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调度管理的研究论文_靳军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调度管理的研究论文_靳军

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聊城分公司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高速公路在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时,其交通事故的高损害性、高发性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安全。鉴于此,本文分析了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调度管理的重要意义,并针对事故特点探讨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救援处置的调度及管理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调度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提升,高速公路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并在多元化安全措施、宽阔车道、顺畅线性等多角度有所创新,但高速公路频发的交通事故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考虑到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自身的一些特性,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救援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扰。为了高效开展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救援工作,我们需要不断加强高速公路应急救援的管理工作。

一、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调度管理的意义

1、提升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调度管理的效率

在日趋饱和的交通流量和出行特征下,面对高速公路上的突发事件:大规模的拥堵、突发重大事故、大中型施工、恶劣天气、大型节假日等的应急救援处置、调度指挥、协调、救援、分流、诱导和疏通,即需要利用已经建设的智能交通系统的信息采集传感器,重新规划、编制救援预案以及开发与之配套的调度管理系统,通过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随身携带移动救援终端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快速处理交通事故和恢复交通,或者通过向公众及时的信息披露、诱导、分流和疏通,使得过饱和的交通状态得到缓解,既能缓解民怨,也能提升高速公路的营收。

2、满足公众出行的各项需求,积极支持和谐社会建设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私家车拥有量会不断提高城际间的车量流动也将会越来越多;由此,居民对出行方便程度等关系出行质量的问题将会非常关注。每天通过互联网、电视、报纸等渠道听到不断发生的交通事件产生的生命财产损失以及相应产生的路况服务水平下降,这样的高速公路交通和出行环境,对居民的影响将是显而易见和非常重要的。

二、高速公路应急救援管理措施

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损失和人员伤亡,尽快恢复道路交通的正常运作,降低事故可能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时必须考虑周到、全面协调、科学决策。

1、建立高效的紧急救援系统

在救援过程中,将各种信息与通信资源进行完整的系统集成,应联合各行业部门及运营企业和社会救援力量,建立和完善统一指挥、统筹调度的工作机制,将119火警、120急救、122交通事故报警台、110报警服务台及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应急救援调度平台纳入统一的指挥调度系统,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形成统一的调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力量优化,确保救援行动快速、高效、准确,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2、优化应急管理体系

应急管理体系中各部门的高效联动运行,必须建立在互通信息、共享资源的基础上,各部门间有序快捷的传达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信息的采集

高速公路的信息采集传递渠道是自下而上逐级汇报,由各信息采集主体如司乘人员、收费站、服务区、养护部门等将所获得的路况信息及时上传给本部门信息管理人员,信息员对信息分析判断后上传给上级部门信息监控中心直至应急指挥中心。

(2)信息的发布

信息监控中心或应急指挥中心将接收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发布给信息需求者,信息发布措施如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开发的APP、路况情报板、动态显示板、路侧广播、限速标志、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等等,最大化做到资源共享。

(3)构建平台

建立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应急事件协同处置和信息共享的管理平台,整个系统中的用户既是信息的发布者,也是信息的使用者,平台负责汇聚各个用户发布的信息,并将信息传递到相关使用单位。所有用户均可直接面对平台。

平台中传输的数据流分为两类:一类是信息流,包含高速公路动态运行信息及应急事件处置、协同信息;另一类是视频流,如高速公路道路监控视频流。

3、应急救援资源信息管理

应急救援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设施、设备、物资等。应急人力资源包括应急人员的数量、素质和应急情况下应急人员的可获得性。应急设备分为现场应急设备和场外应急设备,包括个人防护设备、通讯设备、医疗设备、营救设备、文件资料、救援设施、救援工具等,以便在事故发生时就近调配资源,缩短调配资源的时间。

4、强化现场抢救管理

(1)积极抢救,及时主动报告

“救人第一”是高速公路应急救援的指导思想,消防人员应根据灾情迅速成立救生小组,分批分组同时开展生命救助;使用液压切割、扩张等一切可利用的破拆工具,破拆变形的车厢外壳,积极营救破损车厢内的被困人员。在对有火灾危险的部位破拆时,应用雾状水实施掩护,防止金属碰撞产生火花。在进行灭火时,应尽量采用雾化水流进行灭火和冷却保护,并及时主动向上级部门报告,迅速调集有关职能部门参与处置。

(2)伤员救护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通知120迅速抵达事故现场,对伤员进行救治,并根据受伤程度在120抵达现场之前,及时采取伤口包扎、止血、骨折部位固定、心肺复苏等相应的现场救护措施,只有抓住黄金救援时间,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将人身伤害率降至最低。

(3)财产抢救

对危化品车辆交通事故现场出现物品及车辆发生燃烧爆炸,有毒有害物品泄漏以及危害品货物落水,车辆物品建筑物濒临坠落或倒塌的危险情况,疏散现场人员,采取必要的抢救和防范措施,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处置。待现场险情得以控制或消除后在对事故现场车辆进行清障救援。

(4)现场保护

为了方便交警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开展交通事故调查、事故责任划分等工作,交警应当根据需要对事故现场采取设置警戒线、划定隔离区、疏导交通等现场保护措施。

5、高速公路二次事故防护措施

首先,全面评估作业现场的安全性。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以后,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将车辆停放在安全地带,并开始警报器、开警灯。事故处理及救援人员需结合天气情况、路段情况,综合评估现场作业安全性,并结合评估结果出具初步安全防范对策。

其次,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结合安全评估情况对事故现场进行全面布控,严格按照“由远及近、面对来车方向”的原则合理摆放事故警示标志、导流标志。现场警告等顺序合理摆放警示标志。需注意,现场警告标志必须参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距离设置,在夜间作业时还应设置移动声光报警设备以及标志车。若为重大交通事故、恶劣天气,还须适当延长安全警示区长度。

再次,设置阻拦装置。若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在冰雪雨雾、急转弯、坡道下方等区域,还应设置车辆拦阻装置。在距离作业点200米处的封闭区域内设置阻拦装置,垂直于车道标线,通常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设置就可以,且这种装置携带方便、小巧灵活。

另外,设置安全疏导员。发生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后,每个事故现场均应设置安全疏导员,进行现场交通疏导与安全瞭望。安全疏导人员必须配备指挥棒、高音喇叭和无线对讲设备,若过往车辆出现异常行驶状态,及时提醒现场人员避险。综合事故路段的天气、路况、作业难度等情况,合理配置安全管理人员和交通疏导人员。

结语

高速公路应急事件具有随机性和复杂性,优化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能有效解决在预防、处置和善后等应急事故的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应急救援调度管理的调整,可以保障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和通行能力,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效益,对推动高速公路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艳梅,李凤,吕梓途. 公路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 北方交通,2012(7):94~97.

[2]姜红宇.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 长安大学. 2010.

论文作者:靳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0

标签:;  ;  ;  ;  ;  ;  ;  ;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调度管理的研究论文_靳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