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论文_陈相东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论文_陈相东

河南省春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装配式建筑含有生产速度快、效率高、降低用工、具有环保功能等诸多优点,现已是国家倡导的一种施工工艺。但就目前而言,现有的工艺不够成熟,施工准备及现场的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文章意在从装配式建筑质量检验所具有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特点,针对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根源予以解析,同时就装配式钢筋混凝土为结构的有关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些许意见或建议,拿出具体的应急和防范举措。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防范措施

1.当前装配式建筑被赋予的新内涵

1.1生产式建造

装配式建筑是建立在工业标准化建筑理念之上,在施工过程中用到的部件、构件基本在工厂中完成,在车间生产的构配件质量稳定、有保障,大大超过易受外界影响因素影响的工地现场操作。将生产的构配件运到项目工地进行“总装”,这样可以使装配式建筑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简言之,装配式建筑能够更好、更省、更快实现建造,实现了从粗放的建筑业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变。摒弃传统粗放落后的建筑生产方式,追求质量、高效、集约的理念模式。传统建筑工地是建筑工厂的“总装车间”,项目目的地组建项目部。钢材、水泥浪费严重;用水量过大;施工现场需要的设备较多、有质量通病,开裂渗漏问题突出。

1.2节能环保

装配式建筑和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施工比较节约人力物力,现场安装对钢材、水泥浪费较少,使用水资源量较少,施工现场的污染较少;装配式建筑外墙有保温层,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消耗的能耗,而且保温材料具有吸声功能,使室内具有安静的环境,避免外来噪音的干扰。装配式建筑多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防止火灾的蔓延和波及。装配式建筑大量使用轻质材料,降低建筑物的重量增加装配式的柔性连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装配式建筑为以后改建、增加新的电气设备或通讯设备创造可能性。

1.3综合效益

装配式建筑可以很好地实现设计多样化、功能现代化、制造工厂化、施工装配化,将综合效益发挥到极致。

2.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工艺操作流程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工艺的操作流程基本上可以分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和装饰工程三大板块。其中基础工程和目前的装饰装修以及现浇式的建筑不尽相同;而主题结构工程的流程一般从下到上包括构配件工厂化的运输与吊装、构件的支撑与固定、钢筋的连接、套筒、灌浆、后浇部位钢筋的绑扎、支模与预埋件的安装、后浇部位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一直到最顶层。由此看来,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可以说是装配式建筑质量好坏的重要板块。

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及分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的质量主要有平板制作安装、构件连接及管线和构件的埋设三种问题,其不同种类含有不同的细节问题,并就其产生的原由进行分析。

3.1平板制作安装的问题及原因

(1)转角板易折断。转角板是用来保证装配式建筑整体框架的稳定性的构件,极为重要,但是转角板因为本身较薄且体积较大,所以很容易被折断,因此在该构件运送或者是吊装期间很容易造成损坏,其原因主要是吊装期间转角板的两边容易向里回折,产生破损;或者是在日常保养的过程中操作不当转角处的角度发生变化;在施工期间,需要部分现浇来增加装配式建筑的完整性,现浇的莫办不能很好的和其他部位相连接,时不时会出现涨模和振捣不实的现象。(2)外墙板保温层易断裂。外墙板的保温层一般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脱落或是断裂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外墙板在加工的时候使用的都是“三明治”构件,也就是分别由外装饰面、保温层和结构层组成的,三层材料的不统一常常会造成保温材料外墙板的脱落或断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构件连接的问题及原因

(1)灌浆不够饱满。墙板处于纵向连接的时候,灌浆的饱满程度无法确定,构件的灌浆孔容易发生堵塞。一般情况下,灌注的混凝土只要从板的最上部的孔洞流出来就算完成了灌浆,但事实上,灌浆板内部的情况难以知晓,灌浆的饱和度无所适从。另外,再加上生产厂家在生产构件时操作带来的误差及施工人员对灌浆孔的清理不干净等一些原因都很容易造成灌浆孔的堵塞。(2)套筒连接容易错位。构件套筒连接的时候,钢筋和套筒的位置容易偏移。这样的偏移一般分为两种:①部分偏移,这时候钢筋只能勉强插进洞内;②完全偏移,这样只能重新对构件进行加工。但无论施工者采取的是什么方式,都会与原来的设计产生偏差,都会给装配式建筑的工程质量带来或大或小的安全隐患。

3.3管线及构件埋设的问题及原因

管线及构件埋设常见的问题便是构件预埋管线的堵塞和脱落,预埋构件位置产生偏移,施工现场在穿线的时候会遇到阻碍。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构件在生产期间预埋的管线连接不到位,振捣时一些混凝土掉进预埋管,便造成管线的堵塞;或者是管线及构件固定不到位,在振捣期间发生脱落或者是偏移。

4.质量控制要点

4.1利用辅助工具

(1)科学合理的选择转角板“L型”吊具。针对转角板容易出现折断的情况,那么,我们可以在施工的过程中运用“L型”的吊具,转移转角板的受力位置,不断减小在吊装过程中出现构件毁损的概率。(2)平板的护角。建议根据构件的薄厚程度及其规格,制作与之相匹配的塑料套或是橡胶材质的护角,构件在出厂或者世运输的时候将护角套到构件的四个角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平板的坏损率,而且这些护角可以在使用过后保存好重复使用。另外,在平板运送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一些方式方法,尽可能地保证平板之间的间隙够大,宁可增加运送次数也不能为增量而造成损坏,在运送期间选择较好的路段,较少平板不必要的耗损。

4.2建立装配式建筑质量追溯机制

在施工过程中,会伴随着工程出现一些施工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与施工本身无关,很可能是在施工的某一环节出现了失误,进而导致后续施工出现故障。面对这些问题,为了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根源,有关单位可以通过建立起装配式建筑质量追溯机制,并对其进行完善,保证其监督和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由此更好地保证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产品质量。

4.3加强建筑产业化工人的系统培训

目前来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装配式施工操作还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所以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的质量,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现代建筑产业方面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等进行培训,进而从根本上降低人工操作的误差或错误,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应加强施工期间的监督和检查,保证施工过程的规范性。

4.4建立质量管理平台

在建立装配式建筑质量协同管理平台时,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进行操作,首先要选取合适的自动化检测工具来完成对现场质量的数据收集工作,之后将其上传到BIM管理平台,最后按照由现有规范、标准生成的质量问题排查清单对检测系统进行模型匹配和误差分析,再由分析结果自动生成管理统计系统,为相关方进行科学质量管理做好辅助工作。

4.5建立完善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管机制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建立起完善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管机制,因为施工现场出现的大部分问题都与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或者预制构件在生产加工息息相关,其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质量,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为了使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必须建立科学完善质量监督机制,对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以便于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这样一来,能够使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5.结语

基于对装配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剖析,研究了如何解决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隐患的问题,提出了要加强建筑产业化工人的培训、要建立装配式建筑质量追溯机制以及建立质量管理平台,以此为今后解决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齐宝库,王丹,白庶,靳林超.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建筑经济,2016,05:28-30.

[2]苏杨月,赵锦锴,徐友全,司红运.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J].建筑经济,2016,11:43-48.

[3]吴水根,柏建韦.装配式建筑结构部品施工的质量评价[J].建筑施工,2013,02:116-117+123.

论文作者:陈相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论文_陈相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