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论文_张馨月

浅谈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论文_张馨月

廊坊市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 河北 廊坊 065000

摘 要:幼儿阶段是孩子一生中的重要阶段,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第一步,这个阶段必须打好一定的基础,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拥有更好的发展,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对幼儿的生活习惯进行培养,为其以后的学习、生活做良好的铺垫,并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教师和家长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更要懂得把握住这一时机,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重视孩子的习惯形成,让孩子把习惯深入内心,融合成自己的一部分。

关键词:幼儿 发展阶段 良好生活习惯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极易接受外界刺激,而且形成的一切是非常牢固的,并将成为人的第二天性。不少教育家和名人都强调自幼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杰出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习惯如果在幼年就开始,那是最美好的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时代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奥妙无穷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得不好,则终生受其累。”这说明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往往在一些小的细节上起到关键影响。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无论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是良好的品德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幼儿不良习惯表现及形成原因

1.父母太多的呵护和包办。数据显示:大部分中国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据中国家庭教育研究中心调查,京沪两地中63%的小学生要父母帮助穿衣服,北京、天津等五大城市中,60%的孩子早上起床不叠被子。中国家长在对孩子的付出程度上,在世界排名首屈一指。在调查中,询问孩子心中最崇拜谁时?中国父母最多排在11位,前面全被歌星、球星等偶像占据;但在日本、美国这些国家,父母付出远没有中国父母多,但却在孩子心中高居第一,这样鲜明的数据,真实反映了目前中国“小皇帝”们的现实状态。

2.同伴间的影响。有的孩子就爱模仿他人,对同伴的行为习惯辨不出对错,无意间就开始效仿了。在其他校园例子中我们就发现,当老师发现孩子口袋里有很多幼儿园的玩具并问其原因时,孩子的回答是:“看某个小朋友拿了,所以我就拿了”。

3.教师的不经意间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部分孩子在入园前好多习惯就已经形成了,不管是好的还是不良的习惯,入园后他分不清他的习惯是好是坏,在平时的幼儿园生活中,他的习惯在老师的不经意间就会得到巩固,当然不良的习惯也就此得到了巩固。结合孩子的坏习惯,我们也根据情况与家长进行了沟通,结果得到的回答是“孩子在家也这样,已经习惯了”,如果老师更加细心一些,多了解观察,那么很多孩子的不良习惯也就不存在了。

二、发挥幼儿园的教育作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儿园教育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可以将养成教育融合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让孩子在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潜移默化。

1.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学习好的养成。(1)利用游戏,养成习惯。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在他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能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不良的行为,限制自己不应该扰乱的生活习惯,让幼儿从小就知道生活一个集体里,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不能随心所欲。(2)结合儿歌,培养技能。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大脑发育来说,许多生活细节方面和实践顺序方面孩子是无法凭理解和记忆去完成的。哪怕生活中最简单的洗手、刷牙、洗脸等孩子在记忆细节和顺序的时候也是很困难的。对于在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出现的细节上的不足以及顺序的错误,我们为何不把它们编成儿歌,这样既可让孩子熟练地掌技能要领与细节,又可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而且儿歌的韵律琅琅上口,平仄押韵,降减低了幼儿记忆的难度且过程更加生动有趣。(3)坚持正面教育,多表扬、多鼓励

2.反复训练,形成习惯。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是容易产生疲劳感以至于忽视的,特别是幼儿,他们基本上还没有自觉意识,所以需要成人的提示和帮助。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中,关键在于“渗透”和“坚持”,教师要把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渗透于孩子们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内容要具体化、生活化,可操作。为幼儿制订一个生活日程表,从小就依照一定的时间游戏、睡眠、活动,为以后的良好生活习惯打下基础。对孩子的习惯培养,一方面要进行教育,另一方面,更要让孩子每天训练巩固。而且幼儿由于年龄小,意志力较差,这就需要教师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并且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3.家园配合,达成共识,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保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光靠幼儿园培养是不行的。常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配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往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行为。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作为父母要懂得习惯是养成的,不是促成的。努力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孩子素质培养的重要课程之一。习惯是在不断重复中逐渐养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因此,作为家长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就听之任之,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引导、训练,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是幼儿身体健康的需要,同时是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

所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项伟大且重要的工程,不容忽视也不可懈怠。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它需要我们有长久的耐性、坚实的态度、和蔼的言语,还要有一颗爱孩子、包容孩子的心。希望在老师、家长以及孩子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位幼儿都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未来打造优质的根基。

参考文献

[1]王立红 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探究[J].成才之路,2019,(11):18。

[2]谭清泉 在生活环节培养幼儿自主进餐能力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25。

论文作者:张馨月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  ;  ;  ;  ;  ;  ;  ;  

浅谈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论文_张馨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