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趣味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论文_张长群

浅谈趣味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论文_张长群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利国乡福和希望小学 256811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数学课,更少不了引人入胜的开头。教学中我常根据教材内容及特点努力创设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气氛,在一节课刚刚开始的时候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为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基础。通过创设情境能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作为一位教师,一定要考虑如何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根据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好胜等心理特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教学过程波澜迭起、富有活力。为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以疑激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而设疑则是激发学生探求兴趣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善于把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融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旧知识中,在他们心理造成一种悬念,置学生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境地,这样就能引发他的好奇和思考,激发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望。小学生比较好奇,喜欢求知,希望被关注,这些都能促其形成一种努力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重的学生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满足。其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探究——满足——乐趣——内发性动机的产生”,这就保证了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美中求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喜欢感受到事物的美,都有一种对美的追求。数学里充满着简洁美、和谐美、对称美、奇异美、形式美、解法美等等。一个人的成绩如何,首先要看他有多大的悟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发现并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

如在讲《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课时,为了很自然地引出分数的作用,我开始用情境引入法,先出示四个“饼”图片,然后开始讲故事:猪妈妈烧好了四个饼,平均分给两头小猪,问每头小猪分到了几个饼?(学生用手指表示2个。)又来了2头小猪,把四个饼平均分给了4头小猪,每头小猪分了几个饼?(学生用手指表示1个。)今天猪妈妈只烧了一个饼,就来了两头小猪,要平均分给2头小猪,每头小猪分到几个饼?(半个。)这次不能用手指表示了,也不能用学过的数字表示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数——分数。分数是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不是整数的数,通过这个实例,学生很自然了解了分数,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学习了新知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学生对数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浮想联翩时,对数学本身的简洁与和谐回味无穷时,对奇异、复杂、深奥的数学问题豁然开朗时,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惊奇感、愉快感、成功感,从而陶醉、领悟到了数学的魅力。在数学美的世界里享受数学学习的种种快感,将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强烈的爱。

三、以异悟趣

小学生都有种求异心理,即希望与众不同,别具一格。因此,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不仅仅是数学教学的要求,而且符合学生的意愿和心理特征,不管是概念教学、规则教学、计算教学还是应用题教学都应该诱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住学习的内容,领悟到数学的种种魅力,产生强大的自觉动力。教学中常用的一试多叙、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都会给学生带来无比的快乐。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在沉闷的气氛中度过漫长的40分钟,学生看似遵守纪律、循规蹈矩,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多种方式努力营造自由、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应激励学生去思考、探索,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主。

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容易被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他们能一连几个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根据我的观察来看,他们最多只能连续地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所以我想: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呢?于是,我设计了夺红旗、摘苹果、开火车等游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对于学生来说,数学源于生活实际、用于实际生活的知识会更想学,更容易掌握,灵活运用。如学了求总数的简单应用题后,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校有9张桌子,又买来8张,请你当小会计算一算学校现在有多少张桌子?最后小结:老师要谢谢小朋友帮了我这么大的忙。再如教学面积与周长时,联系实际进行区别;擦玻璃窗时,擦的部分是它的面积还是周长?锻炼身体时绕操场跑步,跑的部分是面积还是周长?这样既使学生更简便、更清楚地理解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平时爱观察的好习惯。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你们说学习数学有用吗?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及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步步着眼于学生兴趣的培养,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改变传统的“灌输知识”,让学生想学、乐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只要我们不懈努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得到发展,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让学生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论文作者:张长群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7

标签:;  ;  ;  ;  ;  ;  ;  ;  

浅谈趣味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论文_张长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