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人员根据客户需求而进行充分设计的前提下,在施工过程中将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内嵌设备和服务管理等内容进行有机的组合,再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图像显示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将建筑工程的各个部分的数据指标进行集合并充分优化的建筑工程。智能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旨在为居住者和使用者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居住和使用环境。本文就智能建筑中弱电工程系统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对于弱电工程系统技术应用优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工程
1智能化建筑
所谓的智能化建筑,指的就是相对于普通传统建筑而言,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等各方面的先进技术相互融合,集成为最优化的整体,使得建设完成的建筑具备设备高度自控,信息管理科学,服务优质高效等特点的一种智能化发展趋势。在这样的信息背景和科学技术水平发展过程中所建设的建筑,就是我们现阶段意义中的智能建筑。
2智能化建筑弱电系统
智能化弱电工程弱电系统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数据及语音综合布线、室内外光纤系统、语音大对数系统、桥架及管路等;安防系统:监控系统、门禁一卡通系统、红外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视讯及广播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程控交换系统:根据企业类型及需求提供各种语音解决方案和设备。
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与质量控制是目前国内智能化建筑行业关注的热点。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是以建筑环境和系统集成为平台,主要通过综合布线系统作为传输网络基础通道,由各种弱电技术与建筑环境的各种设施有机结合和综合运用形成各个子系统,从而构成了符合智能建筑功能等方面要求的建筑环境。
3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
3.1弱电工程图纸深化的技术控制
设计院设计的弱电智能化图纸都是很粗糙的,只是大体框架。弱电工程对产品的依赖性很强,不同产品,组成结构不同,终端设备定位不同,加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原建筑设计院的图纸往往会无法满足施工需要。因此需要施工单位根据招标文件及合同要求,施工单位项目部会同公司技术部门对弱电工程图纸进行深化设计,并在施工图纸会审时,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讨论决定,使图纸深化设计得到书面同意。弱电的图纸深化的内容有:语音、网络点位的分布,视频监控的分布,报警点位的分布,有线电视点位的分布、系统集成等等。
3.2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技术控制
弱电工程中涉及到的专业较多,工作范围较广,且弱电工程在开展的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和其它单位“交叉施工”的问题,因此在施工之前就必须对施工技术、设计方案进行透彻的审核,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而确保工程的正常进行,避免返工、窝工等风险的出现。对于弱电工程而言,图纸、资料的审核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工程合同中的设备清单、工程量、工程项目进行核对,确保设计图纸中的内容和合同中的实际情况一致,图纸中设备的型号、数量、规格和设备清单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正常开展。工程技术管理必须贯穿在施工的全过程,施工技术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技术标准以及设计图纸中的各项要求,在设备安装、线材安装、验收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图纸内容、图号、图幅一定要进行标记,图纸的图号的编制一定要有序进行,针对暂缺的图纸要在备注栏中加以说明,新增的图纸要和编号相连,这样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就能快速查阅到相应的施工图纸。图纸中设计的依据、参照的国家标准、子系统功能、特殊情况、安装技术规范、接地保护内容、施工要点要一一说明、分析。图纸中的图例、特殊图形,尤其是智能化的非标设备,必须要对其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发现图纸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工程的正常开展奠定基础。系统图是弱电智能化工程中最重要的施工图纸,系统设备分布、设备间线路规格、线路分布、系统逻辑一定要进行说明,还要说明机电设备的安装工艺及监控点。针对平面管线图,则需要对管线的规格、走向、安装高度、敷设方式进行分析,室外弱电线路的埋设深度、型号、标高、连接也需要标明。弱电工程中施工图纸、施工说明、设备说明书、系统调试大纲、验收规范、系统功能、验收标准等文件都需要进行系统的管理,这样才能为在施工的过程中为技术人员提供完整的技术文件。所以施工单位的资料员,要规范文件的复制、收发、归档等工作内容,建立起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而实现弱电智能化工程施工的科学管理。
3.3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
按照深化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及有关工程建设法规、施工规范进行,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指导、监督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严格推行规范化、标准化、可操作化的质量控制程序;对各个子系统的施工质量、单体设备安装严控把关,做好各项系统和设备的测试和调试记录;对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涉及到的外围设备和材料进行检验,凡无标志或标志不清的、对质量保证有怀疑的、与签署合同不相符材料需进行抽检,进口材料需要海关商检证明和产地证明资料,做好材料报审,经监理审核确认后方可施工。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确定各个子施工项目以及各个弱电系统之间技术上的观念,协调土建、装饰、机电安装各个单位之间的职责、工作范围、施工顺序及调整工程中各个项目的具体内容,保证施工计划的进行符合现实施工的要求。
3.4在验收阶段时的质量控制
验收阶段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最终阶段,此阶段需严格把关。系统调试前,技术工程师需要根据系统总体设计、验收标准、合同要求和相关的技术文档编制系统调试方案,经技术审核确认后再组织实施。单体设备、各子系统、综合布线按相应的质量规范和图纸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做好调试检测记录,对需要返工应及时整改,整改后再进行调试,直至正常运行。安全、高效、舒适和经济才是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工程验收时还需对楼宇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操作培训,加强系统维护和管理水平,持续的系统维护和管理是实现智能化建筑最终目的的基本保证。
4结语
智能化建筑工程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方向,其中良好的弱电工程施工技术可以保障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我们重点从弱电工程图纸深化、施工前期准备阶段进行施工技术控制,出具完备的施工计划和技术方案;在弱电工程施工阶段,按照深化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在弱电工程验收阶段,要进行设计人员、技术部门、政府相关人员、投资方的综合验收才能最终保证弱电工程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建强.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安徽建筑,2017,24(6):234-235.
[2]曾云.浅析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技术施工与质量管理[J].房地产导刊,2017(32):153.
[3]李圣鹏.解读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技术施工与质量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4):4389.
[4]李晓阳.建筑智能化弱电的施工管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2):41-42.
[5]洪菲菲.建筑电气的强弱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7(30):174.
论文作者:陶兴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弱电论文; 工程论文; 图纸论文; 建筑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