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精神的人学研究_张家港论文

张家港精神的人学研究_张家港论文

事在人为——学习张家港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张家港论文,事在人为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久前,上海市委书记黄菊指出,上海市要学习张家港市建设卫生城市的经验。对此,感到非常有必要。张家港昔日曾被喻为“苏南的苏北”、“穷沙洲”基础条件相当差,该市领导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在加速实现港口国际化、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上突飞猛进。今天来到张家港参观访问的人们,均为其宽阔的马路、整洁如洗的街道、繁荣文明的商店而精神一振;更为该市领导明确指出“绝不允许牺牲环境来换取短期和局部的经济利益,凡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哪怕是生产金子的企业也要关掉”自觉贯彻坚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国策而称颂。

一、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张家港市从1992年经济大发展一开始,就自觉地发展无污染、少污染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同时,下功夫改善能源结构,目前城区民用液化气普及率已达98%。该市先后投资2000万元对横贯城区1.2 公里长的小城河进行综合整治;投资300万元建成城市垃圾填埋厂, 整个城区已实现垃圾袋装化;投资4500多万元建设5个集中供热重点工程, 城区锅炉全部配置除尘设施,城区烟尘控制区复盖率达100%。该市日处理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第一期工程已完成并投入运行,市区9 家有污染的企业全部建有废水处理装置,运转率达98%,达标率在83%以上,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已达到82.4%。

张家港市从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战略高度出发,花了3 年时间拆除旧建筑130多万平方米,新建300多万平方米现代新型建筑,把当年狭小破旧的农村小集镇进行大规模改造,市区范围由原来2 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建成全国一流的文明步行街,去年进入了国家卫生城市行列,最近又被国家建设部定为城市现代化、乡村城市化试点城市。

由于坚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 张家港市国民生产总值从1991年的32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152.5亿元,三年翻两番, 而同期全市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8.9%,酸雨频率由5.7%降至4.1%,区域环境噪声也明显下降,污染基本被控制住,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以上这些实打实地干、将环保基本国策落到实处的做法值得上海学习。

二、分秒必争 负重奋进

张家港市的巨大变化只是近三、四年间的事,主要是靠着只争朝夕、奋发图强的斗志。张家港保税区的建立过程就足以说明。

1992年江苏省委、省政府考虑在张家港设立保税区,5 月份李鹏总理在常熟参加经济体制改革会议以后来到张家港,应市领导请求,题写了“张家港保税区”几个大字。总理一离开,该市就立即组织施工队伍,在一个半月内拆迁了1284户农民住房,20天构筑了总长8 公里的铁丝网隔离带,90天建成8000平方米的港务局大楼,160 天建成长江流域最大的万吨级化工码头。到当年10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文下达时,保税区基础设施框架已基本完成,1992年12月20日封闭隔离设施通过验收,从定址、规划到批准验收,仅用半年多时间。接着,保税区就进入了全面启动运营阶段,在张家港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规模在全国保税区中名列第三,是我国唯一的包括码头在内的内河港口保税区,现有5组码头20个万吨级泊位和12个江心浮筒,可同时停泊29 艘万吨级货轮,已开辟了18条国际航线和每月22次定期航班,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港口有货运往来,年吞吐能力超过1500万吨。

张家港的争分夺秒也体现在抓交通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在一年内就抢筑了张扬公路、沿江公路、沙锡公路和204国道拓宽工程, 在市区和周围搭起了脉络畅通的道路设施框架。特别是张扬高等级公路,全长33公里、70米宽路基、40米宽混凝土路面,总投资3亿元, 一个多时间就全线竣工通车,比常规缩短了一半时间。

“张家港人”的分秒必争还体现在工作时间的利用方面。去年4 月份,沙钢集团公司总经理沈文荣在向我们介绍公司概况时曾专门提到,由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任务还未完成,没有条件实行五天半工作制,当时职工仍是上6天班,其中半天作为加班。实际上, 张家港市从上到下都有着争分夺秒的观念,从市委、市府领导至各级政府干部,基本上都没有星期天的概念,目前该市各级机关周末两天仍照常上班。因此,在常规情况下办不成的事,在张家港却能做到,这当然首先是靠领导的身体力行。

张家港市委书记秦振华在1992年从副书记提为书记后,在第一次市委常委会上,就提出了“工业、外贸、城市建设超先进、样样工作争一流”的“三超一争”奋斗目标,并在实践中遵循“抓住机遇,抢先发展”“大投入、大规模、大企业、大批量、大效益”等新的发展思路,正是这种强烈的抢先意识,使张家港市经济始终保持了快速高效的发展势头,三年间以68.4%的年平均增长率,创造了人间奇迹。

三、雷历风行 令行禁止

“事在人为,重在法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很多事情能否成功,关键在于领导能否依法决策,按法办事。这方面张家港执行得就比较好,该市领导对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严格审批,依法行使第一审批权,并坚持“三不放过”,即项目不清不放过,治理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三同时”不验收不放过。1993年以来,已依法先后否决了55个污染重、难治理的项目。

在环保部门严格执法下,企业自觉将压力变为动力,该市氧化铝厂曾是一家落后的村办小厂,因污染严重而被列为“禁办”企业。该厂奋起改革,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封闭式生产,使污染物接近“零排放”,并成为“无泄漏工厂”。现在,该厂环境如同宾馆、花园,车间整洁,职工精神振奋,干群关系融洽,生产不断增长,固定资产已达5180万元,实现产值3亿元,创利税2000万元, 并跻身于全国化工乡镇企业百强行列。

张家港市环保部门还狠抓队伍作风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做好现场取证,建立行政处罚合议制度,集体研究,严格把关。1993年以来,作出行政处罚131次,至今未出现一项申请复议、 行政诉讼或不履行处理决定的。在城市环境管理方面,张家港有不少高招和绝招,使别的地方感觉头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张家港却能迎刃而解。

例如,该市禁放烟花炮竹,今年春节前后发生了3起违禁事件, 除了把这3人请到禁放指挥部外,还把其主管部门领导、 工商局副局长、交通局副局长等也一并请来,先是教育,再由违规者及其领导作检讨,并予以罚款,这一切都拍下录像,在全市公开播放,自此以后,再无一人敢犯。

又如,张家港市禁行摩托车,去年8月份进行宣传,9月1 日开始执行。9月3日晚,全市突击检查,一共查出186辆。 城管办要车主请单位领导写条子来领,但由于怕市领导批评,竟然没有一个单位的领导敢写说情条子。结果,186辆摩托车露天停放3个月,此后,市区再也见不到摩托车。

再如,市区沙洲中路800米长的步行街,干净整洁, 没有废纸垃圾,也无人吸烟。由于这是禁烟区,吸烟被发现后,不仅罚款,而且要穿上黄背心义务劳动;如果两旁商场里发现吸烟者,不仅罚吸烟人,更要罚商场的钱。

张家港市的文明新风评比,也与惯例不同,不是只评少数先进,而是评出90%以上的文明家庭与个人,并将精神文明先进与液化气使用、医疗保健等一系列经济因素挂钩。这样对少部分未评上先进的人就形成莫大压力,不仅丢脸,而且经济上造成损失,从而促使人人都树立文明新风。市里还专门印制了《文明市民读本》,发到家家户户,要求各单位组织学习和进行考试,有违反者除进行教育处罚外,并会影响到本单位的文明评比。

标签:;  ;  ;  ;  

张家港精神的人学研究_张家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