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论文_刘健,吴雪萍,胡蓉斌

(长沙市口腔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1)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中选择64例进行此次研究,共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托槽矫治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自锁托槽矫治技术进行治疗,各组均纳入病患32例。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也提示观察组更高(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的PD、CAL、SBI、PLI水平,均提示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但对比而言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高(P<0.05)。结论 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可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故值得推广。

关键词:自锁托槽矫治技术;牙周炎;正畸治疗;牙周状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使得多数成年人均患有不同程度的牙齿疾病,其中尤以牙周炎的发病率最高。因牙周炎会导致牙齿松动,甚至是牙齿脱落的情况,不仅会降低患者的咀嚼能力,而且也会影响到面部美观,因此积极治疗十分必要。正畸治疗是牙周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对于正畸治疗中托槽矫治技术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1-2]。此次研究将在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中选择64例进行此次研究,研究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资料

在本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中选择64例进行此次研究,共分为2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纳入病患32例。纳入标准:①均经检查确诊为牙周炎。②口腔黏膜正常且菌斑指数≤2。③口腔内留牙≥20颗。④未合并牙体、牙髓或跟尖周病。⑤无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⑥均未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为(40.2±4.9)岁。病灶位置:20例在上牙,12例在下牙。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为(40.3±4.8)岁。病灶位置:19例在上牙,13例在下牙。对两组患者的基础病例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提示差异不显著(P>0.05),存在良好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正畸治疗,进行正畸治疗前要对患者的牙周情况进行判断,依据具体情况为患者进行牙龈下刮治,清洁以及根面平整治疗,同时也要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教育,待患者口腔状态良好后则可进行正畸治疗。对照组对患者使用传统托槽矫治,治疗结束时要进行系统咬合调整,使用舌侧固定保持器为患者进行维持固定,治疗过程中若患者出现牙龈充血水肿或牙周脓肿则要立即停止治疗,并为患者进行对症牙周治疗,以便改善牙周炎症,时间为6周。

观察组:对患者使用自锁托槽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使用Damon Q自锁托槽矫治器,合理选择需要固定的部位,采用模具制作正畸钢丝,并在口腔以及可赵丽部位增加闭合沟槽,确保正畸钢丝锁闭在沟槽内,以便减少正畸钢丝以及托槽之间的摩擦力,治疗完成后则要调整牙合力,在舌侧固定维持,时间为6周。

1.3观察指标

①牙周探诊深度(PD)。②附着丧失(CAL)。③龈沟出血指数(SBI)。④菌斑指数(PLI)。⑤疗效评价标准[3]:经治疗后患者的牙齿松动、出血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覆盖正常则为显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牙齿偶尔松动,不干扰整体牙周状况则为有效,为达到如上标准则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2.2两组治疗前后牙周组织状况的对比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牙周组织有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牙周组织状况的对比

3讨论

慢性牙周炎发病率较高,其可能会造成牙齿缺失,尽早治疗,避免牙齿移位十分重要。正畸治疗是临床治疗牙周炎的首选疗法,其可将移动或倾斜患牙排列整齐,恢复牙齿正常比邻位置,同时也有助于减少菌斑堆积,改善炎症症状[4]。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在正畸治疗中较为常用,其有助于降低对牙周组织的刺激,较之传统托槽矫治器,自锁托槽矫治器有助于减少摩擦力,降低患者的佩戴不适感,同时也有助于缩短治疗时间[5-6]。为探析该技术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在本次研究中对比分析了两种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PD、CAL、SBI、PLI等指标的改善效果,结果也提示观察组更为理想。研究结果提示自锁托槽矫治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性,而且也有助于降低托槽对患者牙周组织的刺激,保护牙周组织,减少菌斑,促进患者康复。同时该技术的应用也有助于避免牙合创伤,恢复患者的拒绝功能。另外从此次研究发现为进一步提高该项技术的应用效果建议在患者治疗期间,定期为患者进行牙周检查,并实施维护性治疗,如超声器械清除新生菌斑以及牙石等等。

综上所述,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崔占琴,李文静,刘焕.自锁托槽矫治器对慢性广泛型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龈沟液中IL-1β和TNF-α表达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10):1445-1449.

[2]王敬红.自锁托槽矫治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8):54-55.

[3]杨柳青,曲晓东,覃沅华.自锁托槽矫治器对慢性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牙周组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4):574-576.

[4]姜晓红,张桂荣,刘继辉,等.Bioquick自锁托槽和MBT托槽矫治器治疗成人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评价[J].北京口腔医学,2014,22(3):151-155.

[5]张湉.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8):104-106.

[6]姚霜,周治,刘晓君,等.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5,25(9):561-564.

第一作者简介:刘健,男,1981.08月出生,湖南,长沙市口腔医院,硕士,主治医师。

第二作者简介:吴雪萍,女,1964.10月出生,湖南张家界,长沙市口腔医院,本科,正高。

第三作者简介:胡蓉斌,女,1979.6月出生,湖南衡阳,长沙市口腔医院,本科,副主任医师。

论文作者:刘健,吴雪萍,胡蓉斌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8

标签:;  ;  ;  ;  ;  ;  ;  ;  

探讨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论文_刘健,吴雪萍,胡蓉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