。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仅次于俄罗斯、美国居世界第三位,可以说是地大物博,具有一定优势。但我国人均基础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如矿物能源、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3。[4]

(4)资本资源状况。我国资本总量仅为世界总量的3.4%,相对于劳动力而言严重不足,而且投资极为分散,重点不突出,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分工效益和结构效益。[4]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要素供给充足,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但素质较低,且供大于求,相当大的部分为不可实现比较优势;技术资本供给量相对不足,但通过努力可以改变;自然资源严重不足,基本不具备静态和动态比较优势。

2.1.2 事后分析

分析国际贸易竞争优势即可实现比较优势,常用贸易竞争指数(TC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这两种指标。[5]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将商品分为9类,下面分别用TC指数和RCA指数分析各类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1)TC指数分析。TC指数=(出口-进口)/(出口十进口)。TC为正,表明该类商品为净出口,此类商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为负,表明该类商品为净进口,不具国际竞争力;为零,表明此类商品的贸易为纯粹的产业内贸易,竞争力与国际水平相当。

0类、6类、8类商品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TC指数均大于或接近于零,与其他商品相比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5类、7类商品基本上属于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其TC指数小于零,但呈上升趋势,竞争力逐步增强,初具可实现比较优势。1类、2类、3类、4类商品为动植物油脂及蜡。这四类商品基本上属于资源密集型产品,除1类外其他三类的TC指数均小于零且呈下降趋势,不具比较优势。

(2)RCA指数分析。RCA指数即显示性比较指数,是指一国某类商品的出口额在全世界该类商品出口额中的比重与该国出口总额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之间的比率,反映一国某类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一般认为,若RCA指数大于2.5则具有强竞争优势;若小于2.5但大于1.25则具有较强竞争优势;指数小于0.8,则具有弱竞争优势。[7]

表1 1985~1999年中国贸易商品TC指数

资料来源: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8/1999》及外经贸部有关统计数据计算.

表2 1980~1995年中国贸易商品RCA指数

资料来源:邹薇,《关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测度与理论研究》.中南西南西北三大区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三届研讨会会议论文,广州,1998年12月.

从表2可以看出,RCA指数与TC指数分析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0类、6类、8类商品的RCA指数均大于或接近1.25,且8类商品的RCA指数大于2.5,这三类商品具有强或较强竞争优势,但0类和6类商品的竞争优势呈下降趋势。5类和7类商品的RCA指数小于0.8,属于弱竞争优势,但7类商品的竞争优势在逐步增强。1类、2类、3类和4类商品的指数小于0.8且呈下降趋势,竞争优势愈来愈弱。

综合以上分析的结果,可以认为: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这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同时也存在较大的不可实现比较优势,应努力消除或转化这部分不可实现的比较优势,而且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正在减弱;资本、知识技术资源欠充沛。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逐步增强,这类产业初具可实现比较优势。

2.2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分析

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合理的产业结构应满足以下三条原则:

(1)满足市场需求原则。产业的发展必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能够提供市场所需求的产品。

(2)生产要素充分有效利用原则。生产要素闲置浪费是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所有可用的生产要素,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以促进经济发展。

(3)动态适应原则。合理的产业结构应建立在生产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之上且能满足市场需求,而生产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都是变化的,因此产业结构应因势而动,不断调整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逐步趋于优化。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过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偏低。从表3中可以看到1998年工业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LI占42.3%,资本密集型产品CI的比重仅比劳动密集型产品高1.2个百分点,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TI比重更低,仅为12.7%。我国已基本实现小康社会,人民的需求已从温饱型转向质量型,目前的产业结构不能适应已变化的市场需求。从表4中可以看到劳动密集型工业品的出口占60%以上,这不利于我国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2)生产要素存在严重的闲置和浪费。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充裕的人力资源和众多的科研成果,这本可促进经济发展,但高投入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人力资源的闲置及不合理使用,科技成果不能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等已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3)动态适应性不足。这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的变化而及时调整。

表3 1985~1998年中国LI、CI、TI三种类型工业产品产值结构(%)

资料来源:李磊.中国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京),2000(5):59~62.

表4 1985~1999年中国LI、CI、TI三种类型工业产品出口结构(%)

资料来源: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8/1999》及外经贸部有关统计数据计算.因TI比重较小,故与CI合并.

3 政策建议

目前关于我国的产业结构政策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在人们大谈美国的“新经济”连续数年高速增长的影响下,认为我国应实行跳跃式发展,全力投身于高新技术产业。尽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符合历史潮流,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和新中国经济发展史均已证明跳跃式发展是不行的;另一种认为目前存在大量失业人口,社会需要稳定,中国经济应以充分就业为首要目标,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倘若我国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永远赶不上发达国家。这两种主张都有其合理性,但又有些偏颇。产业结构政策既应有现实性,也应有前瞻性;既应考虑比较优势的静态状况,也应考虑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笔者根据对我国当前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的分析,就我国的产业结构政策提出以下建议:

(1)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现实选择。尽管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产值比重不断下降,但它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仍有重大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各类产业中国际竞争力最强的产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1999年劳动密集型商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为60.5%,在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的情况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利于缓解国内就业压力,符合劳动力素质较低的现实,也可为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提供资本积累。但也应看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正在减弱,需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使其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2)积极推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而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资本密集型产业初具竞争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迎头赶上。我国资本、技术要素供给量相对不足,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要重点突出,分别突破,否则造成资源浪费。

(3)开拓各种途径消除、转化具有不可实现比较优势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既是经济发展的障碍也是经济发展的潜力。科技进步排斥低素质的劳动者,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排除障碍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发展教育事业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将不可实现优势转化为可实现优势,为我国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佳配置,发挥最大效用。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就是扮好“守夜人”的角色,为各经济主体的活动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经济主体出于自身利益,必使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发挥最大效用,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收稿日期]2001-01-05

标签:;  ;  ;  ;  ;  ;  ;  ;  ;  ;  ;  ;  ;  

比较优势与中国产业结构政策_技术密集型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